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奶牛由于生产性能很高,营养物质消耗量大,常处于一种亚健康状况。外界很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发病。饲养管理者给奶牛以良好的“关怀”和“人性化”的饲养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我们在奶牛身上投入更多“关怀”的时候,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也将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产奶牛由于生产性能很高,营养物质消耗量大,常处于一种亚健康状况。外界很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发病。饲养管理者给奶牛以良好的“关怀”和“人性化”的饲养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我们在奶牛身上投入更多“关怀”的时候,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也将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3.
国外奶牛场主的经验告诉我们:优质的牧草供给、良好的奶牛关怀和管理者与职工的密切交流是奶牛场经营成功的三大主要因素。在美国,一头高产牛在一胎中的产奶量可以达到其自身体重的2 0倍。而我国大多在8~12倍之间。其间的差距除遗传因素外,饲料与饲养管理因素及奶牛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4.
奶牛热应激不仅使奶牛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而且其抵抗能力减弱,发病率增高。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应以防暑降温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依赖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主要有奶牛的生理因素和饲养管理等。前者由奶牛的个体情况所决定,很难人为控制。所以改善奶牛饲养管理和环境,对提高其产奶量和改善鲜奶成分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的饲养中,有些养牛户只注重白天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却忽视和放松了夜管,结果降低了产奶量。实践证明,奶牛夜间管理的好坏与其产奶量关系密切,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特向广大饲养奶牛的专业户介绍加强夜管,增加产奶量的九法,以便大家选用。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奶量的多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奶牛产奶量差别很大,在高产期,高产奶牛305 d的产奶量可达9 000 kg.目前我国专用奶牛品种仍为"中国荷斯坦牛".但是虽然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产奶量仍相差甚大.在奶牛的饲养周期中,不同的年龄、胎次产奶量有较大变化,第三胎时产奶量可达到90%~95%,第4至第7胎(6~9岁)时产奶量达到一生中最高峰.在饲养方式、喂养方法、工作日程安排及操作规程等搞不好,都会不同程度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生产中根据奶牛的不同泌乳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做好搭配日粮,实行全价饲养.本文就遗传、生理和环境三大因素方面,对影响奶牛产奶量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受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产奶量除了与奶牛的品种有关外,科学地饲养和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高产奶牛是指在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都可以达到6t以上的奶牛。高产奶牛的产奶量比较高,所以其饲养管理方式、方法与普通奶牛有明显不同。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奶牛在同一个泌乳期的不同泌乳阶段产奶量会因个体发育、健康、年龄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奶牛的产奶量会随着年龄和胎次而变化,通常初产奶牛的泌乳能力较差,随着胎次的增加,在3~4胎达到最高,当超过5~6胎时则产奶量开始下降。高产奶牛饲养需要分阶段进行,奶牛在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产奶量一直以来都是奶牛养殖场关心的问题,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提高产奶量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品种和个体的选择工作,提供优质的饲料,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要根据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饲养,如加强奶牛干乳期的管理,避免奶牛发生乳房炎,另外,要注意提高冬季奶牛的产奶量,以提高奶牛群体全年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1.
虽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习性,但是,由于冬季异常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产奶量是奶牛生产非常重要的指标,奶牛产奶量的高低是养殖奶牛获取收益多少的关键,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产奶量.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提高产奶量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4.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场)往往只注意到品种(良种)、饲料、疾病等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奶牛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对产奶量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致使良种奶牛的高产性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奶牛生产中,充分运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鲜奶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现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一些方法与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奶量直接影响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本文分别从选种、饲养管理、防暑防寒、防疫和乳房卫生保健等方面提出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泌乳期的长短、产奶量与奶牛的品种、年龄、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其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本胎的产奶量和发展情况,而且还会影响到奶牛以后胎次的产奶量和使用年限。为保障泌乳期奶牛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保持高产稳产,并为奶牛提高以后胎次的产奶量和延长使用年限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谈奶牛高效饲喂的几点体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密山市158308)高玉贤奶牛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和饲养奶牛的经济成本。奶牛产奶量高低,主要依赖于奶牛的品种质量和饲料,故选择优良品种,科学饲养,合理配制奶牛的日粮,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饲...  相似文献   

18.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并探索出许多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奶牛的饲养和管理方面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的措施作一综述。1饲养方法奶牛的泌乳遗传潜力,只有与科学的饲养方法相结合,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奶量。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1引导饲养法用较少的粗饲料和较多的精饲料合理地强化泌乳母牛的日粮,在适当的泌乳时期,用于合适的奶牛,提高其产奶量。具体作法是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两周开始,即产犊前10-15天开始,在每天喂给1~1.8kg精料的基础上,每天增加0.5kg,直到母牛…  相似文献   

19.
洪学 《中国乳业》2006,(2):46-47
根据国颁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B43002-85规定.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kg以上,乳脂率3.496(或与此相当的乳脂量)的牛群和个体奶牛。怎样挑选高产奶牛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挑选。  相似文献   

20.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