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HCA,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有机结合而成的HCA-PCA法对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河流域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将区域水环境质量按月份污染轻重进行分类,确定了污染较重的月份是4月、6月和10月,再进一步明确该区域污染因子为石油类,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乌鲁木齐河具有代表性的4个监测断面为例,选取2006年7个指标监测数据(pH值、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统计软件MATLAB7.0进行分析计算、以乌鲁木齐2006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乌鲁木齐河,结果表明,基于各断面主成分得分排序,高家户桥得分最高是污染最严重的断面,且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是主要污染指标。综合评价可以精确乌鲁木齐河污染指标,划分严重污染区域,为治理乌鲁木齐水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个变量的特点,对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汇水区的主要河流进行了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各个监测断面的水质优劣程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该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以有机污染和农业非点源污染引起的水质污染为主.在空间分布上,石头口门断面水质相对较好,烟筒山断面和星星哨水库断面的水质次之,双阳河新安断面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前,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后,水环境承载力成为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解辽河干流沿岸城市的水环境承载状况,以辽河干流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为子系统的评价体系。代入各行政分区的样本值,进行辽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计算。评价了各行政分区不同现状年的承载状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3年16个地表地下水水源地监测断面水质实测资料,应用系统聚类R型主因子分析法和Ward法对武威市平原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市平原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存在从北向南逐渐转移的趋势.2013年5月16个地表地下水监测断面水质污染从北边(西渠镇致祥供水站Bb5)向中部(校东桥Aa6、扎子沟Aa7)转移;2013年8月水质污染从中部(三雷镇新陶供水站Bb3、扎子沟Aa7)向南边(上坝水厂Ba5、南营水库Aa5)转移;其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包括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挥发酚、总大肠菌群、硫化物、硒、总硬度8项水质指标.研究结果可以对石羊河流域功能区的划分与该区域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村区域水环境污染模式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农村区域水环境研究现状、特征、研究方法、存在问题。本文从目前国内农村水环境研究现状着手,发现并力图尝试探究各领域衔接间的空白。论文首先陈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区域水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分布,由此提出了“农村区域水环境污染模式”这一全新概念,并运用这一概念将污染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具体是将农村区域水环境污染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农业面源型、乡镇企业型、畜禽养殖型、生活污染型和污染灌溉型,根据这五种污染模式的机理、形式和危害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区域水环境污染模式的控制手段,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以国家政策作为契机,以公众参与作为手段,综合性地从政策法规、投资、科技支撑、监测监管和宣传方面给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县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是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之一,是实现区域水环境差异化、科学化管理和排污许可分配技术的重要基础。以位于太湖西南岸河网片区的浙江省长兴县为例,基于水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结果,构建了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土地生态功能4类14个指标组成的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进而利用向量模法对分区水环境承载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兴县水环境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区域差异明显,D_1和D_4分区承载力值分别为0.062、0.029;水资源指数和土地生态功能指数总体表现较好,水环境、水生态指数整体表现较差。研究显示,河道水生态退化、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以及点、面源污染等是制约长兴县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提升长兴县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非点源污染对水生态、水环境影响很大,识别流域的关键源区并进行整治是控制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方法。以磷指数模型为基础,提出以土地利用类型为源因子、以区域至水体距离为迁移因子的半定量非点源污染流失风险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泰州地区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结果表明:泰州地区大部分区域非点源污染流失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低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兴化市西北部和和通南地区,非点源污染输出的关键源区分布在城市、建制镇、村庄等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以及主要河道的两侧区域内。对非点源污染输出的关键源区需重点治理,严格控制污染输出。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流域上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然而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及农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水环境质量以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分析三门峡库区多年年平均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发现,区域水质呈逐渐恶化趋势,水体向劣Ⅴ类水转变,其主要污染物质为氨氮;通过分析三门峡库区多年水环境质量系数WQI变化规律发现区域水质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WQI与水体中氨氮及COD含量显著相关,说明影响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为氨氮及COD。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水环境中有机氯的污染现状,我国水环境中有机氯的来源分析,水环境中有机氯的迁移转化,水环境中有机氯污染的防治技术四方面,介绍了我国水环境中有机氯化物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