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的商品种球通过籽球培育途径生产.为探讨籽球大小对商品种球繁育的影响,采用3个不同规格的籽球进行繁种试验.结果表明,以周径2.1~3.0 cm的籽球繁育商品球效果较好,达到商品种球规格(周径>6 cm)的种球占所收种球的50%以上,折合每667 m2可生产15 0...  相似文献   

2.
对唐菖蒲生长过程中籽球和花器官的部分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介绍。对目前唐菖蒲种球的唯一商品化繁殖材料籽球,从其形态、内源激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代谢相关酶变化的角度进行综述;对于唐菖蒲的穗状花序,从其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其丙二醛、POD、SOD活性的角度进行综述,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和衰老顺序,这对其鲜切花的保鲜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等级唐菖蒲球茎的种性退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H.)等级球茎的露地栽培试验比较,初步得出直径2.55-4.45cm的种植植株生长势较强,发病率产低,可以用做生产唐菖蒲切花种球;直径小于1.91cm的籽球感病率低,利用它们具有种球复壮的能力来繁育唐菖蒲商品种球;直径大于4.45cm的种球感病严重,植株表现出严重种性退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云南的唐菖蒲花卉种球基本上都是从国外,或是国内的北方引进,种球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从国外引进的种球价格太高,花农几乎没有效益。而云南种植唐菖蒲所需要的种球量很大,为了有我们云南自己繁殖的好唐菖蒲种球,我们在东川3000m海拔的高寒山区进行了唐菖蒲种球繁殖。其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唐菖蒲产量和品质,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本研究通过对唐菖蒲的开花种球(直径≥4 cm)分别进行2、4、6、8份切割处理,比较整球与不同方式切球种植对唐菖蒲增殖效率、发芽时间、株高、花枝长度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探索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种球切割为4、6、8份可显著提高唐菖蒲增殖效率,其中切割6份种植后,增殖效率达3.25;切割为2、4、6份后种植,初叶长至10 cm所需时间与整球种植无显著差异,但切割8份后出芽时间显著延长,为35.5 d。整球种植与切球种植在种球的株高、花枝径、小花数量、新球大小及鲜重上均无显著差异,切球种植不影响切花生产,因此唐菖蒲种球繁殖过程中可采用切球种植来提高唐菖蒲繁殖效率,增加切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栽培试验证明:利用籽球来繁育唐菖蒲生产用种球(商品球),可以使植株生长量和切花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变即使种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提高栽培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唐菖蒲是世界著名切花之一,种球是进行切花生产的唯一繁殖材料,但种球繁殖率低限制了切花的商品生产。为了在不降低切花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唐菖蒲购买种球的种植系数,降低切花生产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对唐菖蒲切花品种‘Advanced Red’的开花种球进行了切割,通过比较整球及半球种植在种球生长、开花以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发现二者在种球的出芽和出叶时间、叶宽、切花采收期、新球大小及鲜重,以及新球淀粉和蔗糖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下出芽和出叶时间与切花采收期间的相关性均达0.60以上;新球鲜重和直径间均达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5,且2种种植方式获得的根据新球鲜重预测新球直径的方程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半球种植不影响唐菖蒲的切花生产,且球茎出芽和出叶越早,切花采收越早,因此唐菖蒲切花生产中可采用切割开花种球来提高种植系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采取措施促进球茎早萌发、早出叶,进而提早切花采收。  相似文献   

8.
唐菖蒲不同大小种球的繁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参照国内常用种球分级标准将唐菖莆种球分成六个等级进行栽培,观察各处理繁殖商品球和籽球的能力。结果表明球茎在3.8~4.9cm和〈1.9cm的两个处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是世界4大切花之一。它为球根类花卉,地下球茎在花后1~1.5个月完成发育过程。作为切花生产的种球普遍存在退化现象.生产上多以仔球为繁殖材料:仔球在花后形成,因品种和栽培季节的不同.每株可产生10~300个大小不等的仔球。  相似文献   

