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崔铭伟  曹学文 《油气储运》2012,31(7):486-490,93
以X42~X100钢级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缺陷管道评价规范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具有腐蚀缺陷管道的失效压力。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ASME B31G规范计算误差大且分布不稳定,修正的ASME B31G规范计算结果虽然有所改进,但计算误差仍然较大;BS7910、DNV-RP-F101和PCORRC规范更适合X60以上中高强度钢级管道的评价;与上述评价规范的计算结果相比,非线性有限元法在研究钢级范围内的计算误差小且分布稳定。  相似文献   

2.
魏斯钊  崔铭伟  曹学文 《油气储运》2014,(11):1211-1217
针对管道局部腐蚀导致的失效事故越来越多,而国际上尚无适用于局部腐蚀油气管道失效压力分析评价方法的问题,验证了非线性有限元法评价局部腐蚀的可靠性,运用该方法分析了局部腐蚀半径及局部腐蚀深度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借鉴平板加强筋强化理论,以数值模拟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局部腐蚀油气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与B31G(修订版)、DNV-RP-F101以及新近开发的PCORRC为代表的评价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拟合得到的局部腐蚀油气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误差小,且误差分布均匀,可以满足局部腐蚀油气管道失效压力的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管道含缺陷而“带病”服役的问题,回顾了国内外对含缺陷管道的安全评定准则,总结出ASME B31G、API RP 579、DNVRP-101、PCORRC评价准则和SY/T 6477-2000评价准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ASME B31G评价准则和API 579评价准则相对比较保守,而基于ASME B31G修改后的几种评价准则准确度有很大改善;DNV RP-F101评价准则和PCORRC评价准则适用于中高强度等级的含缺陷管道评定.建议在具体评定过程中,根据实际工况选用评价结果相对准确和计算简单的评价准则,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目前常用的评价准则进行修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准则.同时建议对一些复杂结构缺陷和多种载荷耦合的含缺陷管道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参8)  相似文献   

4.
腐蚀导致在役管道强度降低,运营者必须确定当前腐蚀缺陷下管道是否可以继续服役,目前可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B31G和API 579系列。介绍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根据各自的基本假设导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的评价公式,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通常认为过于保守的B31G的保守性比API 579低的重要结论。建议在单一荷载和简单缺陷形状下,按B31G进行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原油管道外腐蚀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解析法评估腐蚀管道失效风险的方法,根据ASME B 31 G和DNV等规范建立了腐蚀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结合国外管道事故统计结果,应用伯努利能量方程建立了后果评价模型,论述了建立风险可接受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腐蚀规范对相互影响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含有相互影响双腐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研究了双腐蚀环向间距、轴向间距对分别具有相同长度、深度的相互影响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腐蚀缺陷的环向间距对其相互作用影响不大,工程上可以忽略;当双腐蚀缺陷的轴向间距超过一定数值时,双腐蚀缺陷的相互作用消失;在一定的轴向间距范围内,双腐蚀缺陷相互作用随其轴向间距的变化呈对数关系变化。研究结果证实了采用基于塑性失效准则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研究双轴向缺陷腐蚀管道的剩余强度问题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党学博 《油气储运》2011,30(7):486-489,493,473
腐蚀是引起海底管道破坏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海底管道腐蚀量进行测量和预测,是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ASME B31G,推导了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同时发生时海底管道的极限内压计算公式。将局部腐蚀简化为沿轴向分布的矩形缺陷,利用灰色模型分别预测管道内的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并根据预测结果计算出管道的极限内压和剩余寿命。鉴于局部腐蚀对管道强度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只分析了沿轴向分布的两个局部腐蚀对极限内压的影响,对于腐蚀宽度、环向分布以及多个腐蚀坑相互影响等更复杂的情况尚需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腐蚀是造成海底管道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预测海底管道的腐蚀剩余强度是评估海底管道完整性及后续服役能力的关键。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含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剩余强度分析模型,预测管道的剩余强度,并探究了外腐蚀缺陷的深度、长度、宽度对剩余强度的影响。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建立海底管道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并以有限元分析获得的114组计算结果作为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以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含外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剩余强度,将模型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海底管道外腐蚀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图7,表1,参22)  相似文献   

