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过对甘肃景电工程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大型提灌工程混凝土建筑物附近地下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硫酸盐是此类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的主要介质,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与混凝土内部的一些不稳定或亚稳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体积膨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景电灌区渡槽基础附近地下水的水样分析和研究,可知硫酸盐是渡槽基础混凝土侵蚀破坏的主要介质,在景电灌区改扩建工程中渡槽基础等建筑物必须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否则硫酸根离子将对混凝土产生强腐蚀。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渡槽基础受硫酸盐侵蚀部位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位的干湿交替区,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渡槽基础具有分散和间隔较远的特点,对已侵蚀破坏的基础采用了化学植筋增大截面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景电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 ,建筑物如泵站副厂房基础梁、排架柱、镇墩及管槽护砌等处混凝土出现地下水侵蚀现象 ,严重者建筑物表面混凝土已离散呈渣状 ,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分析是由于地下水丰富 ,地下水中SO- 24离子含量高、矿化度高 ,对混凝土有侵蚀性 ,制定了“截、排、护、抗”的加固防护措施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盐环定三道井干渠属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宁夏专用工程的一条主要干渠,承担着"革命老区"盐池灌区总输水量47%的输水任务,是解决当地老百姓生活、生产用水的"生命工程"。针对三道井干渠存在的混凝土腐蚀破坏严重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以渠道基土中硫酸盐、环境水对渠道的影响为主要研究方向,分析研究衬砌渠道混凝土破坏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渠道翻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水工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美国学者T.C.POWERSE提出的"造成混凝土冻融破坏主要原因是在某一冻结温度下,结冰水产生体积膨胀,过冷水迁移产生渗透压力,以及混凝土表面存在温度梯度等原因致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归结出"按照SL211-98<<水工建筑物抗冰设计规范>>规定的指标,适当提高混凝土抗冻等级;通过试验严格控制水灰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按照加固改造程序对冻融破坏混凝土建筑物进行及时维修是"防止水工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灌区建筑物完好率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建筑物完好率评估标准,是通过对混凝土现有强度、现有刚度、裂缝渗漏、钢筋锈蚀、沉陷变形、结构破坏、渗透破坏、冻融破坏、气蚀、冲刷和磨损、温度影响、水质分析、风化和碳化深度、氯离子含量测定、建筑物上下游及周边连接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和特性分析,选择混凝土现有强度、混凝土内钢筋锈蚀、混凝土结构老化炭化程度、结构剩余承载能力计算等主要指标估算灌区建筑物完好率,构建科学的评估标准体系,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以便国家制定灌区管理规范和区分行政管理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在役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状况,建立了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评价客观赋权方法之一的投影寻踪方法.根据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的实测值求计算数据,通过投影寻踪法模型计算并联系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计算原理分析计算结果.利用江苏省某泵站作为实例,对影响泵站建筑物安全状态各指标层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分别对混凝土结构安全状态和站身稳定安全状态2个指标层进行了研究.利用投影寻踪计算模型分析各指标层下各评价指标重要性,应用Matlab自带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具体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泵站混凝土结构安全状态指标层中混凝土实测强度最为重要,而泵站站身稳定安全指标层中站身抗滑稳定这一指标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学者T C Powerse的膨胀压力与渗透压力理论,对水工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发生条件、破坏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止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发生冻融破坏具体对策:正确选择混凝土抗冻等级,选用抗冻融破坏能力高的水泥,通过试验严格控制水灰比,对发生冻融破坏的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改造。  相似文献   

9.
水工混凝土是大型泵站枢纽工程建设中用途较广、用量较大、不可或缺的合成硬化构件。水工混凝土的物态稳定和化合稳定直接关系到其耐久性,更关系到大型泵站枢纽工程的使用寿命、维护保养费用、工程效益发挥和运行安全。由于水工混凝土常处在较为恶劣的客观环境中,经常受到裂缝、冻胀、冲磨空蚀、渗漏、地基变形的威胁,并由此造成工程耐久性不足,增加了大型泵站枢纽工程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费用,影  相似文献   

10.