10.
唐菖蒲是世界上五种鲜切花其中的一种,在市场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需要进行常年的供应,因此,在一年当中需要分批次进行唐菖蒲的种植,这就要求种子供应商在每年的不同季节都能提供种球的供应。在实际的贮藏过程当中,一般两个月之后,唐菖蒲种球就会发生腐烂的现象。一般在5个月之类,会有50%的种球发生腐烂,同时健球的概率也较为低下。为了应对此种情况,对唐菖蒲种球的存储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使得唐菖蒲在贮藏半年之后的腐败率被控制在1.0%~1.5%左右,从而使得唐菖蒲的种球在全年都能实现贮藏,为种球的供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唐菖蒲(Gladiolus sp.)是一种颇受国内外人民欢迎的花卉,是各国花市上销路最广的切花之一。可是,由于唐菖蒲不耐高温,在南方种球常常退化,即使“南种北繁”也因种球繁殖系数较低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的需要。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对一些珍贵品种尤为必要。 1.材料与方法取唐菖蒲大球与子球为试材,剥去球体外部鳞片,冲洗干净,先用70%酒精浸泡1分钟,再在0.1%氯化汞溶液中浸15分钟充分消毒,用无菌水冲洗3次,把大球切成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几种市场上常见的农用杀菌剂,在春季播种前对唐菖蒲种球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选择防治唐菖蒲球茎病害的有效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敌克松、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种杀菌剂在适当浓度下对唐菖蒲球茎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多菌灵3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00倍液浸球防治效果最好,可使球茎发病率降低44.4%和42.9%,而且由于有效地控制了病菌,植株的出苗力、生长势和繁殖能力也有提高。土施敌克松进行土壤消  相似文献   

13.
浅谈西宁地区繁殖唐菖蒲种球的自然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品味的追求,市场对鲜花要求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以及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对花卉生产的影响。从唐菖蒲的生活习性及西宁地区土壤、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地区繁殖唐菖蒲种球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丰富的光热资源,是生产优质唐菖蒲种球的最佳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唐菖蒲根腐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腐病是唐菖蒲的主要病害之一,导致贮藏期种球腐烂,植株心叶向一侧弯曲呈新月状,茎基腐烂。对从罹病种上分离的病物分别从人工接种健苗和健种球,并再次分离病种证实,唐菖蒲根腐病秒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和青霉菌(Penicillimgladilo)侵染所致。病球,病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通过感病种球进行远距离传播,试验表明,以0.5%百菌清,0.3%~0.5%甲醛混合液泡种球,即可  相似文献   

15.
唐菖蒲生长发育动态及其对P、K、Ca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唐菖蒲地上、地下部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时期叶片和新球中的P、K、Ca三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旨在为唐菖蒲切花生产、种球繁育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唐菖蒲新球干鲜重变化与新球直径大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明显不同,5月栽植的唐菖蒲在8月上旬新球直径、新球干重鲜重的增长速度最快;唐菖蒲地上部和地下部新球到达生长高峰的时期不同,地上部的生长高峰在生长发育的前期,地下部新球生长在盛花开始增加迅速。唐菖蒲在生长期K的含量大于P的含量,植株在花芽分化期对K和P的需求量最大;在新球充实生长的后期,对P的需求量也较大;唐菖蒲叶片中含Ca量较高,属喜Ca植物。  相似文献   

16.
唐菖蒲籽球发育特点及其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唐菖蒲籽球发育特点及其碳水化合物代谢与籽球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品种Rose Supreme和Advanced Red为试材,研究了籽球生长发育进程和蔗糖、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质量比及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唐菖蒲籽球生长发育可分为籽球形态建成和籽球快速膨大期2个阶段。籽球形态建成初期,碳水化合物代谢水平较低,15周时,籽球内可溶性糖和蔗糖质量比分别达50和30 mg/g左右,还原糖质量比仅为16 mg/g,淀粉酶活性为3 mg/(g.min)左右。籽球快速膨大期,碳水化合物代谢水平较高,籽球内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含量快速上升,在种植后第22~23周达到峰值,分别为90、46和30 mg/g左右,淀粉酶活性下降到0.7 mg/(g.min)左右,淀粉积累速度加快;而接近半枯期时碳水化合物代谢速度减慢。碳水化合物代谢2品种相近,但籽球发育进程不同。因此,唐菖蒲碳水化合物代谢水平的高低与籽球生长发育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百合是世界上深受欢迎的花卉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百合的市场售价和需求量迅速增长。近几年,我国球根花卉业发展迅速,但百合种球国内自繁技术尚不成熟,种球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没有改善。我所在2002年百合籽球繁育试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春播的栽培试验。试验采用荷兰引进的百合籽球经鼓岭夏繁后的种球。探索在本地区种植的生长情况,为今后自繁的种球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日光温室反季节繁育唐菖蒲种球,从而为第2年秋季温室切花生产提供优质唐菖蒲种球.同常规繁育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贮藏过程中种球的养分消耗,降低了种球的腐烂率,提高了唐菖蒲切花品质和花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配比的珍珠岩与腐殖土比较研究,发现1:1比例最适合百合麟片扦插繁殖种球;2℃-4℃的低温处理及切去鳞片顶端处理均有利于扦插百合鳞片繁殖系数的提高,冷贮处理还可促进鳞片所生籽球抽生地上叶,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去顶处理提高扦插繁殖系数的内在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唐菖蒲种球不易贮藏,越夏时易腐烂,造成8、9、10等月份种球短缺.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研究.探索出了唐菖蒲种球繁育和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