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华的小说<活着>虽创造性地承继了西方现代文学对生存的言说,但作为中华大地的本土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仍有斩不断的"血肉"联系.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既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折射着儒家文化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自产生以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自从百家争鸣开始儒家文化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流中崭露头角,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社会治国的主要思想。尤其是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任何地域的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成形和成熟都与其所在的历史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中医学也不例外,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着丰富的治理哲学,其着眼点在于凭借以“人”为本、以“礼”为范、以“实”为要的文化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构成相应的治理结构及治理范式。如若对传统儒家文化内部所蕴含的文化、教育、实践价值加以挖掘,会发现其在某种程度上与新时代公共发展诉求下大学文化治理所需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语境下对大学文化治理加以考察,必然离不开儒家文化精髓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治理方面的传承、融合及应用,由此使得传统儒家文化实现活化传承的同时,得以探寻新时代大学文化创新治理之路径。  相似文献   

5.
道家文化由于其形而上的哲学式论述一直以来就很受西方人的推捧,道家文化中以“道”为中心展开的对于宇宙、社会与人关系的存在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影响至深,道家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无为观念、道法自然等人生与政治的思想同社会工作的一些价值观、理论、方法与知识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能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寺庙园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教的主要思想、宗旨和哲学观对寺庙园林活动的影响,体现在园林布局、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塑造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思想不仅仅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些其他国家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思想不仅仅覆盖了哲学,也具有一些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日本与我国是邻国,所以受我国儒家文化思想较深,儒家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将会针对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无形中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界定,并从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儒家文化中"以学为乐"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胡长春 《农业考古》2006,(5):210-213,228
道家是以先秦时期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把老庄思想宗教化、神秘化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中,道家与后来的道教最早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加于茶文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基因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儒家文化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应汲取儒家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儒家文化与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北宋理学的文化使命 ,就是要在汉唐以来佛道之教盛行、儒家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刻 ,重新恢复对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二程在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以天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将宇宙主宰的“天”与人文法则的“理”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将超越存在的天理与个人内在的人性统一起来 ,从而确立了儒家人文之道的形上依据 ,实现了儒家人文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然而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诸多负面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使得民主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脱离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我们应当借鉴吸收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以提高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明本《赵氏孤儿》产生于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明代,其中蕴含的贵义、忠君和教化思想,明显地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安徽地域文化由皖北道家文化、皖南新安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组成。从哲学的视角看,皖北道家文化具有本体性、人本性、批判性、境界性等特点;皖南新安文化具有伦理性、创新性、超越性、务实性等特点;皖中佛教文化具有交融性、慈悲性、平等性、世俗性等特点。安徽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安徽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其中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和社会批判精神、新安文化的开放创新精神和实践理性精神、皖中佛教文化的平等包容情怀和大愿慈悲精神,无疑是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的荆州,兴起了具有与此前儒教不同特点的新儒教-荆州学。它的形成不仅缘于宋忠、綦毋闿等刘表集团的内部成员,同时也包括了司马徽、庞德公等在野的名士。在这样广泛的交友关系中成立的荆州学到底具有怎样的特征。又是为何诞生于荆州?修习了荆州学的诸葛亮在刘备处仕官,最终在蜀汉建国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荆州学又在诸葛亮的思想里占据了怎样的地位?此外,在经学上师承宋忠的王肃对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荆州学是经过了怎样的演变才出现了王肃反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毕铭玉 《农业考古》2021,(2):144-149
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兴盛得益于统治阶层基于国家治理需求的政治文化认同,从而在自上而下的扩散传播中与儒、释、道等主流文化不断融合互构,而由此形成的儒家茶文化、禅茶文化、道茶文化等诸多面相,也被注入了丰富的国家治理意涵。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丰富的尊尊亲亲礼治规范内容;在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众生平等、导人向善的安邦智慧意涵;在与道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赋予无为而治、虚静恬淡、使民不争的治国理想追求。茶文化中的国家治理伦理意涵随着饮茶风俗的普及,经由统治者、文人士大夫精英群体到辐射普通百姓,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和静怡真、天人合一的全民人格追求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同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而,编辑出版物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传播手段,通过编辑活动,把反映先进文化实质内容的思想、理论、观念、道德和社会现象等以书籍文献的形式记录并传播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精神而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编辑工作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编辑人员只有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 命感,不断适应时代先进文化的要求和发展方向,编辑工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编辑人 员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南宋时期,理学和书院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理学家倡导复兴儒学、以儒家明体达用、内圣外王作为书院教育宗旨,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为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南岳衡山的民俗文化是在崇拜衡山山神司天昭圣帝的基础上 ,融合佛、儒、道文化与民间文化、民俗民风于一体产生的。这一文化的基本内容表现为元旦朝圣、南岳庙会、八月香火等三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0.
建水是云南较早接受儒学文化的地区之一。元代就建有庙学,明代始建崇正、景贤书院,崇儒重道、著书讲学之风兴起。清代又分别兴建崇文、焕文、曲江书院。一时书院兴起、人文荟萃,遂有“滇南邹鲁”“临半榜”之称。通过追本溯源,分析建水书院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对滇南明清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