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产杂交稻新品种Ⅱ优300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1999年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2002年参加四川中籼迟熟B组区试,平均产量8.4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1%,居试验第一位;2003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A1组区试,平均产量8.24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2%,同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664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1%。该组合有株型佳,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应中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90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907系三明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明恢90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福建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439.39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0位;2006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91.94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9.5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  相似文献   

3.
Ⅱ优12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明恢122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B组区试,每667 m^2(下同)平均产量555.46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6%,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产量553.97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4 品种来源:协青早A×苏恢728 产量表现:2004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625.1kg,比汕优63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列小组第一位;2005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542.41kg,较对照汕优63增产14.7%,并列小组第一位;2005年江苏省杂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94.63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0.53%,列小组第二位。2005年全国区试平均单产569.62kg,比汕优63(CK1)增产6.45%,达极显著水平,比Ⅱ优838(CK2)增产5.33%,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单产565.39kg,比Ⅱ优838(CK)增产2.8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单产567.51kg,比Ⅱ优838(CK)增产4.0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48kg,比Ⅱ优838(CK)增产1.96%。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4和2005年温州市单季稻组合的区试,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两年的平均产量为8707.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7%,达极显著,根据“Ⅱ优航1号”的特征特性和在温州市种植的产量表现,提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肥水及防早衰的高产栽培技术,能达到超高产(10500kg/hm2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6.
Ⅱ优1259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不育系Ⅱ-32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明恢1259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1)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亩产606ekg,比汕优63增长8x%,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33?kg,比汕优63(CK1)增产2P%,达极显著水平,比Ⅱ优838(CK2)增产2%  相似文献   

7.
1特征特性 1.1高产稳产,潜力大 2001、2002两年,丰优559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526.5kg/hm2,比对照籼优63增产5.9%(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在继续参加省优质杂籼区试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979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8%.  相似文献   

8.
华优 8 6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等选配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和 2 0 0 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产量均列首位 ,分别比对照组合汕优 63和培杂双七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是目前广东省主要推广的杂交稻新组合之一 ,表现丰产性突出、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 2 0 0 3年早造饶平县种植的 6.7hm2 华优 86高产示范片 ,平均每 667m2 产量达 72 4.2 2kg ,最高为 75 6.95kg ,比对照组合汕优 63增产 19.2 1%。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2002年参加本所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9.87t/hm2.比汕优63增产13.6%;2003年参加多点试验,平均产量8.67t/hm2,比汕优63增产9.1%;2004年参加四川省优米B2组,平均产量8.523t/hm2,比汕优63增产3.0%。参加全国区试长江上游筛选试验.平均产量8.081t/hm2,比汕优63增产2.0%。2004-2005年参加陕西省晚熟区试,平均产量9.788t/hm2.比汕优63增产7.55%。该组合有稳产、丰产、质优、香型、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广泛适应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皖稻79是籼型温敏不育系X07S与紫恢100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1998~199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平均产量8.45 t/hm2;2000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3 t/hm2 .1999年白湖农场120 hm2以上的大面积示范,产量9.16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9. 44% .200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的生理特性及其农艺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优9019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氮素利用率高等特性。安徽省2年中籼区试,平均产量9022.5kg/hm2;2002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64.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8%。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高产组区试,平均产量8346.75kg/hm2。2005年肥东县133hm2以上的大面积示范,理论产量达12171kg/hm2。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审。  相似文献   

12.
在2005年对部分中稻新组合区试的基础上,2006年对11个中稻新组合进行区试,鉴定筛选适宜宁德市推广的优良新品种.区试结果表明:2005年、2006年两年区试表现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佳的组合有联大2008、Ⅱ优0323、双香2号、Ⅱ优6号和Ⅱ优1946,建议在宁德市稻瘟病轻发生区扩大试种、示范.2006年区试表现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佳的组合有Ⅱ优051、D优177、特优明4002和特优059,建议2007年续试;特优166和特优140两组合在2006年区试中表现不理想,建议中止试验.  相似文献   

13.
1专用优质早籼新品种 金早47系金华市农科所选育的加工专用优质早籼品种,2001年通过省品审会审定,适宜在浙中浙南稻区推广种植.1998、1999年金华市区试产量6.735和6.225 t/hm2,分别比浙733增产8.89%和14.25%,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Ⅱ优沈98是三明市种子站与尤溪县活水种子有限公司合作,用Ⅱ-32A与沈恢98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新组合,于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永定县引进试种5 hm2,平均产量592.4 kg/667 m2,比对照组合特优175增产6%,比汕优63增产8%,比汕优46增产16%.可作为当地中稻及春烟后一季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特优813是福州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新恢复系榕恢813(红脚粘///IR24/圭630//矮塘竹)配组,于1995年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并相继在永泰、闽侯、罗源等地进行试种、示范和推广.2000年9月通过福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产量表现 1995年该组合参加本所品比试验,特优813单产(667 m2,下同)520 kg,比汕优63增产5.2%;同年在永泰富泉下院村作中稻示范栽培1.33 hm2,经福州市科委组织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产490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17%;1997年参加省晚季杂交稻预试组区试,较对照汕优63增产11.46%,达显著水平.该组合作中稻种植,一般单产500~550 kg;作双晚种植,一般单产450~500 kg.1998年在闽侯、罗源等地作中稻示范13.33 hm2,平均单产500~600 kg.1999年在闽侯大湖进行1.53 hm2高产示范种植,经福州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产达692.6 kg.  相似文献   

16.
宜香10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组配而成。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189.8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836.3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宜香101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中籼2503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米质达部颁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两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380.5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1%,一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418.0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8.29%;白叶枯抗性3~5级,稻瘟病抗性5~7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35~140 d,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基本苗100万~120万/hm2。  相似文献   

18.
成油1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3A与恢复系1266C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2002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30 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1.21%。2003年续试,平均产量2 998.4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0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580.6 kg/hm2,比对照减产1.79%,减产不显著。成油1号芥酸含量0.45%,硫苷含量22.79μmol/g,含油量42.14%,属双低油菜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20.
杂交晚粳稻“八优52”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优52"是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农作所用"8204A"和"Z052"配组而成,恢复系"Z052"的亲本组合为R161×T886.2003年参加杭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单产8.58t/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7.79%,达显著水平;2004年续试,平均单产8.69t/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3.79%,达显著水平."八优52"经过几年的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高抗稻瘟病、米质中上.近几年我们开展了该组合的栽培、制种试验研究,获得了一整套高产栽培、高效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