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陈璋 《花木盆景》2008,(4):10-11
大花蕙兰又名喜姆比兰、新美娘兰,系兰科兰属复茎类半附生兰。大花蒽兰的原生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高山上,现栽培的园艺品种均为这些原生种的杂交后代。大花蕙兰性喜高温、潮湿、半阴、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忌强光照射和基质积水,喜大肥。生长适温为25℃~32℃,越冬温度不能低于10℃。栽培大花蕙兰需用漏空花盆栽培或木框吊栽,以蕨根、树皮、苔藓、火山石等为栽培基质,也可用疏松的泥炭土或草炭土栽培,花期外加套盆入室观赏。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对几种花卉组培苗移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试验通过对卡特兰、大花蕙兰、紫罗兰、新几内亚凤仙、捕蝇草、长寿花的组培苗移栽到不同的基质中,比较其成活率和长势,以期筛选出适宜各种花卉组培苗移栽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卡特兰组培苗最适宜移栽的基质为1/2苔藓 1/2砂子,移栽成活率高达100%;大花蕙兰组培苗最适宜移栽的基质为苔藓,移栽成活率达100%;非洲紫罗兰组培苗最适宜移栽的基质为蛭石,其成活率达到98%;新几内亚凤仙组培苗最适宜移栽的基质为1/2蛭石 1/2草炭,其移栽成活率为96.7%;捕蝇草组培苗最适宜移栽的基质为1/2椰绒 1/2珍珠岩,其移栽成活率达到100%;长寿花组培苗最适宜移栽的基质为1/3珍珠岩 2/3蛭石,其移栽成活率达到96.7%.  相似文献   

3.
赣北大花蕙兰设施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但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经过适当技术措施,在赣北温带条件下,可以成功地培育出开花植株。笔者通过3年的反复探索,在大花蕙兰的品种选择、栽培基质、成苗管理、催花技术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大花蕙兰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商洛野生蕙兰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玉米秸秆、锯末屑、菌渣、沙砾、兰石组合处理,以常规土壤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蕙兰新叶平均增殖数、叶绿素含量、叶片增长量及叶表面积增量等指标,研究几种栽培基质组合对商洛野生蕙兰生长效应的影响,以期探讨适合野生兰花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几种基质组合处理均能促进蕙兰叶片新叶增殖、叶片表面积增加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积累,有利于兰花地上部分生长发育,且基质主要成分作用效果为菌渣玉米秸秆锯末屑,基质辅料兰石优于沙砾,初步筛选出菌渣+兰石(体积比3∶1)基质组合较适宜商洛野生蕙兰栽培。  相似文献   

5.
混合基质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叶片生长量、单株鲜重、干重以及根系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处理2的表现最好,具体配比是:苔藓25%、泥炭50%、蛭石25%.  相似文献   

6.
大花蕙兰组培苗分别采用松树皮、水苔和泥炭土3种不同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松树皮和水苔移栽,平均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平均成活率明显高于泥炭土,水苔更有利于大花蕙兰组培苗初期生长;组培苗移栽管护1年后,水苔基质换成松树皮基质,有利于大花蕙兰苗木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菌糠为基本栽培基质,将其分别与土壤、煤渣和珍珠岩等混合,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萎蔫率大小依次为T3相似文献   

8.
以二年生"都克"越橘苗木为试材,采用CIRS-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指标与LA2400扫描仪扫描根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越橘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越橘基质栽培中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在泥炭藓∶草炭∶珍珠岩=2∶1∶1、椰糠∶草炭∶珍珠岩=2∶1∶1、苔藓∶草炭∶珍珠岩=2∶1∶1这3种基质下植株生长发育较好,光合作用较强,其中泥炭藓∶草炭∶珍珠岩=2∶1∶1基质效果最好;秸秆∶草炭∶珍珠岩=2∶1∶1、松针∶草炭∶珍珠岩=2∶1∶1效果较差,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弃物的屋顶绿化基质选择与植物适应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谭庆  陈法志 《北方园艺》2010,(10):114-116
为了给屋顶绿化基质提供轻型、价廉的新型材料,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粉煤灰、煤渣、秸秆与园林废弃物作为基质组成的4成分,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各因素的配比。结果表明:9种基质,测定各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并分别在各基质中扦插景天属植物,观测分析插条的成活率、生根率与平均生根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最优化的基质配比类型有3种,粉煤灰、煤渣、秸秆与园林废弃物的体积配比分别为1∶1∶1∶1、1∶2∶2∶2与2∶1∶2∶1。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温室内采用细锯末、苔藓、蛭石、松树皮配制成10种不同的栽培基质,栽培60 d后统计成活率;120 d后测定铁皮石斛苗在各基质中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60 d时成活率达93.30%,植株高度达2.85 cm;移栽120 d后试管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平均株高12.49 cm、发根数量为8条、最长根系为3.49 cm,平均茎粗为0.93 cm、平均萌芽数为3个,且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为当地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松树皮、锯末等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设施内栽培土壤问题,利用农业有机物料基质进行设施黄瓜全营养栽培基质配方应用效果比较。以津早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发酵腐熟的牛粪、玉米秸秆、炉渣和稻壳作为基础物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尿素和硫酸钾复配成5种不同配方,以土壤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黄瓜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S1T4(V(基础物料)∶V(蚯蚓粪)=2∶1,m(尿素)∶m(硫酸钾)=0∶0)和配方S1T5(V(基础物料)∶V(蚯蚓粪)=2∶1,m(尿素)∶m(硫酸钾)=1.9∶0.55)处理的黄瓜植株长势良好,果实品质好、产量高,基质理化性状良好。2种基质配方可以同时实现全生产季只浇水、免追肥,二者均为设施黄瓜全营养基质栽培的适宜配方;配方S1T3(V(基础物料)∶V(蚯蚓粪)=3∶1,m(尿素)∶m(硫酸钾)=2∶0.27)的各个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不适宜作为黄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2.
选择生长健壮的3~4年生大花蕙兰苗,于海拔900m以上地区,利用昼夜温差,白天最高气温不超过32℃,夜间最低温度达18℃,对大花蕙兰进行催花。栽培基质采用碎石和松树皮,采用遮光率65%~70%遮阳网,浇水应浇透,做到见干见湿。催花期间采用高磷花多多肥料(N-P-K比例为10-30-20)进行喷施,促进花芽分化和生长。注意防治炭疽病、软腐病、红蜘蛛和介壳虫。  相似文献   

