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种实采集,调制和种子贮藏 白皮松球果9~10月成熟.球果圆锥状卵形或广圆锥形,近于无柄,长4~7cm.径4~6cm,每个种鳞具2枚种子.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cm暗褐色有褐色斑点,上部有短翅.长约0.5cm,易脱落.球果出种率10%左右,种子千粒重150~160g,每公斤种子粒数6000~7000粒.  相似文献   

2.
筇竹种子特性及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筇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筇竹的种子长 1.0 4~ 1.4 5 cm ,直径为 0 .6 9~ 1.14cm:种子净度为 92 .2 6 %、千粒重 5 0 2 .95 g、发芽率 92 %、含水量达 70 .18% ;种子休眠期短、不耐贮藏 ;2二年生实生苗高 39.38cm、地径 0 .2 8cm、竹鞭长 39.38cm ,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 ,笋芽多达 15个 /丛 ,可在秋季出圃造林 ;3天然更新差、竹苗生长不良是筇竹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不同土壤种子含量生态修复区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研究了不同土层种子含量变化、土壤种子含量与地表植物数量相关性,修复区不同土壤种子含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试验区土壤种子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地表以下0~80 cm土壤种子含量在4.89~110.87粒/m~2之间变动,土壤种子含量与地表植物数量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8,不同修复区因0~80 cm土壤种子含量不同,修复周期和修复效果不同,土壤种子含量≥125.12粒/m~2的修复区1年内完成修复,达到验收标准,土壤种子含量74.98~125.12粒/m~2的修复区2年内完成修复,达到验收标准,土壤种子含量≤74.98粒/m~2的修复区达不到验收标准。建议引入土壤种子含量指标来评价生态修复潜力,为制定修复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水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水竹种子长4~4.5mm直径1.0~1.3mm当年发芽率52%~60%,在室温干藏隔年发芽率达51%。(2)1年生实生苗高在40cm以上,地径0.2~2mm竹鞭长30~160cm,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5.
不同控制条件对沙生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固沙荒漠植物,研究不同沙埋深度和不同水分控制环境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花棒、沙拐枣发芽的最佳沙埋深度分别为0.5~1cm、2cm和3~5cm。花棒的各个水分处理发芽率及出苗率都最高;沙拐枣发芽速率和发芽率都最低;花棒种子和沙拐枣种子发芽率与水分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酸枣种子播种 在酸枣发红时采集枣果 ,待枣皮发软后搓去枣皮 ,进行沙藏。前期升温快 ,经常翻堆 ,或将种子晾干 ,在播前用水泡 5~ 7天 ,这期间换 2~ 3次水 ,直接播种。可以人工播种或用花生播种机播种 ,机播时必须进行种子分级。播种深度一般 3~4cm ,注意保墒 ,小面积的种植可以盖草 ,或深盖土 ,在种子发芽还没出土前撤去一部分土。地膜覆盖的种子一般深 1 5~ 2cm ,地膜上再盖 1 5~ 2cm的土 ,防止出苗后地膜内温度过高 ,将枣苗烤死。出苗后要及时间苗、补苗、追肥、浇水。刨酸枣根栽植 于冬前或翌春刨酸枣根 ,最好用内衬塑料纸的编…  相似文献   

7.
《湖北林业科技》2004,(1):17-17
红果女贞为木犀科女贞属。分布于罗霄山脉1 5 0 0m的高寒地区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高 5~ 7m ,嫩枝及花梗紫红色 ,叶椭圆形 ,长 6~ 8cm ,宽 3~ 4cm ,淡紫红色。顶生圆锥花序 ,长 6~ 8cm。果长椭圆形 ,假浆果核果状 ,种子 1枚。花期 5月 ,果期 8月 ,枝头红果累累 ,延至 1 0月不落。该品种适应性强 ,生长快 ,萌芽率高 ,耐修剪 ,能耐 - 2 0~2 2℃的低温。可抗二氧化硫、氯气、氧化氢气。在pH值 8~ 9的偏碱性土壤生长正常。繁殖 :1 .种子繁殖 :种子采收后 ,经过 5~ 7d的后熟期 ,然后擦去种皮 ,在清水中淘出种子 ,稍晾干 ,与湿润的细沙混…  相似文献   

8.
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核桃用普通嫁接方法 ,出圃慢 ,效益低。去年我们采用温室催芽 ,芽苗嫁接 ,成活率可达 90 %以上 ,并且当年嫁接 ,当年出圃 ,经济效益好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种子处理12月中旬将核桃种子用 1∶ 80 0倍高锰酸钾液消毒后 ,再用 30 0  PPM赤霉素浸泡种子 ,每天搅拌一次 ,浸泡至全部裂口。2 加温催根将种子涝出沥干 ,进行加温催根 ,湿沙层积 ,底砂 15cm,种子 10 cm,砂厚 8cm,砂种交替 ,最上层是 10 cm厚的砂子 ,再盖薄膜 ,加温控制在 18~ 2 0℃ ,注意湿度 ,催出白根来。3 断根催芽将主根进行断根 ,主根留长 2~ 4 cm,在室内用 1∶ 10…  相似文献   

9.
桂楠木蓬     
桂楠木莲是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高15~20m,枝无毛。芽圆锥形,被锈褐色毛。叶厚革质,长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长12~17cm,宽2.5~5cm;叶柄长2~3cm,无毛;托叶痕长0.3~0.5cm;花顶生,黄白色,花被9~11片,花梗细长向下弯曲,长4~8cm;聚合瞢荚果卵球形,长4~6cm。花期5-6月,果成熟期10月。种子黑色,平扁,长0.5~7cm,宽0.4~0.6cm,种子背面具网状凹点,腹面具沟或纵脊。  相似文献   