素混凝土衬砌破坏一直是灌区建筑物健康发展的难题,由于素混凝土衬砌断面厚度较大、造价较高、衬砌自身刚性与背后堤坡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常常发生破坏,从而严重威胁到灌区堤坝工程的安全运行。从堤坝衬砌破坏机理出发,针对破坏的位置以及破坏现象提出一种新型材料(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堤坝衬砌形式,并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素混凝土衬砌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衬砌堤坝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衬砌同素混凝土衬砌堤坝相比应变基本相同,但其韧性与抗剪性能显著特高,是一种科学实际的衬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冻土地区水工建筑物的工程运用实践表明,冻害是水工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面广量大的小型渠系水工建筑物更为严重.寒冷地区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防冻设计准则,这是寒冷地区相当数量水工建筑物,特别是小型水工建筑物设计不能做到既安全又经济合理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2.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混凝土工程,本次试验研究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对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提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及相应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热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资料,为峡江水利枢纽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州贾汪矿区开采历史超过100年,目前大部分矿井已经关闭,废弃矿井地下水位回弹,对周边地下水产生潜在的污染。对矿区及周边23个水井进行了取样测试,分别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了评价。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贾汪矿区地下水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地下水中主要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硫酸盐和可溶性固体。以铁、硫酸盐、氟化物、总硬度以及可溶性固体5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贾汪矿区地下水环境整体较好,部分靠近关闭矿井的地区水质已经受到污染,主要超标组分为铁、硫酸盐和可溶性固体。因此,随着其他矿井的关闭,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将增大,应尽快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泊渡水库枢纽工程是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的水源工程,主要任务是灌溉、供水及人畜饮水。库首右岸岩溶发育,经坝线、坝型和各建筑物方案比较后确定枢纽布置,大坝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对大坝、溢洪道、库首防渗帷幕灌浆及导流建筑物等进行了优化,充分利用溢洪道开挖料上坝,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水工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各影响因素对其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重要程度,选取处于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区(简称"景电灌区")混凝土建筑物为研究对象,以混凝土室内冻融加速试验为基础,利用粗糙集的信息熵理论,将硫酸盐浓度、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和碳化时间作为条件属性,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视为决策属性,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0.310)权重最大,碳化时间(0.258)次之,矿粉掺量(0.238)和硫酸盐侵蚀(0.194)最小,与试验结果相符。相关研究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的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引黄济青工程已运行18年,由于冻胀、地下水浮托、工程老化等原因,工程渗漏水现象较为严重.为节约水资源,提高引黄济青工程运行效益,需对现有的输水河衬砌工程进行改造.详细论证分析了全断面塑料薄膜加混凝土板衬砌和全断面采用自愈膨润土防水毯加混凝土板衬砌等两种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优化防渗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经久耐用、运行安全稳定、造价经济、管理方便等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裂缝是工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是:设计,材料,施工养护,使用等原因造成,也应在这几方面采取控制措施。列举了表面修补法等6种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渠道防渗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被广泛采用。但据调查,有50%以上的混凝土防渗渠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冻胀破坏,其主要原因是:(1)基土中各种形态水(即渠道渗漏水,地下水和地面水的补给水)的存在,在冻结过程中,形成水分由暖土区向冻结区迁移积聚,使基土中的含水量超过起始冻胀含水量。(2)基土属于冻胀类土。(3)在负温作用下,土体孔隙中水分冻结,土体体积膨胀即冻胀力产生。随着土体中水分的增加而冻胀力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含沙水流冲磨蚀破坏水工水工建筑物的机理;分析了水工水工建筑物抗冲磨性能与其体型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运行管理的关系;指出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水工混凝土的设计参数、采用喷涂聚脲弹性体等技术,是提高水工水工建筑物抗冲磨蚀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省典型城市为重点,在集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水质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作为物元,建立了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选择pH值、总硬度、矿化度、硫酸盐及氯化物5项水质指标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平均联系度确定水质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主要超标物为矿化度、总硬度和硫酸盐。地下水水质主要受到地下水开采、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农业污灌、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采矿活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