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2.
试论提高秦巴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坡陡山高,很多地方人力无法作业,飞播造林是最佳途径.1983年开始飞播,累计飞播43个播区,有效面积69万亩,占人工总造林面积69.8%,其中天保工程28个播区29.8万亩.飞播最早的阴坡山、石门垭、北羊山等8个播区11万亩已郁闭成林,三里峡、金鸡岭、大磨沟、石家沟等19个播区15万亩已基本成林.  相似文献   

3.
安康市汉滨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春季文武山播区,在飞播造林成功实施后,全区的飞播造林工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从1969年春季飞播至今,累计完成飞播造林47个播区135.8万亩,成林保存面积为49.0万亩,造林保存率占作业面积36.1%,占有效面积45.3%,超过了国家规定成林保存面积占作业面积30%的标准.目前累积完成投资2206万元,地方群众投工100多万个.  相似文献   

4.
凤县是宝鸡市开展飞播造林最早的县,自1980年到1996年,在11个乡25个播区,共飞播造林45.8万亩,有效面积34.4万亩。其中成效面积20.6万亩,已经郁闭成林的面积12.4万亩。为确保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发  相似文献   

5.
商洛地区飞播造林始于1975年,截止目前,已在160个播区飞播造林450万亩,其中有效面积336.4万亩。据历次飞播成效调查,1991年以前飞播的成林面积为187万亩,其面积占到全区用材林面积的22.5%。  相似文献   

6.
李建春 《陕西林业》2004,(B12):15-15
陕西省日元贷款飞播造林项目从2001年签订项目合同,到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的飞播造林施工.己在日元项目区的6市19个县26个播区完成了52.971万亩的播种施工任务,占项目任务52.5万亩的100.89%。由于飞播造林受地形、天气等多种条件制约,从2003起对成苗不理想的播区安排复播和人工补植工作。2003年和2004两年己完成复播面积16.5651万亩,完成人工补植面积7万亩。日元贷款飞播造林项目实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安康曾经是一个"林草丰美,山青水秀"的宜人之地,后历经移民垦荒,战乱等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198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把飞播造林作为荒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平均每年以25万亩的飞播速度,先后在汉滨区、紫阳、汉阴、石泉、旬阳、白河、岚皋、宁陕8个县区开展了大规模飞机播种造林活动,连续坚持2 3年飞播造林不间断,全市累计飞播造林269个播区,飞播设计总面积580.25万亩,其中人工模拟飞播59个播区,面积59.2万亩,2001年后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飞播造林33个播区,设计面积84.4万亩,有效面积73.6万田.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青山.  相似文献   

8.
洋县自1982年起连续8年开展飞播造林,累计在12个播区飞播造林49.12万亩,有效面积35.92万亩。在飞播中,我们始终坚持播、管、补、封相结合,以补促播,以封保播,每结束一个播区,就及时查苗,根据成苗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分析梅县地区山地广阔,山地总面积1,881万亩,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加快荒山绿化,从1968年开始,在丰顺、五华、兴宁等县的15.6万亩山地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初步获得成功,至1984年止,总飞播面积达473.15万亩,获得了明显效果。1983年冬至1984年初,组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普查队185人,对1980年前飞播造林的85个播区进行了普查,结果全区飞播造林成效保存面积占播区有效宜林面积30%;蕉岭县的播  相似文献   

10.
<正> 1961—1985年,广西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经历了初试、扩大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三个阶段,全区实播有效面积为3,661.44万亩,其中1969—1985年的推广面积达3,198.10万亩,占全区宜播面积的46%。飞播造林保存面积为1,185.95万亩,保存率为32.4%,使广西森林覆盖率净增3.4%。广西飞播造林取得了十分  相似文献   

11.
一、飞播成就 我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至1997年,在安康、汉阴等8县(市)飞播161个播区,计415.4万亩,平均每年飞播造林25万亩,使高山、远山、人工造林无法进行的宜林荒山基本实现了绿化。 1.林地面积增加,荒山面积减少。据  相似文献   

12.
飞播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前景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飞播造林从1958年开始,截止1997年已推广到全省的9个地市、64个县区,总面积达134.67万hm2,成林56.67万hm2。飞播造林在我省灭荒、治沙、“三北”防护林和长江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1飞播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1飞播造林为我省生态建设造就了大面积防护林基地我省飞播造林在转入大面积推广后,注意了飞播造林与经营管理的基地化、集约化建设,从而使成片成林面积有较大地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成林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82片,10万亩以上的有15片,丹凤县流岭播区、宁强县、紫阳县等3个“百万亩”飞…  相似文献   

13.
商洛地区从1975年开始,连续20年,在135个播区共飞播造林407万亩,成林和可望成林面积210万亩,其中郁闭成林面积150万亩。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飞播造林的自然规律。针对影响飞扬成苗的主要因子,积极开展试验研究,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9月8日.省林业厅、省飞播造林指挥部在优陵主持召开了湖南省卫括造林工作会议。会议分析评估了全省飞播造林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飞播管护工作。各地在会上相互交流了经验。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该县舒溪口乡的飞播造林现场。会议指出,从1983年至1993年。全省先后在14个地、州、市所属的55个县、币、区进行了飞机播种造林,实际完成飞播作业面积IO93.85万亩,有效面积869.27万亩,根据验收结果推算.实际保存面积700万亩。19》0年以来,全省飞播林地内完成补植补播64万亩,对巩固和提高造林的成效面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会…  相似文献   

15.
<正> 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目前已发展到四市九县,飞播造林面积达95.9万亩,在播区内补造补植面积近40万亩。几年来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在太行山区飞播造林是成功的,它是加速绿化太行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汉阴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森林植物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从1969年春开始,陆续飞播15个年度,造林26个播区,面积70.52万亩,经13次幼林成效调查,保存面积34.67万亩,占设计面积的49.16%,其中:20年以上生中龄林3.98万亩,10年以上20.2万亩、幼林10.49万亩.现有活立木总蓄积71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37.1%.飞播造林已成为该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汉阴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莫宗盛 《广西林业》2000,(5):23-23,25
飞机播种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 ,非常适宜于人迹罕至的高山、远山,交通落后、人烟稀少、人工植苗困难的地方采用。实践证明 ,飞播造林是加速造林绿化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罗城县是飞播造林较为典型的县份。建国以来 ,全县曾进行了两次飞机播种造林 ,第一次进行13个播区 ,飞播面积76.1万亩 ,有效面积56.6万亩。第二次18个播区 ,62.7万亩 ,有效面积49.9万亩 ,分布13个乡镇76个村公所。从两次的效果看 ,飞播造林是成功的 ,特别是70年代飞播的松树 ,80年代初已长大成林 ;199…  相似文献   

18.
岐山县飞播造林始于1988年。目前,全县播区总面积19.01万亩,有效面积16.55万亩。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多年来,县林业局一直把播区管护作为飞播造林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汉中地区飞播造林从1971年开始以来,除汉中市、佛坪县外的9个县,共飞播206个播区,飞播林木种子275.45万公斤,面积475.98万亩。调查统计,1971年至1993年,成林面积和成苗面积共189.27万亩,占全区飞播面积的41.36%,占有效面积的58.47%,总评为“优”。  相似文献   

20.
汉阴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森林植物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从1969年春开始,陆续飞播15个年度,造林26个播区,面积70.52万亩,经13次幼林成效调查,保存面积34.67万亩,占设计面积的49.16%,其中:20年以上生中龄林3.98万亩,10年以上20.2万亩、幼林10.49万亩。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