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核桃在四川省眉山市目前年总产量约160 t,成规模种植面积约2400 hm~2,其区域分布为丹棱县张场镇800 hm~2,东坡区万胜镇333 hm~2,仁寿县高家镇820 hm~2、彰加镇467 hm~2。开始挂果的约70%,进入丰产期的不到30%。栽培的主要品种:东坡区万胜镇为"西佛1858",丹棱县张场镇为"川早1号",仁寿县高家镇、彰加镇的较杂。针对眉山市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栽培和生产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提出了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于2008年开始试种杂柑新品种"爱媛38",目前三苏乡"爱媛38"种植面积已达800 hm~2,进入盛果期的约有533 hm~2,预计2016年产量约1.6万t。从"施肥;修剪整形;保花保果;疏花疏果;防晒、防洪、抗旱;饲草栽培,秸秆还园;病虫害优化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爱媛38"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县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农业作为重点,以桂林万亩蔬菜基地、太安蔬菜主题公园、崇龛万亩油菜基地为主,将其与潼南大佛寺、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桂林人工运河、梓潼东升万亩茶山、塘坝马鞍山森林公园等串联,形成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环线,发展点线相连的生态旅游观光,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示范引领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潼南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优秀示范县"、"中国蔬菜之乡"。全县现已培育蔬菜龙头企业20余家,发  相似文献   

4.
信息     
<正>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启动蔬菜语音查询系统为进一步发挥"中国蔬菜之乡"的农业技术优势,为农民提供强大的农业技术支持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山东寿光蔬菜集团所属寿光农业专家协会和寿光蔬菜产业协会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多方专家、科研人员研发了"寿光蔬菜语音查询系统"。它依托高科技设备,利用农村已普及的电话通讯网络,把蔬菜生产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系统"设有蔬菜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提醒、病虫防治、栽培技术、技巧荟萃、致富信息、优良品种等20多个栏目,可提供各类信息多达上万条。栏目内容贴近生产、贴近农民,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同时,56名农业专家轮流"坐客"人工台,通过电话、网络"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系统"以新颖独特的农技推广途径,实现科技下乡、信息入户,服务于"三农",是解决农村信息化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的建设注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重庆市优势特色作物之一。重庆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4.7万hm2左右,约占旱粮的20.0%,播种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六位,平均667m2产量1110kg,总产量580万t,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1%,总产值50亿元左右。重庆市约1/3的耕地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高山区,马铃薯是这一区域具有生态优势的作物。全市有巫溪、万州、武隆、巫山等14个区县以马铃薯为主要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议"完善优势区域规划,提高专用薯的规模种植;积极引进选育良种,发挥品种优势;抓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单产;积极培植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鲜薯规范化贮藏,增长销售时间;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业》2012,(11):2
<正>近年来,潼南县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积极探索效益农业发展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全县蔬菜复种面积5.33万hm2,产量达160万t,基地内菜农年人均收入上万元。统筹规划,突出菜都特色。把蔬菜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主旋律,作出2016年建成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的定位。县成立菜都建设领导小组,合并组建蔬菜产业发展局,镇街设立蔬菜办,实行单项考核奖惩。出台20条政策措施,培育种菜13.33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先斌 《南方农业》2013,(Z1):10-13
马铃薯是重庆市巫溪县第一大粮食作物,2012年,马铃薯播种面积28533.3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0.6%;马铃薯总产折合原粮80600t,占粮食总产的33.9%。巫溪县脱毒马铃薯种薯利用率达70%以上;现有马铃薯鲜薯加工企业15家,淀粉年加工能力达20000t;农村家庭户户从事马铃薯脱水加工,年处理鲜薯近30000t,产品6000t;年外销原原种2000万粒,原种5000t。马铃薯产业发展链型完整,构建了科技支撑体系,独特的品牌文化悄然形成。但是,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基础条件、繁育能力等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提出"发展马铃薯产业要加强三级种薯基地建设,提升种薯繁育能力,开展增产技术攻关,提升商品薯基地档次,整合资源扶持龙头,提升马铃薯加工能力,加强合作创建品牌,提升巫溪马铃薯影响力,打造马铃薯特色,提升巫溪马铃薯文化,同时必须完善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保障体系"一系列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8.
2013年重庆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万hm2,总产量1600万t,总产值338亿元,加工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hm2,加工转化蔬菜280多万t,销售总额超55亿元。蔬菜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蔬菜产业吸纳了2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蔬菜生产增加值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1400元左右,蔬菜产业为农民稳定就业和增收发挥了重要支撑。在总结和分析重庆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产出不平衡不稳定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生产结构促进均衡供应,持续推进基地建设筑牢生产基础,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生产放心产品,抓好产后处理及加工提升产业效益,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主体实力,做好监测预警增强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等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蔬菜提质增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根川  夏建国  王昌全  杨娟  王鹏 《土壤》2016,48(1):167-172
基本农田生态风险区域的确定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GIS平台,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对成都平原城市眉山市东坡区的基本农田生态风险区域进行了研究。在该研究中以东坡区基本农田规划图中提取的基本农田数据作为累计阻力"源",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6个因子作为阻力层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把最小累计阻力栅格的突变点作为临界点,设定阈值,划分出了基于阻力值的4个功能区:基本农田生态安全重点区域、一般区域、过渡区域和非基本农田区域。基本农田安全风险区域的确定可为当地科学全面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柑橘产业是重庆市云阳县确定的两大农业主导产业(牛羊、柑橘)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县柑橘面积达到2万hm2、产量达到15万t,再现了"两岸青山、一江碧水"的生态观光区、特色产业带,实现了增绿与增收的双赢。分析柑橘产业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中的现状、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坚持差异化发展,控制合理规模;加强产业扶持,提高综合效益;科学编制规划,管好用好资金"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业》2012,(5):29
一是银花产业"一马当先"。银花基地面积累计达30.1万亩,"两山两盖"四大优势产区已经形成。成立银花专业合作社36家,银花龙头企业19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7家。鲜花产量3万吨以上,实现花农直接经济收入3亿元以上。二是土鸡产业"快马加鞭"。今年预计出栏土鸡1500万只,实现养殖总收入6亿元以上。建成土鸡精深加工企业1家,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重庆西部潼南县,有蔬菜基地85万亩,年产量170万吨,占重庆蔬菜市场1/4份额,产品远销全国20个省市。全县建成县级龙头企业48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126家,共有8万农户、17万余农村劳动力投入蔬菜产业。推广优良品种130多个,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103个、申报认证绿色蔬菜产品20个,"潼南萝卜、"罗盘山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潼  相似文献   

