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谌有光  王鹰  宋俭  唐周怀 《果树学报》2000,17(4):249-254
采用24种进口和国产苹果育果袋进行物理性状检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进口袋外袋和内袋纸透气度、内袋纸表面吸水性、外袋不透明度、外袋纵向柔软度等技术指标多优于国产袋。因而,用进口袋所套果实外观品质普遍优于国产袋。为了促使国产袋的质量迅速赶上并超过进口袋,提出了苹果育果袋纸张物理性状参考控制值,建议尽快制定苹果育果袋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1果袋类型选择果袋制作材料有木浆纸、草浆纸、牛皮纸、报纸、无纺布、塑料等,袋纸来源有国产纸、进口纸。根据果袋透光与否,可分为透光袋和遮光袋,遮光袋又有单层遮光袋和双层遮光袋之分,透光袋也分为单层及双层透光袋。外袋颜色有灰色、灰绿色、淡黄色等。外袋的内涂层颜色一般为黑色或深褐色。内袋颜色通常有红色和蓝色等。一般而言,进口袋优于国产袋,双层袋优于单层袋,乳白单层袋较差,塑料袋最差。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苹果果袋有:日本"小林"袋,台湾"佳田"袋,山东"爱民"袋等。选用时应考虑品种、立地条件、果树特点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了8种不同类型的育果袋对苹果果实进行套袋,研究不同类型育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等。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育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三色袋-内红、花内黑、纸袋+白膜对苹果品质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苹果套袋的作用:一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污染;二是使果面干净,无枝磨,无鸟伤虫伤,果实外观品质得以大大改善;三是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果实内在质量;四是可促进疏果,提高优果率,使树体合理负载.苹果育果袋主要包括纸袋、纸加膜袋、塑膜袋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马波 《西北园艺》2010,(1):48-49
<正>苹果套袋的作用:一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污染;二是使果面干净,无枝磨,无鸟伤虫伤,果实外观品质得以大大改善;三是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果实内在质量;四是可促进疏果,提高优果率,使树体合理负载。苹果育果袋主要包括纸袋、纸加膜袋、塑膜袋三大类。  相似文献   

6.
苹果套袋状况考察专论(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全套袋是苹果高效益的好方案 苹果套纸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建国初期烟台的果农曾给苹果套书纸和报纸袋,目的是防治苹果害虫。60年代后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套袋中止。90年代初为生产可供出口的红星、红富士苹果,在外商要求下,开始套进口双层纸袋、但多年来一直是选择树上的部分果套袋。由于袋的成本高,不套袋果仍受污染,不能节省用药成本而难以推行。 由于塑膜袋基本不遮光,可将树上留定的果全部套袋,果在接受自然光照下生长发育,除具有套纸袋的一般效应外,果的糖度、风味、硬度、耐贮性都好于套纸袋果,接近不…  相似文献   

7.
1选袋基本原则1)市场定位。对套袋苹果的市场定位,就是要清楚是生产出口果还是内销果,是内销优果还是大众化果。市场定位不同,果袋选择标准不同。管理水平高、生态条件好的果园应定位在生产出口高档苹果上,可选用进口双层内红、双黑纸袋或质量较好的国产双层内红、双黑纸袋。管理水平较好、生态条件尚好的果园应定位在生产国内优质果上,可选用国产名牌双层内红、双黑纸袋。如果管理水平一般或粗放、生态环境差(如有烟尘污染等),套袋果应定位在国内大众化消费上,可选择国产双层内黑果袋,外皮是黄条纹、花纸或单层纸袋。2)品种定位。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方早熟梨发展迅速 ,通过套袋生产无公害梨果及绿色梨果 ,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为寻找最佳纸袋和最佳套袋时间 ,2 0 0 3年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翠冠梨和清香梨设在九江县新合镇利民村李家河梨园进行试验 ,黄花梨和金水二号设在马岭镇排山村熊水生梨园进行。纸袋共八种 ,即 ( 1 )九江果业协会产台湾纸双层袋 (外纸外黄内褐 ,内纸双黑双光 ) ;( 2 )九江果业协会产台湾纸单层袋(外黄内褐 ) ;( 3)九江果业协会产国产纸双层袋(一黄三黑 ) ;( 4 )九江果业协会产国产纸袋B(一黄三黑 ) ;( 5 )山东产台湾纸金果袋…  相似文献   

