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18日,日本就修订吡嘧磺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发出通报(G/SPS/N/JPN/388),拟将吡嘧磺隆在糙米中的限量由0.1 mg/kg调整为0.05 mg/kg。我国吡嘧磺隆登记在水稻上使用,并在糙米中制定了0.1 mg/kg的限量标准。日本新拟定限量严于我国标准,此次限量调整势必会对我国大米出口日本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大米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日本相关限量变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2月3日,日本就修订氟苯脲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发出通报(G/SPS/N/JPN/395),拟将氟苯脲在鲑科鱼类(如鲑鱼和鳟鱼)组织中的最大残留限量由0.5 mg/kg改为"一律标准"(0.01 mg/kg)。日本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此次日本修订的氟苯脲最大残留限量较为严苛,可能造成水产品贸易壁垒。输日水产品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日本相关限量变化,提前做好应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27日,日本就修订氟环唑(Epoxiconazole)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发出通报(G/SPS/N/JPN/374),通报中拟定氟环唑在香蕉、鳄梨和咖啡豆上的MRL值分别为0.50 mg/kg、0.50 mg/kg、0.05 mg/kg。我国制定了氟环唑在香蕉上的MRL值为3.0 mg/kg,暂未制定氟环唑在鳄梨和咖啡豆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日本此次限量值调整严于我国,可能会导致我国香蕉、鳄梨和咖啡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2月27日,日本就修订马拉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发出通报(G/SPS/N/JPN/399),对马拉硫磷最大残留限量作了大幅度修订。其中,将葱、姜、茶叶和水产品上的限量标准均降低为0.01 mg/kg。我国上述产品对日本出口贸易量较大,此次日本将马拉硫磷在这些产品中的限量调整为一律限量,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潜在不利影响。建议相关企业关注上述限量变化,加强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16日,加拿大就拟定蜂蜜内/表的杀虫剂双甲脒(amitraz)的最大残留限量0.1mg/kg进行通报。双甲脒在养蜂业中主要用于杀灭蜂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规定双甲脒在蜂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目前,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该药在蜂蜜中最大限量值限定为0.2 mg/kg。根据通报所述,该限量标准将于其在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公布之日起4~5个月批准并同时生效。加拿大曾是我国蜂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6.
国外信息     
<正>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修订多项食品安全标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消息,7月14-18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2014年度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170个成员国的约700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会议讨论通过一系列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CAC提议将香蕉中敌草快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0.02 mg/kg,将丙环唑在李子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0.6 mg/kg。(2)将玉米中伏马菌素的限量定为4 mg/kg,将玉米粉与玉米制品中的限量定为2 mg/kg。(3)建议将无机砷在大米中的残留限量定为0.2 mg/kg。(4)将婴儿配方食品中铅残留限量定为0.01 mg/kg。(5)提议  相似文献   

7.
<正>5月5日,日本发布通报,拟修订食品卫生法案项下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准和法规(修订农化物残留标准部分内容),涉及多种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在水产方面,主要修订鲑科鱼类(如鲑鱼和鳟鱼),鳗形目(如鳗鲡),鲈形目(如鲣、竹荚鱼、鲭、海鲈、海鲷和金枪鱼),其他鱼类,有壳软体动物,甲壳纲动物和其他水产动物组织中达氟沙星(danofloxacin)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由100μg/kg降为10μg/kg。日本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国际贸易伙伴,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日本贸易额为21.1亿美元,201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日本的贸易额也达到20.0亿美元。达氟沙星是一种动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日发出通报.日本厚生劳动省修订杀虫剂唑螨酯(fenpyroximate)的最大残留限量。在甜菜、洋葱、大蒜、芦笋、胡萝卜等蔬菜中,吡唑螨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在奇异果、胡桃、杏仁、栗子等坚果中.唑螨酯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在牛、猪的肌肉、肝、肾等可食用组织中.唑螨酯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  相似文献   

