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多人合作博弈理论方法引入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过程,提出了相对更加公平合理的剩余费用缺口比例分摊法,并探讨和研究了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离差平方法在综合分析确定投资费用分摊系数方面的有效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能值法计算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是一个反映与工业和供水两方面有关的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系数,是供水效益准确核算的关键.常用的"投资比法"和"固定资产比法"都仅仅考虑了投资(固定资产)这一单项经济因素,不能反映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不尽符合实际.提出以生态经济学的能值方法分析工业生产过程,定义工业供水总能值与生产投入总能值的比值为工业供水效益分摊系数.由于供水能值不仅包括水利工程投资和固定资产,还包括了水资源本身的资产投入;工业系统投入总能值,既包括生产过程投入的能源、原材料及经营费用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工劳力投入,因此,以此方法计算所得效益分摊系数能客观、真实反映生产过程的全部要素,有利于分析评价水利工程的真实效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小水电站特点,简述线损分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即目前尚无明确法律法规、水电站线损实测较难、理论计算往往不准、易引发廉政风险等。提出了解决小水电线损分摊的两种方法:实测推定法、理论线损法,为合理分摊小水电线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在灌溉效益计算中具有重要应用.分析了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两种常规方法(灌溉试验法和统计法)的局限性,综述了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利用作物水分生长函数、利用以施肥量为参数的产量函数、利用水肥耦合产量函数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4种新的方法.这些方法为计算和研究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拓宽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流域内联合电站数目众多但利益分配存在纠纷的情况,旨在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梯级电站利益分配方法。基于Shapley值法和TOPSIS法,综合考虑电站贡献及电站对不同客观分摊方法的相对满意程度,建立TOPSIS-Shapley值法梯级电站补偿效益分摊模型,同时为解决Shapley值法在求解多利益主体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增益分配问题中的局限性,引入聚合降维思想。模型思路如下:将上游电站联合调度前后梯级发电效益的增量作为补偿效益,首先采取四种不同的客观分摊方法对电站特性参数指标进行计算,构成TOPSIS的基础决策矩阵,利用TOPSIS原理得出电站对各个分摊方法的相对满意度,同时采用联盟博弈理论,计算电站所有可能联盟方式下的发电效益,得到基于Shapley值的补偿效益分摊结果,最后将TOPSIS原理得出的分摊系数与由Shapley值法所得的分摊系数结合形成综合分摊权重,应用于黑河上游的八级电站补偿效益分摊中。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考虑了联盟电站对整体的边际贡献和各电站的分摊满意程度,且兼顾了电站的特性指标差异,合理量化和分配了各电站间的发电补偿效益,分摊结果公平合理、易被各方接受,可促进流域...  相似文献   

6.
在电价设计中现有固定费用分摊法的基础上,针对分时上网电价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日负荷曲线的固定费用分摊法,并将之应用于某调峰水电厂的上网电价设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目标性,即一个综合利用枢纽往往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效益,因此投资分摊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各部门参与项目合作的积极性,而且还关系到类似建设项目的融资问题。针对水利枢纽投资分摊的合作对策模型,提出了利用合作对策模型中的夏普利定理来解决水利枢纽的投资分摊问题,使分摊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孔强  谢晓彤 《节水灌溉》2021,(6):87-92,96
该研究旨在实现政府、农户、水管单位之间成本与获益的平衡,为灌区农业水价测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在分析灌区农业用水主体成本和获益基础上,按公平、均衡原则对成本进行合理分摊,依据各自收益,从多维度平衡视角,分别对政府投资、农户灌水成本和真实获益进行量化推导,得出了水价计算公式和约束条件.以冶河灌区为例,采用与区域降水周期相一致、70%频率的理论计量水量,分类计算了节水投资收益和不同作物灌溉水价,验证了平衡水价理论和测算方法.实例证明,该理论较符合灌区农业供水实际,依此理论确定农业水价,有助于控制水管单位运管成本,提升农户节水意识,促进灌区实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9.
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摊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真实地体现梯级水电站的补偿效益,从分析影响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摊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了几种单因子分摊方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分摊数学模型,以汉江支流岚河梯级补偿效益分摊为例,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的合理分摊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灌溉工程的投资一般是一次或分若干次投入的,而其经营管理费用和效益则贯串于整个工程的有效使用期间,往往是一个系列.所以在进行效益——费用分析时,应列出各年的投资、经营管理费用(即年运行费用)和效益的过程(见图1),并将其折算到同一年,以便对工程进行评价及方案比较.这种折算的实质在于考虑钱的时间价值,因此也称为经济分析的动态方法.这种方法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应用较普遍.近年来,我国也开始研究和应用.现对比较常用的方法,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