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2.
3.
4.
5.
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水果.但是香蕉在种植过程中容易患上香蕉枯萎病,导致大片香蕉树枯死,严重影响香蕉产量.通过对香蕉枯萎病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轮作和间作、抗(耐)病品种的推广、隔离病区的建立以及生物防治的应用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香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所帮... 相似文献
6.
7.
刘艳琴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5,(9):15-15
香蕉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早有发生,目前已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发生,主要危害西贡蕉和粉蕉。现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炳钻 《新农村(黑龙江)》2013,(14):131-131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病害,在我国主要香蕉产区都已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我国香蕉种植业的发展。本文对香蕉枯萎病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农艺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等方面的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粉蕉种植土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PA培养基对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描述与鉴定,并分析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1株镰刀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1株镰刀菌分属于茄病镰刀菌(Fus 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串珠镰刀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随着粉蕉生长,粉蕉根际土壤中可分离的镰刀菌种类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菌株种类逐渐稳定.在生殖生长期,由于受到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土壤中镰刀菌种类产生显著变化,菌株种类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Foc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72.1%。生防菌株HN-11与印楝渣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备的印楝渣生物药肥施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处理组香蕉的长势好于对照,鲜质量、干质量、株高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印楝渣生物药肥组香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和25,对香蕉枯萎病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2.2%和77.8%;生防菌HN-11能降低土壤中病原菌Foc4孢子数,破坏菌丝形态结构。【结论】印楝渣与生防菌HN-11发酵腐熟施用可避免对香蕉产生药害,制成的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棘孢木霉菌株PZ6对香蕉植株促生效应、抗氧化酶活性及枯萎病菌室内防效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及PZ6菌株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设PZ6孢子液与枯萎病菌菌液(FOC4)5个不同组合处理:(1)PZ6;(2)PZ6+FOC4;(3)PZ6(3 d)+FOC4;(4)FOC4(3 d)+PZ6;(5)FOC4,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于6~7叶期对香蕉苗根际进行接种处理;不同时期调查不同处理香蕉苗植株性状,测定香蕉苗根系活力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通过解剖球茎考察病情指数,评价PZ6对枯萎病的室内防效.[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单施PZ6菌液处理可极显著提高香蕉苗新增株高和根系活力(P<0.01,下同),两者分别为6.33 cm和487.43μgTTF/g·h;与FOC4处理相比,配施PZ6菌液的FOC4菌液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蕉苗根系活力.接种FOC4菌液50 d后,不同处理香蕉苗球茎枯萎病发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以PZ6(3 d)+FOC4处理表现最佳,其病情指数为37.50,防治效果为48.28%,其次为PZ6+FOC4处理,而FOC4(3 d)+PZ6处理表现较差.处理45 d后,除PZ6处理与CK间的叶片P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外,不同处理的香蕉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与CK间呈极显著差异;除CK外,不同处理间不同酶活性呈一定的变化规律.叶片SOD活性与根系活力表现相似,均以PZ6处理最高(423.71 U/gFW·h),其次为PZ6(3 d)+FOC4、PZ6+FOC4、FOC4(3 d)+PZ6和FOC4处理;叶片POD活性表现相反,以FOC4处理最高(355.07 U/g·min),比对照极显著增加82.33 U/g·min,以处理PZ6最低(273.84 U/g·min).[结论]棘孢木霉PZ6菌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香蕉苗对枯萎病菌的防御能力,提前施用PZ6菌株可有效阻止病原菌FOC4侵入香蕉苗,延缓植株发病.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防治、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香蕉抗病研究中的应用,发现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与JA信号途径有关,编码乙烯合成酶ACC氧化酶的基因和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在病原菌侵染香蕉后强烈表达.因此,今后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蕉基因组进行研究,在香蕉基因组已经测序完成的基础上,通过转录组分析技术挖掘香蕉抗性突变体抗枯萎病的基因资源,获得香蕉抗性突变体抗Foc4的基因和位点;通过比较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准确定位物种表型变异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加速香蕉中未知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利用;克隆并研究控制重要抗性基因,掌握其抗病规律,为生产中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加速抗病品种的选育过程,获得抗性持久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袁模拟3种病菌侵染途径(带菌土壤、带菌香蕉苗、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及中低高3种带菌浓度(10、10³、106 CFU/mL)监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对香蕉苗期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64 d,所有处理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接菌浓度低至10 CFU/mL(带菌香蕉苗)依然能使蕉苗发生香蕉枯萎病;90%香蕉苗被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利用水培法接种进行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的可行性,为香蕉苗期接种技术的改良及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培接种的方法对比巴西、农科1号、抗枯5号3个不同抗性香蕉品种的枯萎病发病率及平均病情指数间的差异,并与3个香蕉品种的田间病害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利用K2平板计数法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在水培营养液中的生长动态.[结果]3个已知抗性的香蕉品种通过水培接种法鉴定的结果与抗感品种本身的抗病性程度相吻合,抗感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在接种后第9d即能明显区分.香蕉枯萎病菌在水培营养液中浓度基本恒定,保持在105~106 CFU/mL,水培环境能为病原菌侵染寄主提供稳定的营养条件.[结论]水培接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在香蕉抗性种质材料的快速鉴定及筛选中推广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8.
大蒜轮作与瓜类枯萎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0~2001年在嘉兴的试验研究表明大蒜与瓜类轮作辅以休闲明显地减轻了瓜类枯萎病的危害,发病率由瓜类连作时的50%下降到10%。土壤中(干土)病原菌孢子的存活量也由瓜类连作时的14.1×104cfu/g降低到1.2×104cfu/g。同时室内抑菌试验表明,大蒜能够明显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5种浓度3种浸提时间的大蒜浸提液中以浸提时间为1d浓度在25g/L的浸提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达72%;浸提7d浓度为1.56g/L的浸提液抑菌效果仅为20%。因此为减轻瓜类枯萎病的损失,提倡瓜类与大蒜作物轮作并适时休闲。 相似文献
19.
以甘薯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抗性甘薯品种感染蔓割病原菌后植株长势、地上部干质量、叶片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多胺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金山57与其健株相比,地上部干质量、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多胺含量等指标差别不明显,而感病品种岩薯8-6与对照相比,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Benli Huang Yundong Xu Ye Wu Shunqi Zhang Xuehao Chen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2008,2(1):61-6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oot exudates of cucumber varieties, Jinyan 4 (susceptible variety), Jinchun 4 (resistant
variety) and Yinnan Black seed squash on fusarium wi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usarium wilt occurrence of plants treated
with the root exudate of Jinyan 4 was earlier. The inf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15 days after inoculation, but
similar to the control 20 days after inoculation. In contrast, the infection rate of plants treated with the root exudate
of Jinchun 4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plant height and fresh weight of Jinyan 4 treated with
its own root exud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the root vigor decreased but the conductance increas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 root exudates from Jinchun 4 and Black seed squash on plant height and fresh mass of Jinyan
4. We found that the root exudate of susceptible cucumber variety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Fusarium oxysporum pathogen, in contrast, that of resistance variety and Black seed squash suppressed the growth.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7, 18(3): 559–563 [译自: 应用生态学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