9.
气液两相流管道广泛存在于油气开采和集输过程中,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在所有失效类型中,内腐蚀缺陷是造成气液两相流管道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将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与结构可靠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进行内腐蚀失效概率计算:针对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征,采用流体相平衡模型、气液两相流模型及腐蚀速率预测模型,计算气液两相流管道在不同流型下的内腐蚀速率;基于ASME B31G-1991《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中推荐的腐蚀缺陷极限状态方程,考虑管道运行和制造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结合腐蚀速率计算结果,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管道发生小孔泄漏和爆裂的失效概率。将提出的内腐蚀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应用于某气液两相流管道,结果表明当缺乏有效的内检测数据或实际管输工艺发生变化时,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失效概率,保障油气管道输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管道缺陷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油气的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可能引发输送管道爆炸、燃烧、中毒等重大事故,使生产和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腐蚀缺陷是引起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检测到管道存在腐蚀缺陷时,就需要使用评估的方法确定它的严重程度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这也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介绍了管道缺陷评估所使用的ASME B 31G、RSTRENG、RPF-101等标准;提出了各种标准的选择及适用性以及评估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等。  相似文献   

11.
柴业森  石永春 《油气储运》1999,18(11):38-41
在对影响管道运行可靠性和整体性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由腐蚀原因造成管道事故的评价方法,指出应用B31G及其修正系数可较准确地确定腐蚀管段的允许安全强度,采用电化学腐蚀理论可成功解决预测泄漏时间,腐蚀速率和剩余使用寿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得到了一种可计算腐蚀管道剩余强度和最大允许注水压力的新神经网络.通过实例分析,将7种常用规范和改进的遗传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剩余强度和最大允许注水压力相差较大,Wes 2805-97规范、ASMEB31G规范、CVDA-84规范、Irwin断裂力学方法等都比J积分方法的剩余强度和最大允许注水压力偏大;Burdiken和DM断裂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剩余强度和最大允许注水压力比J积分偏小;J积分方法和基于J积分方法的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方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比较适中,可以认为是计算管道剩余强度和最大允许注水压力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东黄老线剩余强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是管道腐蚀与防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东黄老线为例,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对管道剩余强度的两种评价方法,以及该评价方法在东黄老线停输封存后再启输中的应用。通过该评价方法对管道运行压力的分析计算,确定了东黄老线的剩余强度,为合理制定东黄老线安全工艺运行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应用为今后在役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腐蚀管道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翁永基 《油气储运》2003,22(6):1-13
参照国内外标准,腐蚀管道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结构可以分为可靠性评价、风险评价和完整性管理三个层次。与原管道相比,腐蚀管道的可靠性下降,其下降程度取决于缺陷的性质和分类。对于裂纹缺陷和体积缺陷,分别以材料强度指标和壁厚指标为门槛值进行评价,以获得和管道失效率有关的信息。风险评价是在可靠性评价基础上结合失效后果的综合评价,可以准确判断整条管道最危险的管段和确定最具威胁的失效原因,是有重点地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依据。介绍了管道风险评价的目标、内容和准则,给出了用打分法和危险矩阵法获得管道风险值(等级)的实例,并给出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本框架、内容和方法,重点讨论了腐蚀管道的完整性检测、评价方法和再评价周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外油气管道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和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富绪 《油气储运》2001,20(1):54-56
论述了管道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和评估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对管道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和评估理论,提出了应该把对管道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工作作为管道运行和技术维护这一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四川输气管道的腐蚀坑深分布符合Gumbel第一类概率分布规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管道可能存在的最大蚀坑深度。研制出的"最大腐蚀坑深预测软件",消除了用概率纸作图的弊端,所得数值具有唯一性,可信度高。以四川某输气管道的开挖检测数据为例,利用"最大腐蚀坑深预测软件"计算出可能存在的最大蚀坑,并将预测结果同该输气管道的漏磁检测数据及修补时的验证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ASME B 31G规范把腐蚀剖面曲线简化成矩形或抛物线,而实际的腐蚀剖面曲线十分复杂,在对腐蚀曲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腐蚀曲线简化成4次样条函数,进而计算缺陷剖面投影面积,并用此面积修正了B 31G公式.通过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