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胡麻新品种内亚油1号和内亚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麻即油用型亚麻,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冷凉、干旱地区的食用油源作物。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胡麻品种油脂中均含有较多的亚麻酸,因此胡麻油也是工业用的干性油。新品种内亚7号是高亚麻酸含量的胡麻品种,而内亚油1号则是高亚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的新型胡麻品种。  相似文献   

2.
米糠含有15%~18%的油脂,米糠油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比例大约为1:1,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油酸与亚油酸最佳比例,是国际上公认的健康营养油。同时,米糠油含有较多的类脂质,主要有维生素E、谷维素、谷甾醇和其他植物甾醇,有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多年来,相关学者为稳定米糠品质,提高制油得率,进行大量的应用研究。其中,挤压膨化方法作为米糠制油的前处理工艺,是目前米糠稳定保鲜和提高制油得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加入不同浓度油橄榄叶粗提取物的油脂在储存期的过氧化值、酸价、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的变化,判断油脂的酸败程度,为延长油脂的保质期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油脂中加入的油橄榄叶粗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增加较慢,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其中,加入15%油橄榄叶粗提取物的样品,由于油橄榄叶粗提取物中有抗氧化活性物质与油脂反应使过氧化值和酸价增长速度减慢,第30天其酸价增长为0.02%,酸价值增长为0.03 mg/g,油橄榄叶粗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浸出法制取植物油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经过中小型榨油机压榨取油脂后的各种油料枯饼,如菜籽饼(枯)、茶籽饼(枯)、棉籽饼、花生饼及米糠、大豆等油料饼中,仍然残留7%~12%的油脂,这部分油脂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非常可惜。现在,浸出法制油高效设备可解决这一难题。1.浸出法制油技术及装备浸出法制取油脂是一种与压榨取油法完全不同的制油方法。它是以溶剂同饼粕在适当温度下完全混合接触,溶剂将溶料饼中所含油脂溶解出来。这种油脂制取方法是大中型油脂工厂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与压榨取油法比较,具有出油率高、生产率高、加工成本较低、劳动强度较小,且所得…  相似文献   

5.
以亚麻籽油、大豆油、菜籽油与葵花籽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并测定其不同时间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同步荧光光谱及荧光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植物油不同温度下的同步荧光光谱峰变化主要集中在300~415 nm内,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存在波动现象;在50℃和150℃加热氧化条件下,300,330,375,415 nm这4个峰都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二维相关分析表明,这4个峰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不同,不同油变化差异较大;同种油在不同温度下,4个峰的波动情况、相互关系、变化速率均有明显差异。这些峰的变化与油脂氧化过程中荧光物质和油脂氧化程度的变化有关,可以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变化特性作为监控油脂氧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程树维 《粮食储藏》2007,36(6):27-30
探讨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脂中磷脂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评估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对磷脂含量为0.334%的油脂样品,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0%.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由标准曲线查磷量、总重复性测定.  相似文献   

7.
含水量及磷脂含量对菜籽油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表明,一定含水量对油脂氧化酸败具抑制作用,储存过滤毛菜油含水量控制在0.2~0.3%为宜;含水量0.12%左右,毛菜油中磷脂具较好抗氧化作用,磷脂含量高毛菜籽油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近儿年来,国内外的菜油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油菜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目前菜油产量在我国植物油中占居首位。随着菜油生产的大力发展,菜油的贮存量逐年增加,保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是菜油是较难长期贮存的一种食油,尤其是高芥酸的菜油更难长期保管。毛菜油又因含磷脂较多,容易酸败变质,其质量不如茶油稳定,未经脱磷的毛油颜色、气味将随贮存日久而变差。所以如何延长菜油的贮存时间,防止菜油的酸败变质、以达到安全贮存的目的是当前油脂科技的一个重要工作。食油酸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引起的,如何延缓菜油自动氧化仍是防止菜油酸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引言浸出法制油是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制油方法。在我国已基本上达到了普及。随着浸出工艺的发展,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食品污染,为浸出工艺提供测定数据,把好质量关,浸出油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过去的闪点法,折光指数法,检气管法都难以准确测得浸出油中残存的微量溶剂。所以,灵敏度高的气相  相似文献   