9.
摘袋时期对红将军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在栖霞和沂源以改接的红将军苹果为试材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减少病虫果率,明显提高商品果率。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采收时淀粉含量显著降低。红将军苹果以套内袋红色、外袋外灰内黑双层袋为好;两地套袋的红将军苹果摘袋时期均为采前10天,雨天不宜摘袋。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梨袋在黄金梨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优质果袋是提高黄金梨果实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9 种类型梨袋的套袋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类型梨袋都能有效地改善黄金梨的果实品质,表现比较好的为外复合纸、内黄蜡纸袋 小蜡袋和外黄木桨纸、内黑纸袋 小蜡袋。其中,凡是内套小蜡袋的果袋类型,其优质果率一般多明显高于其它类型果袋。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第8页) 四、全套袋是苹果高效益的好方案 苹果套纸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建国初期烟台的果农曾给苹果套书纸和报纸袋,目的是防治苹果害虫。60年代后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套袋中止。90年代初为生产可供出口的红星、红富士苹果,在外商要求下,开始套进口双层纸袋,但多年来一直是选择树上的部分果套袋。由于袋的成本高,不套袋果仍受污染,不能节省用药成本而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苹果实行套袋,能有效地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少果实农药残留和防止病虫危害。为确保该项技术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需要掌握如下关键技术。1依果定袋苹果各品种间由于颜色、单果体积、果形指数等存在差异,对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红色品种宜选用外黄白、内黑色的双层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对红富士苹果套四川新惠阳膜纸双层袋和其他几种果袋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小林内红袋、龙口内红袋、爱农双黑袋和普通双层纸袋比较,四川新惠阳膜纸双层袋效果最好。果实日灼率仅3%,果皮乳白光亮,果面光洁,果实着色快而好;优质果率高达73.7%,次级果率仅5.3%;贮存2个月后外观质量、果重与其他果袋无差别,果面无失水皱缩现象。  相似文献   

14.
套袋苹果黑点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苹果套袋技术开始在全国苹果主产区推广。目前,已形成进口袋和国产袋一齐上、套纸袋与套塑膜袋相结合的全套袋栽培技术。回顾苹果套袋过程,从老果区到新果区,由于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不同,袋子种类不同,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管理技术水平不同,致使这项技术在推行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最普遍的问题是果面上发生黑点病。在中、西部地区,1998年发病严重,今年久旱降雨之后又出现发病高峰。现根据烟台地区的经验和近几年苹果新区的发病情况,对黑点病作一探索性论述,以供广大果农和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中国苹果进口贸易趋势基础上,运用Panel Data回归模型,测度中国具有代表性的4个主要苹果进口国的Armington弹性。结果表明:4个国家进口苹果对国产苹果的整体替代弹性估计值为1.57,其中智利和美国苹果对国产苹果的替代弹性值为负,分别为-9.09和-2.51;新西兰和日本苹果对国产苹果的替代弹性值为正,分别为0.93和1.84。国产苹果与源自智利和美国苹果的进口苹果之间存在较强互补性关系,与源自新西兰和日本的进口苹果之间存在替代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果袋及套袋栽培生产效果,我们于1997年对当前苹果套袋生产中普遍应用的果袋,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一、试材与方法 试验在文登杨里村11年生150亩红富士果园中进行。 (一)试验用纸袋 1.中国天津现代技术纸有限公司果袋(下称现代纸袋)。规格为18cm×15cm,双层袋,外袋皮为灰褐色,内面黑色;内袋红色透明。2.日本小林袋(下称小林袋)。18.3cm×14.3cm,双层袋,外袋外面灰褐色,内面黑色;内袋为红色,蜡质透明。3.龙口复发中  相似文献   

17.
几种苹果果袋应用效果评价林涛(山东省文登市果树站264400)应用了4大类8种纸袋。第一大类是台湾省产的大正袋,又称双黑袋,内袋为黑色,内袋下口与外袋粘在一起,只能进行一次性除袋。优点是袋大(规格为19cm×146cm),可套直径大的果实;纸质好、...  相似文献   

18.
富士苹果套袋可增加着色、提高商品质量、防止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生产“绿色果品”。但是使用商品果袋特别是进口果袋成本较高。我们自1995年进行了自制新闻纸袋在富士苹果上的应用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1材料和方法试验园设在沛县鹿楼镇...  相似文献   

19.
1.摘袋时间摘袋时间确定,因树种品种不同、树冠内透光条件、纸袋类型和客商对色泽要求不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红富士苹果采前25~30 d摘袋。摘袋顺序应先冠内,后外围;先摘郁密树,后摘透光树;先摘中低档袋,后摘高档袋。2.摘袋方法摘袋时,双层纸袋应先摘除外袋,5~7  相似文献   

20.
1果实袋的选择 1.1根据物理性状选择果袋果实袋种类很多,按原料分为纸袋和塑膜袋,按层数分为单层袋、双层袋和三层袋,按大小分大袋和小袋,按功效可分为防锈袋、防虫袋、杀菌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