13.
区域秸秆资源分布及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利用产业科学合理化,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利用,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人均秸秆占有量等进行了估算,明确了湖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湖南省秸秆利用竞争性需求量计算分析了全省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结果表明:2018年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和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 021.7和3 039.1万t,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占比约65%;其次为油菜、蔬菜和玉米秸秆。不同农作物秸秆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水稻、油菜和蔬菜秸秆总体呈现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玉米秸秆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全省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仅为0.68 t,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秸秆潜在利用途径,预测湖南省肥料化需求量为887.3万t,饲料化需求量为885.1万t,基料化需求量为83.2万t,原料化利用量为65.7万t;剩余秸秆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 117.9万t。结合目前湖南省秸秆资源利用结构,全省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总体趋势应为在保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肥料化,提高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比率。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甘肃省省会城市,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所辖3县5区,总面积1.31万km2,总人口330万人,国道312线、陇海铁路西线穿城而过,是西北交通枢纽中心。2010年兰州市蔬菜面积达到5.33万hm2,产量达到了180万t,外销蔬菜近80万t。实现收入达20亿元,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农产品流通中心。  相似文献   

15.
至2015年底,重庆市梁平区柚子产量达到8万t,产值3亿元,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增收重点产业。柚子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 667 hm~2,栽植800万株;建设梁平柚标准园1 333 hm~2。梁平柚平均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以上。种植667 m~2梁平柚,可获得收入2 000~5 000元,效益显著。目前,全区收入上万元的达到1 000多户,收入5 000元以上的达到3 000多户。区里把梁平柚产业发展工作从"重栽"转移到"重管"上来,使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实现年网上营销1.2万t,实体市场销售4.8万t,梁平柚销售进度明显加快,销售价格提高50%~80%,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业》2011,(1):47
近年来,重庆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预计今年产量达到1300万吨,比2005年增长46%,连续4年年均增产百万吨以上。继去年成为重庆市第一大宗农产品、产值直逼生猪后,今年重庆蔬菜产业继续"超车",产值达到215亿元左右,超越了生猪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合川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重庆首批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基地县,年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市第一。2013年,合川始终将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72.35万吨、生猪出栏量120.65万头、水产品产量3.69万吨、蔬菜产量64.65万吨、水果产量17.3万吨。实现农  相似文献   

18.
到2020年,重庆市秀山县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具体目标是:全县农药使用量(商品量)155 t以下,比2015年减少5.0 t以上;农药使用量(折百量)44 t以下,比2015年减少5.0 t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32%以上,比全市平均值高2.0百分点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0%以上,与全市平均值相当;农药利用率达42%以上,比全市平均值高2.0百分点以上。提出以下实现途径:1)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2)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广应用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普及科学用药知识。3)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稻田养鸭、灯光诱杀害虫、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生物导弹"防治水稻二化螟、柑橘大实蝇食物诱剂推广、蔬菜性诱及食诱技术推广等)。4)继续推进和扩大统防统治。最后,简述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重庆未雨绸缪,科学布局,切实加大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建设"三大蔬菜生产带"和"三级保供基地",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区蔬菜基地"外移工程"和库区蔬菜基地恢复重建,全市蔬菜市场总体保持了量足价稳的较好形势。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各达1022万亩和1600万吨,近6年平均增速分别达9.6%和11.6%,名列全国前茅。全市常住人口人均蔬菜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的6—8月是重庆市江津区花椒集中采收销售期。与往年不同,今年江津区提前向椒农们公布了花椒采收的最佳时期,确定了6月1日为保鲜花椒开始采收时间,6月10日为干花椒开始采收时间,而江津区花椒综合交易市场也将于6月10日正式开市。江津区作为全国著名的花椒之乡,近年来不断加大花椒产业规范和监管力度,确保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铺就农民致富路。去年,全区3.33万hm~2花椒有70%投产,鲜花椒产量达到22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