10.
一、磷脂测定的意义和方法比较磷脂含量是鉴定油品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在现行国内标准中仍沿用加热试验的综合考查方法,其结果用文字表述。随着油脂精加工和名特油品的发展需要,和以往各流转环节中评定磷脂含量给工作中带来的不便,此种方法显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对测定磷脂的方法报导较多,但适合我国现有检测水平,满足生产上广泛应用且较为理想的方法还未见定论。故此我们选择了丙酮不溶物水化离心法、丙酮不溶物水化过滤法、钼兰氢醌显色分光光度法,及我室参照磷化氢测定原理,用高锰酸钾将磷氧化后以氯化亚锡将钼酸铵还原为钼兰显色  相似文献   

11.
油脂是植物体内最高能量物质的贮藏形式,为人类提供热量及一些必需脂肪酸,也可以替代石油作为原料用于化工或生物燃料。油脂是植物种子重要的储藏物质,其积累水平与种子的发育密切相关。研究已发现多种转录因子在影响种子发育的同时,对油脂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如WRI1(WRINKLED1)、FUS3(FUSCA3)、ABI3(ABSCISIC ACID INSENSITIVE3)、LEC2(Leafy cotyledon 2)、LEC1和L1L(LEC1-like)等。本综述系统阐述了不同类别的转录因子在油脂代谢调控中的功能及其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91,13(1):22-25
茶叶吸附花香而成为花茶。从理论上说,制茶吸附是给茶叶加香调味,其目的是为了冲泡饮用时,解脱出香味给人们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脱附是吸附的逆反过程,有吸附必有脱附,两者同时存在。在制茶中有以吸附为主的工艺技术,如窨花、熏焙等;也有以脱附为主的作业,如干燥复火,其作用脱水的同时脱香。有的脱香是制茶的需要,如去除异杂气味;有的脱香不利制茶品质,如窨制花茶流程中的窨坯复火,使经过加香调味的茶坯脱香,造成经济上损失。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油莎豆是多年生草本油料作物,原产于非洲,后经引进陆续进入我国部分地区。油莎豆一般都是生吃或者制成休闲食品。油莎豆含油量较高,可用于制油,也可以用于糖酒工业,其剩渣可用来做饲料,其茎叶是制造业和编织的好材料,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但是,我国对油莎豆并不熟悉,甚至很多民众还不知道此为何物,所以对油莎豆进行推广和知识普及很有必要的。而且现我国油莎豆制品种类较少,目前仅有油莎豆油较为常见,因此具有很大的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4.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从合肥市不同餐馆采集到的若干油样与市售食用植物油中的极性成分(PC)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潲水油及部分精炼油样在薄层色谱上有明显拖尾现象,而食用植物油和另外一些油样则没有,可知伪劣油脂中极性化合物(如醛、酮类化合物等)百分含量远大于非伪劣油脂,而且其中潲水毛油、地沟油、精炼油所占百分含量分别为19.67%,9.00%,20.00%。研究用薄层色谱法来鉴别伪劣油脂,可作为伪劣油脂与合格食用油的快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亚麻籽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亚麻是山西省高寒山区的主要油用作物之一。亚麻籽含油率达到42%,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主要脂肪酸组成的91%,其中,ω-3脂肪酸含量高达49%,比其他油用作物含量高7倍~50倍。ω-3脂肪酸营养油具有预防冠心病、心脑血管病,降低胆固醇,抗血栓,降血压,提高动脉系统柔性的功能,极具开发价值。ω-3脂肪酸营养油是在常规油脂加工工艺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工艺的改进,使产品中α-亚麻酸的含量较传统工艺提高了38.9%。  相似文献   

