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柑桔品质下降,港澳市场上称为“酸橙”且售价极低,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采收不适时,不少产区为提早上市卖高价钱,而出现恶性早采,因而使柑桔果品品质下降。柑桔的适时采收,是指已具该品种成熟的特点,即含糖量最高,含酸量最低,着色好的时候采收。柑桔的成熟期,因地区、气候条件及品种、树龄等情况不同而异;同一地区的不同年分采收期也不尽相同。又由于对柑桔果实用途不同,采收成熟度要求有差异。如鲜食用果实要求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肉质已变软,果实固酸比达到10:1以上即可采收;贮藏用果要求接近完全成熟时采收。四川省主要柑桔品种作鲜食用果的适宜采收期大致为:红桔11月上中旬;地方甜橙12月下旬;锦橙12月中下旬;早熟温州蜜柑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如过迟采收,囊办会变韧不化渣,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2.
杨承芬 《落叶果树》2010,42(6):56-56
果实采收是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收期的早晚影响果实产量,也影响果实品质和耐贮性。采收过早,产量低、着色差、风味淡,不能充分体现品种应有的风味,降低商品质量;采收过晚,果实变绵、不耐贮运。因此,必须做到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3.
前言柑桔采收期是影响耐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采收是以果实的成熟度为依据的,成熟度则随品种、地区、栽培环境、气候、土壤、施肥管理等条件而异,采收的成熟度标准也就不尽相同。美国甜橙以固酸比达8:1为采收标准:菲律宾椪柑以50%转色,固酸比达10∶1,果汁率30%为采收标准。我国尚未见有明文规定的采收标准。生产上一般根据果色来决定贮藏的采收期,但果色的转变常受气候因子的影响,特别是气温。若以果色做为贮藏采收期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应把果色与果实呼吸强度、固酸比等生理指数结合考虑,才能准确地决定采收期。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三明市温州蜜柑贮藏成熟度的指数,为柑桔贮藏保鲜工作服务。本试验是在市科委及市果品食杂公司的大力支持及配合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平菇采收期管理的好坏,同样影响到产质量。现将采收期的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一)适时采收。当菌盖颜色由深变浅,下凹部有白色茸状物,菌盖边缘开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发,即达七、八成熟时为采收适期。在采收之前,应喷一次细水,以保持菌盖新鲜。  相似文献   

5.
卢芳俨 《现代园艺》2014,(19):35-36
茎用莴苣的品种因素、肥水管理不当、气候冷热不均、硼元素缺乏和采收期过晚等原因造成莴苣茎裂。通过总结生产实践经验,采取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水旱轮作、培育优质苗、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预防茎裂与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1 采收期的确定 李果采收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果实的成熟度、用途、贮藏方法、运输距离和方式及市场需要、气候条件等方面。李果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熟,其特征是绿色逐渐减退,显出品种的固有性状,大部分品种的果面有果粉,有的有明显的果点,肉质稍变软。红色品种在果实着色50%左右时为硬熟期,80%~90%时为半软期,果实呈淡黄绿时为半软熟期。李果采收必须适时,采收过早风味不佳;  相似文献   

7.
玉林市秋延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劲 《长江蔬菜》2016,(11):35-36
结合玉林市气候特点,开展了秋延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试验与研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避雨设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秋延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玉林市辣椒生产中采用避雨栽培后,采收期比传统露地栽培提前10~15天,采收时间延长20~30天,在产量产值上均有大幅提高,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适时采收 据调查,当栗蓬呈黄色,蓬顶裂开呈“十”字形,栗果红褐色、有光泽即是适宜采收期。早熟品种一般在9月上旬成熟采收,晚熟品种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熟采收。  相似文献   

9.
矮生菜豆豆荚发育及品质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生菜豆豆荚发育及品质形成的研究岳青,苗如意(山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太原030031)矮生菜豆生长期短、上市早、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品质受品种、采收期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过早采收产量下降、采收过晚品质较差。适时采收,对于提高产量、增进品质、增加土地复种...  相似文献   