9.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葡萄出口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有效的葡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并对国内外葡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比对分析,以期能为葡萄的安全生产和贸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欧盟委员会拟根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建议修订草甘膦最大残留限量,将茶叶等153种农产品中的草甘膦最大残留限量从0.1~50 mg/kg降低至新的定量限0.05 mg/kg。草甘膦在我国登记使用广泛,欧盟是我国植物源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欧盟此次限量调整可能会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欧盟限量调整的政策背景,综合草甘膦在我国登记使用、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贸易及中欧限量比对情况,评估了欧盟限量调整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加强政策跟踪、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和研究草甘膦替代除草方案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氯虫苯甲酰胺的安全使用,制定在菜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评价其在菜薹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本文建立了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用该方法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菜薹上的残留变化及消解动态,完成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中限量标准补点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 PSA和GCB净化,质谱多反应监测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在0.02~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7 4, 0.05~0.2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8.6%~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7.0%,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在1年3地(北京、山东、浙江)的消解动态试验中,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的消解半衰期t 1/2分别为3.55、 2.74和4.13 d,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菜薹上的消解速度较快;在1年6地(北京、山东、四川、广西、湖北、浙江)最终残留试验中,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分别按照推荐剂量(41.25 g a.i/hm~2)和推荐剂量的1.5倍(61.875 g a.i/hm~2)施药2~3次,施药间隔7 d,距末次施药5 d、 7 d、 10 d时,收获菜薹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最大值1.130 mg/kg)低于我国规定其他芸薹类蔬菜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2 mg/kg)。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中旬,美国向其他WTO成员发出通报,表示将制定实施蜂蜜和蜂巢内/表双甲脒的残留许可限量,其中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限量标准设为0.2mg/kg,蜂巢中限量设为9mg/kg。有关专家认为,尽管美国制定的双甲脒在蜂蜜中的残留限量与我国一致,不影响我国蜂蜜产品的出口,但是,新限量值中有关双甲脒在蜂巢中的残留限量值普遍适应性值得商榷,需要有关部门引起注意。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由于养蜂习惯或者经济条件限制,旧巢脾更换速度较慢。如果蜂巢使用年久而不更换,巢脾中双甲脒的残留有可能超出9mg/kg的许可限量;另外,药物可能被蜂蜜中有机酸溶出,从而使药物残留释放到蜂蜜中。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态环境效应法,借助区间线性规划理论,以稻谷Cd与活性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Cd含量间的线性回归模拟方程为目标函数,以稻谷Cd限量卫生标准为限制条件,筛选各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最优值为各活性形态Cd含量的限量标准,为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为深入研究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Cd活性形态限量标准分别为:可交换态Cd≤0.0865 mg/kg,碳酸盐结合态Cd≤0.2641 mg/kg,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0.2461 mg/kg,有机物结合态Cd≤0.0760 mg/kg。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施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0),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氮、磷、钾施用量为变量因子,洋葱产量及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氮、磷、钾肥对洋葱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均以磷肥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钾肥较小;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达430.7、449.5和1152.7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值降至 0。氮磷、氮钾交互对洋葱的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互作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为N 240.0~720.0 kg/hm2、P2O5 250.0~500.0 kg/hm2、K2O 600.0~1500.0 kg/hm2。本试验条件下,洋葱产量达 75 t/hm2、品质综合评分达90分以上的综合施肥方案为:N 294.0~480.6 kg/hm2、P2O5 332.8~388.5 kg/hm2、K2O 861.8~1119.8 kg/hm2,适宜的 N、P2O5、K2O施用比例约为1∶0.93∶2.56。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7月底,韩国向WTO成员发布通报,宣布拟修订食品标准和规范,具体内容包括:(1)制定和修改食品内杀虫剂的最大残留限量,涉及82种杀虫剂,包括芝麻、南瓜内的草铵膦(glufosinate)等;同时,对于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坚果种子(咖啡、花生等)及热带水果(香蕉、芒果等),将采用0.01 mg/kg的一律标准;(2)准许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作为原料用于具有限定用途的食品(food with limited use);(3)将棘皮动物与被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各国家、地区和组织对出口莼菜及类似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限量标准,搜集出口莼菜的风险预警信息,发现对于莼菜及类似的水生蔬菜,我国重金属的限量标准与欧盟、日本、韩国基本一致,欧盟、日本的农药残留限量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出口莼菜及类似的水生蔬菜因注意添加剂、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7.