16.
前言挂面在储藏期间容易发生氧化与酸败。特别是(?)变所形成的氧化物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微效应。据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研究者验证:脂肪氧化含有过氧化氩和过氧化醛酮类等物质,不仅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毒。为了防止挂面(?)变。我们在进行《挂面中添加抗氧化剂的筛选》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 BHT 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加入“回机面”的挂面耐储性也进行了探讨。BHT 是食品添加剂中抗氧化效果较好、使用安全、价格低廉的一种抗氧化剂。BHT 的化学名称是二丁基羟基甲苯。纯品为白色或无色的结晶,无味、无臭,熔点69.5~71.5℃,纯品为69.7℃,沸点265℃(在760毫米水银柱时)。不溶于水和甘油,但在很多溶剂中能充分溶解。对热相当稳定,与金属离子反应不会着色。抗氧化作用较强,对人畜毒性很低,它的半致死剂量 LD_(50)=1.7~1.79克/公斤体重。它广泛地应用于精炼菜油、鱼肝油、维生素油类和奶油中,可延长油脂的储存期。加在干鱼制品、油炸食品、饼干、速煮面、干制食品以及动物饲料中均可防止氧化与酸败。BHT 作为食品添加剂防止油脂氧化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如日本允许标准为0.2g/kg 油以下;法国为0.1g/kg 油。意大利为0.3g/kg 油,荷兰,瑞典均为0.1g/kg 油。我国规定为0.2g/kg 油。在挂面试验中使用的剂量是以面粉的脂肪含量为2.41%作基础,按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法规定的0.29/公斤油脂的使用标准进行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陕北红枣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本试验选取狗头枣和木枣为研究对象。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枣皮和果肉中的三萜类物质,体外试验法评价红枣中各类三萜提取液对DPPH·和双氧水的清除能力。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总三萜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狗头枣枣皮三萜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为0.148 mg/g,木枣果肉总三萜含量最低,为0.136 mg/g。参试红枣品种中提取的三萜类物质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红枣三萜类物质含量与各抗氧化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为陕北红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分是组成粮食的重要物质,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灰分等是构成粮油及其制品的基本物质。在小麦制粉、碾米、油脂制取中都需要对物料的水分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物料平衡的计算,保证足够的出品率和产品质量;在面包、面条、饼干等食品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成品中水分的含量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水分高低还影响着粮油的储藏稳定性,粮食、油料籽粒中水分超过临界水分,将引起生命活动加强,消耗籽粒中储存的  相似文献   

19.
潲水油一直关系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的检测潲水油将关系到消费者食用油脂的安全性。基于该问题,根据潲水油主要来源于餐桌往往会有动物脂肪混入,在油脂净化过程中会残留少量的胆固醇,从而可以有效的鉴别植物油脂中是否非法添加了潲水油。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潲水油中的胆固醇,由于植物油中含有的甾醇干扰,紫外分光光度的方法无法准确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将甾醇和胆固醇测底分离,可以准确的测定植物油脂中的胆固醇含量,具体条件为:C18色谱柱,100%甲醇洗脱,在205nm紫外检测。样品处理:油脂中30mL无水乙醇、10mL氢氧化钾于70℃水浴皂化1h,然后用石油醚提取,浓缩,检测。在该条件下回收率达到75%以上,当植物油中胆固醇含量大于0.35g/L可以进行准确定量。采用该法进行盲测可以准确判断出模拟潲水油,对市场上的植物油样采集进行测定,发现有两种油中含有微量的胆固醇。  相似文献   

20.
大豆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大豆油脚是大豆生产豆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油脚为主要原料加工粉末磷脂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但是国产粉末磷脂的杂质含量较高,限制了粉末磷脂的应用,使其很难应用于高档食品及医疗保健品中。采用2种溶剂和2次浸出的方法,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一次浸出的工艺参数为己烷和油脚的溶剂比5,75℃的条件下浸出12 h;二次浸出的工艺参数为萃取次数3次,萃取时间20 min,溶剂比10,萃取温度20℃。试验证明,新工艺降低了粉末磷脂的杂质,由原来传统工艺的乙醚不溶物含量1%以上降到了现在的0.09%左右,拓宽了粉末磷脂的应用范围,进而增加了粉末磷脂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