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蜜蜂杂志>2008年第6期转载的<蜜蜂王国的"艾滋病">一文后,我心情起伏,感慨万千.该文对蜜蜂的免疫系统受到损毁与蜜蜂王国面临的危机作了系统的分析,道出了我们养蜂人的心情.该文还提到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剩下4年光阴".  相似文献   

2.
宋丹 《蜜蜂杂志》2009,29(8):46-46
<蜜蜂杂志>2009年第2期刊发了<探索油菜场地有偿使用,提高人工蜜源利用率>一文.看完全文,心情极不舒服.该文以"油菜种植户的科学用药培训费"、 "购买低毒高效农药的补助费"为理由,发明了"人工蜜源、油菜场地有偿使用",向养蜂人出卖"放蜂权".  相似文献   

3.
每月收到<蜜蜂杂志>,我都要浏览一下,对感兴趣的文章还要细读.如果问:"你最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回答:"有创见的文章",例如<蜜蜂杂志>2004年第2期<怎样判断处女王的优劣>一文.该文提出根据王台洞口的大小来判断处女王的大小,是个创见.  相似文献   

4.
<正>蜜蜂是人类密不可分的益友,数千年来,人类对蜜蜂的喜爱之情越来越深,但对蜜蜂王国的内幕却知之甚少。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蜜蜂王国内部既有严格的分工,又相互依存,任何一只蜜蜂脱离群体,都无法生存。一群蜂由蜂王、工蜂、雄蜂三种不同的蜜蜂组成,蜂王只有1只,雄蜂数百只,工蜂35万只。在一个蜜蜂王国内部,这三种蜜蜂职能各异,缺一不可。蜂王的唯一任务是产卵,即繁殖后代。雄蜂的唯一任务是与新蜂王交配。工蜂即工作蜂,属于蜜蜂王国中的"劳苦大众",各  相似文献   

5.
蜜蜂授粉与生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勇  彭文君  吴黎明 《中国蜂业》2005,56(10):31-32
"蜜蜂减少诱发生态系统剧变"这是中国<参考消息>报2005年7月2日转载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6月一篇文章时的标题(该文内容详见本刊2005年第8期38页).由此不难看出,养蜂是大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农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养蜂生产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获得丰富的蜜蜂产品,更重要的是让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强化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6.
刘世文 《蜜蜂杂志》2009,29(8):45-45
近日读<蜜蜂杂志>2009年第2期,<探索油菜场地有偿使用,提高人工蜜源利用率> (下称"文章1")和<蜜蜂杂志>2009年第5期<出卖"放蜂权"是种乱收费行为> (下称"文章2")后,心情沉重.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7.
葛维民 《蜜蜂杂志》2008,28(4):41-41
<丝瓜蜜粉源植物的利用研究>发表在2007年第8期的<蜜蜂杂志>上,作者是罗建能、潘军成.作者在该文"丝瓜开花泌蜜习性"一节中写道:"一般清晨6:00左右花朵开放,15:00前后闭合……丝瓜一天中上午6:00~9:00时开花最盛,泌蜜最多.10:00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成荣钢 《蜜蜂杂志》2008,28(4):21-21
2008年元月8日,我收到邮递员送来的2008年第1期<蜜蜂杂志>.当阅读到第43页,<关于争取蜜蜂运输纳入"绿色通道"的倡议书>给了我一个欢喜.终于有这样一位热心人,来为我们养蜂第一线的蜂友在转运蜂群时没有享受到"绿色通道"的惠民政策,年年在蜂群转地费用上付出巨大鸣不平,自愿带头引领大家,把多年来在蜜蜂转地运输和其他方面遇到的不平等待遇汇总,起草提案草稿,通过可以为蜜蜂行业进言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递交到国家有关部委以求解决.徐连宝先生为大家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我们大家理应积极响应.为这个<倡议>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9.
<丝瓜蜜粉源植物的利用研究>发表在2007年第8期的<蜜蜂杂志>上,作者是罗建能、潘军成.作者在该文"丝瓜开花泌蜜习性"一节中写道:"一般清晨6:00左右花朵开放,15:00前后闭合……丝瓜一天中上午6:00~9:00时开花最盛,泌蜜最多.10:00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蜂友情     
俞婵倩 《蜜蜂杂志》2007,27(6):41-41
自1998年第10期<蜜蜂杂志>刊登了我"养蜂的路为何这样坎坷--一位蜂嫂的泣诉"一文至今已近10年了.这10年的养蜂路,我走得比较辛苦,在生活上虽然还是遭受了一些细小的挫折,但在养蜂事业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这当然归功于<蜜蜂杂志>和许许多多蜂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学养蜂几年来,一直订阅<蜜蜂杂志>.一天我看到2003年第9期湖北省宜都市廖大昆先生写的<尽量削减小蜂螨越冬基数>一文,该文引用<蜜蜂杂志>2003年第5期<小蜂螨的寄生辑要>一文中所列举的几位著名养蜂专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如果越冬群内巢脾以及缩出的空脾中,所残留极少量延期未穿的蜂蛹会藏匿有小蜂螨越冬,成为次年危害的基数.看到此处使我想起,我在养蜂过程中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郭居义 《蜜蜂杂志》2007,27(1):46-46
<蜜蜂杂志>2006第二期刊登了我写的<用冬凌草防蜂病>一文,2006年3月在湖北省麻城市一公司的蜂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上,我把冬凌草治蜂病的方法介绍给了到会的蜂友.我从2月份开始到湖北春繁,2006年8月12日才回家,一到家门口,就看到大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电话、手机号码,号码后都写着"回家后请回个电话";屋里的桌子上还放了42封信(也不知是否有丢失的).来信我一封一封地阅读,蜂友们在信中主要表达了想进一步了解冬凌草以及我个人的一些养蜂情况,我非常能理解蜂友的心情,今特借<蜜蜂杂志>一角回复蜂友.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编辑部: 读了贵刊2009年第5期<给蜂友寄浅框,请来函索取>一文,我觉得方先生"只想能为中华蜜蜂做点什么",只要"来函索取"即寄"浅框10个",即使"不寄钱我决无怨言"精神可嘉.另外,我对没有下梁的巢框怎么支撑好奇,于是就寄去了40元钱.  相似文献   

