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龙粳3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龙花96~1484为母本,龙粳8号为父本杂交,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2.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以香稻品种绥粳4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介绍了龙粳1525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龙粳1525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龙粳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于2000年以日本优质米品种上育418为母本,以龙粳12为父本有性杂交,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新品种,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龙粳27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在黑龙江省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已建立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显性分子标记对72个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和优异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合江21、龙粳3号、龙粳4号、龙粳7号、龙粳14、龙粳25、佳禾早占、空育139、芦苇稻、哈05-203和中龙香粳1号共11个品种(系)含有Pi-b基因。  相似文献   

5.
<正>龙粳4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龙育03-1288为母本,龙粳20为父本杂交,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3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1.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0℃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9(龙品02011-2)是1998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09年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29的选育目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龙粳39(原代号龙生01-03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龙花96-1484为母本,龙粳8号为父本,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3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4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稻品种,平均主茎11片叶、株高93.3 cm、穗长15.1 cm、每穗粒数96.8粒,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龙粳24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寒水稻新品种,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龙粳24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龙粳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2002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99-1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优质、高产、抗病、耐冷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33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在黑龙江省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已建立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显性分子标记对72个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合江21、龙粳4号、龙粳10号、龙盾D904、龙花00—485、佳禾早占、龙粳29、龙粳31、龙盾105、龙粳39、垦99639、松粳5号、龙盾306、东农428、东农430、芦苇稻、莲育7—91、龙香稻2号和绥香08—5080共19个品种(系)含有Pi-ta基因。  相似文献   

11.
龙粳18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耐寒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粳18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2.
龙粳3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接种其F1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1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1年9月专家组随机抽取了3块示范田进行机械实收,  相似文献   

13.
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36(原代号龙生01-028-2)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育成。2001年以高产优质种质材料龙花96-1484为母本,以早熟优质日本品种北海280为父本杂交。2002~2007年所内田间种植观察,并进行米质、产量、抗病和耐冷等特性鉴定,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11。龙粳36具有熟期早、米质优良、抗稻瘟病性强、高产稳产、耐冷性强和秆强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4.
水稻倒伏粒重损失及不同品种抗倒能力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水稻倒伏对其产量的影响,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以预防倒伏,利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的主栽品种,研究了灌浆期水稻倒伏的粒重损失及不同品种的抗倒能力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灌浆期倒伏发生日期越早、倒伏程度越大降低粒籽千粒重越多,灌浆中期完全倒伏植株与正常植株千粒重相比,垦稻12降低2.10g,龙粳31降低1.06g,在灌浆末期发生倒伏则对粒重影响不大。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抗倒性好的主栽品种有龙粳21、龙粳30、龙粳31、空育131、龙粳26、龙粳38、龙粳34、龙粳29等。抗倒伏品种的倒2节间长度相对较短,茎较粗;倒2节间的茎鞘干重、节间干重和茎壁干重较高,节间横切面积大,茎秆物理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5.
龙粳1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粳4号为受体,导入玉米黑301的总DNA,从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200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品种。1品种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a.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水稻科技园区,园区地势平坦,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pH值为5.98,有机质3.86%,碱解氮134.00mg/kg,速效磷27.80mg/kg,速效钾147.00mg/kg,土壤肥力中等,耕层18~20cm,秋翻地,春季旋耕水整地。b.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0、龙粳26、龙粳31、龙粳35、龙粳39、龙粳41、三江5、垦稻20、垦稻21,共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绥粳1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0年以上育418为母本、龙粳1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于201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龙粳42原代号龙交07196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及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以优质、耐冷、丰产的空育131为母本,以抗稻瘟病、高产的龙盾20-240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13年12月被确认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4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推广。连续3a黑龙江省试验结果表明,龙粳42分蘖力强,产量  相似文献   

19.
2006~2010年,对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水稻区(生)试274份品种(系)进行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区试材料的抗性水平差异明显,无高抗品种(系),对叶瘟表现抗病的材料134份,频率为48.9%,对穗颈瘟表现抗病的152份,频率为55.5%。5a推广品种共计26个,主要有龙粳20、黑粳8号、垦稻18、龙粳25、龙粳26、龙粳29、垦粳2号、龙粳31等,累计推广面积248.07万hm2,占全省5a水稻播种总面积的15.9%。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稻苗期接种稻瘟病病菌的方法,测定23个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对黑龙江省5个水稻主要种植区的180个稻瘟病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和联合抗病性系数。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品种对供试菌株的抗性总体表现较好,具有差异,平均抗性频率为78.03%,抗性频率最低的是龙粳21,最高的是龙粳42,差距达1.75倍。通过对品种组合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可知,23个品种组合的联合抗病性系数(pathogenicity association coefficient,简称RAC)有差异,2个品种组合RAC最高的品种是龙粳42和龙粳40,最低的是龙粳21和龙粳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