13.
以蕙兰为试材,研究了水苔、腐叶土、兰花专用植料(火山石:植金石:富贵兰石=3:3.5:3.5)、碎砖屑、自配基质(腐叶土:兰花土:蛭石=5:5:1)5种栽培基质对蕙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花专用植料为理想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4.
大花蕙兰温室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花葱兰的温室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栽培基质、水、肥以及病虫害等方面,对大花蕙兰的温室管理进行了讨论,并对其管理过程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大花蕙兰‘爱神’♀×虎雪兰‘霞光’♂杂交组培苗为试材,用不同配比的LED光质进行照射,生长一段时间后,对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研究LED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对该种兰花杂交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LED光源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RBW(红∶蓝∶白)为6∶1∶1处理下,该兰花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为1.224 5、0.738 1、0.144 6mg/g;而2RB(红∶蓝)为2∶1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各色素含量分别为0.678 1、0.401 0、0.079 1mg/g。红蓝白复合光最有利于大花蕙兰‘爱神’♀×虎雪兰‘霞光’♂杂交组培苗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以1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基质,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绿素的生长变化,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其次依次为T3、T6、T2、T5、T4和T7,综合草炭资源有限等因素,T3更适宜作为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秋海棠的优良栽培基质及草坪草的修剪废弃物替代泥炭作为基质的可能性,以栽培广泛的四季秋海棠幼苗为试材,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栽培大棚中进行盆栽试验。分别选用T1(泥炭∶珍珠岩=1∶1)、T2(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T3(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4(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5(草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6(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7(蛭石∶珍珠岩∶松树皮=1∶1∶1)和T8(蛭石∶珍珠岩∶松树皮=2∶1∶1)8种混合基质,比较四季秋海棠的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四季秋海棠在8种栽培基质中,上盆后30~60d时茎均显著增大,60~90d时株高、叶数和叶面积增加最多。最佳综合表现为T6处理,在该基质中,分枝数、叶片厚度、开花数、地上部分鲜干质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最大。综合评价分析,基质用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替换泥炭,可满足四季秋海棠生长,因此,修剪后的草坪草废弃物可替换泥炭用于秋海棠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
墨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种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墨兰与大花蕙兰进行种间杂交, 成功获得了5 个组合的杂种原球茎和植株。墨兰×大花蕙兰及大花蕙兰×墨兰, 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以墨兰×大花蕙兰的杂种原球茎为材料, 通过L9 (34 ) 正交设计研究了NH4NO3 、KH2 PO4 、6-BA 和NAA 等因素对杂种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发现NAA 对原球茎的增殖影响不大, NH4NO3 1650 mg·L-1 (MS 正常浓度水平) , 提高KH2PO4 浓度(170~850 mg·L-1 ) 和6-BA 浓度(1~10 mg·L -1) 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9 个培养基中以MS + NH4NO3 1650 mg·L -1 + KH2PO4340 mg·L -1 + 6BA 10 mg·L -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德瑞特11”黄瓜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基质种类A1(草炭∶珍珠岩∶蛭石=4∶1∶1)、A2(细沙∶椰糠=1∶1)、A3(细沙)、CK(园土)和基质覆盖方式W1(地膜覆盖)、W2(苯板覆盖)对黄瓜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设施蔬菜基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质栽培下黄瓜的各监测指标均优于土培对照处理;W1A2处理下的黄瓜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结果中期的叶片SPAD值及地上部分干鲜质量均表现最佳;W2A2处理下的黄瓜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表现优于其它处理;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W1A2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W2A2处理次之。因此综合分析来看,栽培基质为细沙∶椰糠=1∶1,覆盖方式为苯板覆盖时对黄瓜的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伍爱萍  李汉文  江南 《花卉》2016,(19):36-39
正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为兰科(O 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是多年来全国销量最大的年宵花卉之一。垂花型大花蕙兰小花数多,花枝垂吊于植株之下,更能突显花枝的美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垂花型大花蕙兰花枝下垂,运输占用的空间较大,从云南、四川等高海拔地区培植后运送到低海拔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销售运输费用较高,损耗较大。因此,研究适合在低海拔地区栽培垂花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