硒对镉胁迫下寒地水稻镉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施硒对不同镉污染土壤上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及稻米中镉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施硒降低水稻镉吸收量及在稻米中分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垦鉴稻6号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镉(0、2、4和8 mg/kg土壤)的条件下,施硒(0、0.07和0.14 mg/kg土壤)对水稻不同器官镉含量和镉分配的影响。成熟期整盆收获,分别测定叶片、叶鞘、茎秆、根系和糙米、精米镉含量、硒含量和干物重,计算镉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结果】1)当土壤镉浓度在0 4 mg/kg时,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中镉含量随土壤镉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但当土壤中镉浓度4 mg/kg时,糙米和精米中镉含量增加不显著。未施硒(Se0)时,Cd2(4 mg/kg)和Cd3(8mg/kg)处理糙米中镉含量分别为0.221 mg/kg和0.234 mg/kg,分别是Cd0处理的15.8和16.7倍,均超过我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稻米镉的限量(0.2 mg/kg),精米镉含量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限量,Cd3处理精米中镉含量最高,为0.174 mg/kg。2)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均显著下降,糙米和精米的镉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稻米镉限量,且Se2(0.14 mg/kg)处理优于Se1(0.07 mg/kg)处理。其中Cd1(2 mg/kg)浓度时,Se2处理的精米镉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比Se0降低31.5%(P0.01)。3)镉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根系茎鞘稻谷叶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镉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地上部的分配比例减少,在稻壳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精米中的分配比例下降。在Cd1浓度时,根系镉分配比例范围为60.9%67.8%,稻谷镉分配比例为12.6%13.8%;Se2处理稻壳中镉分配比例比Se0增加5.2个百分点,而精米中镉分配比例则下降了6.2个百分点。4)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重均增加,Se2处理对干物重的影响优于Se1处理。Cd1、Cd2和Cd3浓度下,Se2处理比Se0处理稻谷干物重分别增加了6.4%(P0.01)、5.2%(P0.05)和11.3%(P0.01)。【结论】施硒可降低镉污染土壤上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的镉含量,并能显著降低精米中镉的分配比例,保证稻米的食用安全性,尤其在Cd加入量为2mg/kg土浓度下,施硒效果最显著,以施Se量为0.07 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地膜中重金属对土壤-大豆系统污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各生育时期,不同地膜残留量处理土壤和植株中Pb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时期,高倍地膜残留量土壤和植株中Pb和Cd含量高于低倍残留量;各生育时期各处理土壤中Pb含量为49~188 mg/kg,差异达显著水平;Cd含量为0.7~2.4 mg/kg.植株中Pb含量为0.022~0.097mg/kg,Cd含量为0.001~0.003 mg/kg.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Ⅱ级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土壤中Pb含量均未超标,Cd含量值均超标;与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标准比较分析,籽粒中Pb,Cd含量均未超过豆类食品限量标准,且Cd含量远远低于该标准.  相似文献   

19.
洋葱是四川省攀西高原的一种主要蔬菜,但鲜有其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的报道,以当地主栽洋葱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设置PK、农户习惯(630-300-420)、氮磷钾优化减量(540-270-330)(NPK)、NPK+中微肥、有机肥替代30%化肥(70%CN+30%ON)、控释掺混肥(40%控释N+60%常规N)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洋葱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洋葱养分需求量顺序为氮>钾>磷,收获时洋葱氮、磷和钾比例为8.4∶1∶7.8;每生产1000 kg洋葱吸收氮2.30~2.52 kg、磷(P2O5)0.57~0.69 kg,钾(K2O)2.45~2.84 kg。NPK+中微肥施肥模式的洋葱产量、氮表观回收率、氮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最高,较农户习惯施肥分别增加8685 kg/hm2、17.06%、47.89 kg/kg和24.96 kg/kg。氮磷钾优化减量、有机肥替代30%化肥和控释掺混肥3种模式的洋葱产量、氮表观回收率、氮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较农户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加7230 kg/hm2、10.1%、45.20 kg/kg、22.27 kg/kg。因此,在攀西高原洋葱高产高效生产中,建议在适量的氮、磷、钾用量(分别为510~540、240~270、300~330 kg/hm2)的基础上优先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并结合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缓控释肥施用,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呋虫胺在糙米、稻壳、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HPLC-MS/MS)分析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呋虫胺在水稻植株、土壤、田水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和糙米、稻壳、植株、土壤中最终残留水平。各基质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经Waters X-Bridge 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在0.1~0.8 mg/kg的添加水平下,呋虫胺在5种基质中的回收率为68.5%~11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8%,最低检测浓度(LOQ)在0.1~0.2 mg/kg。2013-2014年,在黑龙江、北京和浙江两年3地的田间残留试验表明,呋虫胺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降解速度较快,在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75 d;采用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分别按照推荐剂量(120 g a.i/ha)和推荐剂量的1.5倍(180 ga.i/ha)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7d、14d、21d时,呋虫胺在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均小于0.1 mg/kg,远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