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月30日下午,副省长尧斯丹到省林草局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并研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局长刘宏葆参加会议并汇报有关情况。刘宏葆从强化政治担当、强化制度管理、强化值班值守、强化联防联控、强化督促检查、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火情处置等七个方面,汇报了近期林草部门开展疫情和火灾防控的工作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省林草局作为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压紧压实各级林草主管部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监管职责,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出台了加强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十条措施”、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监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十条举措”、封控隔离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四条要求”,紧急关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景点,局领导带队检查各地落实情况,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坚决阻断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可能向人类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现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约1500家,分布在11个市89个县(市、区),年产值约50亿元;经营类型主要可分为食药用性、皮毛用、观赏性与实验性。本文分析了发展形势及发展问题,当前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要存在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野生动物种群退化,缺乏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标准化人工繁育体系不完善,以及人工繁育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促进野生动物产业可持续经营,推广科学驯养繁育及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探索野生动物多元化经营模式等对策,旨在为浙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管理、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云南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对全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按人工繁育目的和技术状况进行分类,从养殖规模、种源来源、养殖技术成熟度、产品市场规模与销售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和人工繁育物种现状,评估各物种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得出动物养殖技术成熟度结论,进而评估养殖单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观念,有序发展,增加投入,紧抓重点,促进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工繁育研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加强人工繁育产业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业》2010,(11):F0004-F0004
10月19日,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路板野生动物救护站、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基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经过工作人员14天的精心救护终于大伤初愈。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把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同时,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内蒙古实施了最为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上下联动全面落实野生动物管控措施2020年1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管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围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市场经营、网络销售等环节,实施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全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业产值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现有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经营利用企业4155家,从业人员59141人,总产值61亿元,其中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经营利用企业4090家,野生动物产业产值47.7亿元,占总产值的78.08%;野生植物繁育利用企业65家,野生植物产业产值13.4亿元,占总产值的21.92%。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落实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等相关规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日前印发工作方案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方案规定,对市域内已取得经营利用许可文书和"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以及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的从业机构进行全面核查,依法有序撤回核发的行政许可文书及证件,并注销或申明作废。截至目前,全市取得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文  相似文献   

8.
4月25日-28日,2019(首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暨第七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省委常委曲木史哈,省政府副省长尧斯丹,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宏葆、副局长宾军宜、副局长包建华莅临第七届成都农博会四川林业和草原馆巡馆,听取了省林草局产业处和林产联合会关于展馆设计、展品布置、参展企业以及林草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绿文 《国土绿化》2020,(3):53-54
近日,为全面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贯彻落实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简称“《决定》”)和国家林草局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的部署安排,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印发贯彻落实《决定》的11条工作方案。《方案》以规范人工繁育管理、严格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为重点,以更坚决的态度、更严格的举措,全面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项要求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首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依 《广西林业》2014,(4):48-48
截至2014年1月27日止,广西已有15家“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试点企业。2003年5月1日,国家林业局启用“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以下简称“专用标识”),对选定的利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进行试点,并标记其生产的野生动物制品。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人工繁育产业调查结果相对全面,但未对产业类型作具体分析,有必要深入分析产业类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收集分析资料,依据繁育目的和技术成熟度将人工繁育产业分为4个类型,对全省每类产业进行实地抽样调查,调查产业规模、种源来源、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度、产品市场规模与销售渠道、经济效益等。分析认为,云南省现有的人工繁育产业类型中如驼鸟、原鸡等繁育技术成熟的应该鼓励发展,竹鼠等应审慎发展,斑羚等应限制发展,实验动物等应保持现状,穿山甲等需要关停。  相似文献   

12.
何强 《绿色天府》2020,(2):19-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特别是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由野生动物传播后,四川省林草局立足部门职能,积极主动作为,全面加强野生动物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严防死守,全面封控隔离野生动物场所。疫情爆发后,省林草局立即对全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动物园、萌宠园、野生动物展演场进行全面摸排,紧急出台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十条措施”》《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监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十条举揩”》《封控隔离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四条要求”》等系列刚性约束措施,全面封控隔离涉及野生动物有关场所,坚决阻断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可能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首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月28日公布,包括梅花鹿、马鹿、鸵鸟、美洲鸵、大东方龟、尼罗鳄、湾鳄、暹罗鳄、虎纹蛙共九种野生动物。根据相关规定,名录实施后,相关物种繁育单位将按省级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准生产数量取得专用标识,凭专用标识开展出售、购买和利用活动。  相似文献   

14.
滥食野生动物之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滥食野生动物与合法食用野生动物之间的区别。分析了滥食野生动物的原因及其危害,相关法律规定及在立法层面和认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严厉打击滥食野生动物的建议,主要包括: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对野生动物实行普遍保护;明确正确的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理念,避免绝对保护思想;明确界定什么是滥食野生动物,维护合法利用者的权益;强化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监管,确保利用合法来源的野生动物;鼓励扶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发展,促进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的彻底转变;强化科普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野生动物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15.
卢山 《新疆林业》2011,(4):31-32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需求开始变得多元化,对于动物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食物需要,动物产品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奢侈品、保健品、艺术品等等。当家禽和家畜无法表现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时,人类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野生动物,对于野生动物的需求数量也急剧增加,导致野生动物数量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大量物种消亡现象。而人工驯养...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2年7月,以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珍稀动物种源繁育为主要工作任务,并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自成立以来,中心以珍稀动物种源繁育、野生动物救护技术、经济动物  相似文献   

17.
《绿色天府》2020,(2):16-18
一、切实加强对竹鼠、獾等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的封控隔离,严禁对外扩散,禁止转运贩卖。二、切实加强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监管,加大抽查力度,督促提高消毒防疫频次,及时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快速科学处置。三、督促指导涉及野生动物展演的主题公园、动物园、萌宠园、亲子乐园等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加大消毒防疫频次。四、切实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野外巡护监测,发现野生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五、切实加强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和人工圈养种群的疫源疫病监测,各监测站点要及时、如实上报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于2017年组织了全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查评估,野猪作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的重要品种成为本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现有从事野猪人工繁育的单位有257家,野猪存拦62 350头,主要品种为特种野猪,种源来自购进以及家猪与纯种野猪杂交选育2个渠道,因受规模限制,野猪产品在云南还未真正形成产业进入市场。文中分析了野猪人工繁育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规模小、发展缓慢,品种选育滞后,审批程序繁琐,缺乏技术交流等。藉此,提出选育优良品种,简化审批程序,建立行业协会等建议,并就品种选育技术重点以及猪肉品质提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月30日,调查人员在广东省阳春松柏镇境内(22°24'55.33"N,111°50'08.96"E,海拔106 m)发现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1只,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动物照片。经鉴定,该动物属北树鼩瑶山亚种(T.b.yaoshanensis)。建议将其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一步开展野外种群调查;并考虑建立人工繁育种群。  相似文献   

20.
《云南林业》2020,(2):30-31
广大市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专家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云南启动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野生动物管控,对2351家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育场所进行了封控管理,暂停野生动物相关行政审批。相关工作的开展,急需得到广大市民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