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省存在的高产、优质、抗黄萎病、抗棉铃虫4个关键性老大难问题,于1997~1998年选用丰产性好、纤维品质特优和抗黄萎病的新品系4个作母本,筛选出对棉铃虫抗性较好材料3个作父本,共配制12个杂交棉新组合,以抗棉铃虫杂交棉中棉所29F1和抗黄萎病常规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意图通过杂交棉新组合F1多基因遗传重组,达到同步改良途径。1 丰产早熟性12个新组合84个小区计产分析,霜前皮棉产量1065.0~1950.0kg·hm-2,比CK1增产9.6%,比CK2增产43.0%,达到极显著水平。2 纤…  相似文献   

2.
花药培养是粳稻恢复系选育的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立芳  胡道芬 《杂交水稻》1991,(1):38-38,13
利用现有粳稻恢复系与其它粳稻品种配组,将其F1进行花药培养,出愈率平均达22.2%,绿苗诱导率达9.89%,能较快地选育出性状好的新恢复系。  相似文献   

3.
杂交棉产量优势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与泗棉3号比较,湘杂棉1号、2号的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为17.7%和22.7%,增产的直接原因是衣分和铃重提高12.0%~17.1%和7.5%~19.7%,有效铃数无优势。杂交棉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叶片厚度、叶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等均与常规棉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叶片数和单叶面积增加,使总叶面积比对照增加34.1%和24.3%,从而表现出36.1%和23.6%的干物质积累强度优势,这是杂交棉增产的物质基础。此外,杂交棉的电导率较低,表明其抗逆性比常规棉增强。  相似文献   

4.
主要报道陆地棉(G.hirsutum)×斯特提棉(G.sturtianum)杂种F1、BC1的性状遗传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F1的主要性状为自交不育,全缘叶,叶脉弧形,花冠较大,鲜紫色,花丝紫色,花瓣基部有深紫斑,为父本之显性性状;BC1性状分离。F1、BC1为非整倍体。F1、BC1染色体结构式多数分别为10Ⅰ+27Ⅱ、8Ⅰ+26Ⅱ。  相似文献   

5.
《江西棉花》1995,(3):25-25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10号”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21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慈溪315300浙棉10号(原名91-24)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从复合杂交组合(新洋48.×浙棉9号)×[80—351]×(泗棉2号×471),在进行...  相似文献   

6.
小麦与钩刺山羊草杂种的育性,抗病性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刺山羊草高抗条锈、叶锈等病害。以钩刺山羊草为母本与小麦品种鲁麦15杂交,杂交结实率为55.26%,利用鲁麦15作父本与杂种F1回交结实率为22.09%。F1和F2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3.8%和8.25%。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F1、F2和BC1PMC MI的平均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5.34I+4.23Ⅱ+0.12Ⅲ+0.21Ⅳ、18.62I+9.13Ⅱ+0.07Ⅲ+0.42Ⅳ和8.56I+16.81  相似文献   

7.
杂交抗虫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抗虫棉(以中棉所29为代表)与常规棉(以苏棉22号为代表)分密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中,杂交抗虫棉除株高略低于常规棉外,果枝数、果节数、单株铃数和脱落率、烂铃率均高于常规棉。而主要经济性状中,杂交抗虫棉除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绒长高于常规棉外.构成产量的重要性状总铃数和衣分均低于常规棉。杂交抗虫棉籽棉产量高于常规棉,但由于衣分较低.其皮棉产量低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8.
与地膜棉比较,过膜所积聚的热量,使双膜棉多得活动积温258.6℃·d,开花期提早8d,吐絮期提早10d;三桃比例,双膜棉为4.5:4.7:0.8,地膜棉2.5:5.2:2.3;采收率达0.60~0.65的日期,双膜棉80%年份出现在9月1~10日之间,地膜棉迟至9月18日~30日。秋旱秋暖年份,双膜棉增产24.5%,秋霖秋冷年份增产38%以上。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系列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特点中棉所系列品种经过在阿克苏地区部分县(市)多年来的种植,其生长发育特点已逐步被认识,与军棉1号相比,主要表现如下特点。1.1 抗病。由于原主栽品种军棉1号及新陆早1号均不抗病,引入中棉所系列品种解决了病区的抗病品种问题。1.2 结铃性强。中棉所系列品种较突出的特点在于结铃性强,这也是中棉所品种高产的潜力所在。几个主要中棉品种较军棉1号平均单株结铃多1.1~3.1个,且座铃较稳,不易脱落。相同条件下,烂铃也轻于军棉1号,据1996年调查:中206烂铃为0.6%~2.9%,而军棉1号达1…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21     
中棉所21是我国“八五”攻关首批育成的抗虫、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199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霜前皮棉每公顷945~1029公斤,比中棉所12增产6%~8.4%;河南省生产示范中、高产田块霜前皮棉每公顷可达1500公斤。其纤维品质优良,2.5%跨长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