10.
对天然生长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隆畅河自然保护站的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的带内果皮及去内果皮种子的形态、萌发过程及成苗生长状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扁桃带内果皮种子长1.344~1.389 cm,宽0.872~0.922 cm,厚0.711~0.740 cm,种子单粒重0.364~0.419 g,千粒重364~419 g;蒙古扁桃去内果皮种子长0.953 cm,宽0.530~0.539 cm,厚0.383~0.395 cm,单粒重0.087~0.097 g,千粒重87~97 g。单粒种子的内果皮平均重量为0.282±0.008 g。种子的单粒重与长度、宽度、厚度的相关极为显著;种子重量与其种子长度、宽度、厚度的关系可分别用直线、幂函数曲线和多项式曲线方程来描述。不同温度温水浸泡处理的蒙古扁桃带内果皮及去内果皮种子的发芽过程分别适合用对数和多项式曲线方程来描述,其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发芽数量大致都呈单峰曲线状态;内果皮对蒙古扁桃种子的萌发有机械抑制作用。蒙古扁桃种子成苗(平均苗龄20天和14天)后苗木高度小于根长,但其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含水率则小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11.
油松种源/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4省11种源区的341个油松家系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高生长呈极显著的差异,山西浑源种源苗高生长量最大为9.24 cm,内蒙种源苗高生长量小。千粒重与大多数家系苗高相关紧密。油松苗高性状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8,呈强度遗传。在不同种源内进行家系选择,预期遗传增益均大于17%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字杜鹃为材料,对播种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 000~2 000 Lx;种子最佳催芽处理方法是:种子采集调制后冷藏,播种前浸泡48 h;最适宜的播种基质为腐殖土+土沙混合,比例为2:1 ,再覆盖1 cm厚粉碎的苔藓.播种育苗适宜在温室与塑料大棚中进行,出苗率分别达到85% 和61%,当...  相似文献   

13.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田间移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怀化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油茶采穗圃的湘林1号、104号和长林3号、4号等20多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进行田间移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移栽密度以222~333株/m2,株行距3 cm×15 cm、3 cm×12 cm和3 cm×10 cm,产苗量7~10万株/667 m2的密度最合适;移栽天气以毛毛细雨天和阴天最佳,其次是晴天;最适砧木粗度为0.31~0.45 cm;拱膜密封嫁接苗保温保湿天数以90~95 d,且第1次密封时间以40 d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全光圃地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全光圃地育苗技术,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切根、移植等多项试验。海拔400m冬播苗生长最好,一年生平均苗高27.6cm,最高41cm;平均径粗037cm,最高051cm。其根系发育、干鲜重等生物量指标均优于春播、移植、切根不同方式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15.
氮离子注入夏蜡梅种子的M1代早期表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夏蜡梅种子为试材,进行氮离子注入处理,观测不同剂量处理后夏蜡梅M1代的农艺特征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离子束注入后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及存活率均低于未处理的种子,且发芽率随剂量的增加呈马鞍形曲线;处理后的种子苗期的生长受阻,剂量为800×2.6×1013N+/cm2的种子在株高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处理刺激效应,而剂量为1000×2.6×1013N+/cm2处理后植物的形态差异较其他显著,疑是夏蜡梅遗传改良比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油蒿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及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出苗率、苗期生长动态的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油蒿种子为小粒种子,覆土厚度对种子出苗影响很大,合理的覆土厚度为0.5~1.0cm;营养土配比采用黏土、沙子、有机肥按4.5:4.5:1配制有利于培育壮苗,苗高生长可达7.5cm,地径生长可达0.8mm。  相似文献   

17.
在孟加拉西部的Pundibari地区,研究在4个采集(豆荚)时间,3个采集豆荚长度(〈10cm,10-20cm和〉20cm),以及进行的13种预处理对大叶合欢种苗生长和萌发率的影响。豆荚采集时间为2月19日,且没有任何预处理,大叶合欢种子萌发率为92.5%。这明确表明,在2月19日采集的种子具有非休眠,有活力和生理成熟的特性。从长度为10-20 cm豆荚剥离出的种子,2月19日播种,种苗生长良好。利用硫脲预处理种子后,种子的萌发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提高,但是当利用低浓度硫脲(100 μL·L-1)预处理种子后,有利于种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采自日本不同地区的抗松材线虫病黑松品种"虹青"(Pinus thunbergii'Hongqing')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处理下的种子出苗率、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以蛭石为黑松容器育苗基质,除东京都町田市种子的成苗率低于净营养基质处理外,其出苗率、以及静岡县御殿场市、九州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净营养基质和河沙处理,其中九州种子的出苗率及成苗率最高,分别为62.7%和52.1%;河沙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低;九州的种子质量最佳,播种于蛭石中的7个月幼苗平均高8.85 cm,地径为5.1 mm;东京都町田市的种子质量最差.采用蛭石为育苗基质,对立枯病进行早防早治,能大幅度提高黑松出苗率及成苗率.  相似文献   

20.
木荷撒播育苗技术及苗木生长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荷撒播育苗术经10年的试验,产苗量从每公顷7.5万株提高到96株,平均苗术高从25cm提高到43-58cm,经连续5年的生长量观察表明,焦泥灰,钙镁磷肥作基肥对苗木的高生长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苗木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的长短的田间管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