14.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9,29(6):19-20
<蜜蜂杂志>2007年第12期<再谈蜜蜂哺育极限与工蜂寿命>(以下简称"<谈>文")中说:9脾蜂群以后最大群势理论上应有34.65脾蜂,而实际10脾蜂群以后最大群势只有18脾蜂,其原因就是工蜂哺育负担过重寿命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5.
施根吉 《蜜蜂杂志》2008,28(6):36-37
读了周贤森律师"品陈渊<无悔的抉择>"一文,我为陈渊11年如一日免费为病患者赠送蜂胶液已耗资数万元而感动.其义举惊动了新闻媒体及海峡两岸蜂业界.我向陈渊先生求得<无悔的抉择>一书挑灯夜读,一口气看完.陈渊先生一生养蜂,受蜜蜂精神所感化,已成为一只"老蜜蜂"了. <无悔的抉择>文、诗、画(摄影)融为一体,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有意,诗情画意.读之悦人心目,思之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16.
张贵林 《蜜蜂杂志》2008,28(5):22-22
我是<蜜蜂杂志>的老读者.<蜜蜂杂志>内容丰富,科技含量高、价格合理、发行及时.自订阅<蜜蜂杂志>以来,我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和技术.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正>雄蜂不是人们所谓的"花花公子",而是蜜蜂王国的英雄之蜂。它们为蜂群优良基因不退化而生,也为蜂群的延续而死,可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雄蜂,大自然最优秀的临时工,尽职尽责地服务于蜜蜂王国。它的牺牲精神,值得人类借鉴。雄蜂既不会采蜜,也没有其他的劳动本领。没有繁殖任务的时候,它们几乎无事可做,但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要锻炼飞行速度和冲刺力。在很多人的眼中,雄蜂好逸恶劳,是蜜蜂王国中的"花花公子"。其实,这是人们对雄蜂的极大误解,我认为应该给雄蜂平反和正  相似文献   

18.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7,27(6):21-22
<蜜蜂杂志>2007年第2期18页发表了题为<请不要把蜜蜂当宠物!>的文章,对笔者的<利用恒温加热促进春繁的实验研究>等文提出了质疑,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是<蜜蜂杂志>的老读者.<蜜蜂杂志>内容丰富,科技含量高、价格合理、发行及时.自订阅<蜜蜂杂志>以来,我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和技术.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看到宛先生在2007年第2期<蜜蜂杂志>问题征答后,心情很不平静.养蜂确实为我们老年人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让我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对宛先生的遭遇有同感,诚恳期盼广大蜂友发表各自的看法,使此类事件不发生或少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