10.
余会康 《广西园艺》2005,16(3):30-31
古田县是福建省油柰的原产地 ,现有种植面积380 0 hm2 ,产量达 5万 t,产值 1亿多元。2 0 0 3年 4月在油柰红蜘蛛在古田的湖滨、松吉、凤埔、大桥、吉巷等乡镇果园普遍发生危害 ,到 6月份已暴发成严重虫灾。本文通过对红蜘蛛大发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 ,分析其发生的气候成因 ,为今后相似年份红蜘蛛的防治提供参考。1 油柰红蜘蛛的发生规律1 .1 生活习性根据古田县植保植检站调查发现 ,发生在柰树上的红蜘蛛为山楂叶螨 (学名 :Tetranychusviennensis) [1] ,又称山楂红蜘蛛 ,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 ,体长 0 .6~ 0 .7mm,初为红色后变暗红色 ,…  相似文献   

11.
<正>1适时采收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一般而言,早熟品种一般在盛花期后100天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12.
1 适时采收,碘化淀粉指数在80%左右为最佳时期 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  相似文献   

13.
正苹果除袋至采收期也是补钙、增色、防日灼、控病虫,保证果实品质的重要时期。以下,我们基于对宝鸡市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等地区的生产调查和技术实践,总结了苹果除袋至采收期不能忽视的七个常见问题,希望对果农朋友有所帮助。1适时除袋苹果成熟着色期应适时除袋,以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在实际生产中,一些果农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有早除袋、早采收现象,造成部分果园除袋  相似文献   

14.
三、防止虎皮病发生的措施(一)适时采收综上所述,早采和成熟度不足是虎皮病的重要病因,在按排采收期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适时采收。但不可因为成熟度越高、着色度越高,虎皮病的发病率越低,就片面地要求晚采。因为虽然早采能使果实着色不  相似文献   

15.
李绍木  解思泌 《食用菌》1993,15(1):39-40
关于猴头菇子实体的采收适期问题,生产者有争议。实践表明,没有具体的形态标准也不易掌握适时采收。为此,我们对猴头菇子实体的采收适期进行了研究,根据子实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变化以及营养含量测定,提出了猴头菇子实体的最适采收期。  相似文献   

16.
用于贮藏的柑桔果实应适时采收。实践证明,柑桔不同采收期影响贮藏效果。过早采收,果实营养物质积累不足,果小、酸多、糖少,果汁率低,而且果皮结构幼嫩,保护组织发育不够健全,保水能力差,果实生活力强,呼吸代谢旺盛,消耗底物多,对产量、品质及贮藏均不利。待果实充分成熟采摘,则因果实接近衰老,含酸低,贮藏寿命短,烂果率高。为了探讨三明市温州蜜柑贮藏成熟度的指标,订出适时采收的标准,进一步提高温州蜜柑贮藏保鲜效果,在1980—81年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又连续进行了两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1 适时采收 若采收过早,则果硬酸浓、无香皮皱,即便经过后熟让肉质变软,但品质仍差。采收太晚,果心发硬,皮会木质化,香味也较逊色。适宜的采收期为花后125~135天,一般在9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18.
陈煜  余春仁 《福建果树》1996,(4):61-61,60
油柰吸果夜蛾的综合防治效果陈煜(闽侯监狱白砂农场)余春仁(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近年来,油柰生产在我省发展迅猛,市场销路良好,供不应求,但油柰生产中出现了吸果夜蛾严重危害的问题,造成大量落果、.烂果,大大地影响了产量。我场于1991年开发山地种植(11...  相似文献   

19.
程洪花 《蔬菜》2009,(8):28
一、适时采收   香菇的采收要坚持先熟先采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子实体已八成熟,为最佳采收期,采菇应在晴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永福县近年来气候反常多变,在秋番茄种植前期常受高温影响、生长不利,中后期易因多雨导致裂果、斑果,后期易受霜冻等自然灾害,出现种植季节推迟、采收期缩短等问题。采用避雨避霜栽培技术,可以适时提早种植,延长采收期,提高秋番茄产量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