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根毛变形试验(Had)为检测手段,对刺槐(Robinuapseudoacacia)与刺槐根瘤菌共生过程中的信号识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刺槐种子浸提物诱导后,刺槐根瘤菌野生型菌株8711能够产生结瘤因子(NodFactor).该结瘤因子能诱导刺槐根毛发生变形,且变形情况与菌体正常侵染所引起的变化相同.因此,可以把刺槐根毛变形作为检测结瘤因子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系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L.)落叶乔木,是华北、西北等地区良好的用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树种。刺槐木材质重而坚硬,抗压强度高,宜作矿柱材和桩材。其...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栽植的不同种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根瘤进行了的分离,获得57株根瘤菌,并对其中酶切有差异的30株进行耐酸碱、耐盐、耐高低温及耐抗生素的抗逆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刺槐根瘤菌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3.3%株刺槐根瘤菌能在5%盐浓度的YMA培养基上生长,83.3%株刺槐根瘤菌能在pH值12.0的碱性YMA培养基上生长,66.7%株刺槐根瘤菌能在37℃下生长,56.7%的刺槐根瘤菌对50μg/mL的氨苄青霉素有抗性。试验筛选出了11株耐酸碱能力较强的刺槐根瘤菌他们均能耐受盐浓度为4%的盐环境和pH值为12.0的碱性环境。这些抗逆性强的菌株为改善盐碱地的刺槐健康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刺槐皮下接试验初报周在敏,宋洪兰,张玉岩(瓦房店市林业局116300)毛刺愧(RobiniahisPida),又称红花刺槐,属蝶形花科刺槐属,小乔木,枝条表面具棕褐色短刺刚毛,腋生总状花序,花冠紫红色。花形大,花期略晚,花期长,微有香气,是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刺槐根瘤形成过程中传递细胞的功能作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接种根瘤菌的刺槐幼苗其鲜重、干重均高于同期培养的未接菌的刺槐苗。接菌刺槐幼苗的含水率也略高于同期未接菌的刺槐幼苗,但差异不显著。作元素分析,同一时期接种根瘤菌的刺槐幼苗根段磷、钾、镁、铁、锰、锌各元素含量均高于未接菌的对照刺槐苗。  相似文献   

6.
刺槐薪炭林平茬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薪炭林平茬技术的研究贾斌,郭瑛伟,田文明,张洪生,刘金声(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110Q32)(本溪市林业局)(喀左县林业局)(辽宁省林业厅)刺槐(Robi。。lapse。。doacaciaL.)属H科阔叶落叶乔木树种,是辽宁省薪炭林的主栽树种,...  相似文献   

7.
山地刺槐人工林更新试验报告许景伟(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王德安(临朐县沂山林场)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是山东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通常采用的更新方法主要是萌芽和根蘖更新,这2种方法都具有施工容易,投入少,幼林前期...  相似文献   

8.
23种竹子叶片表皮微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隶属大节竹Idosasa、唐竹属Sinobambusa、酸竹属Acidosasa共23个竹种的叶表皮微形态,发现其表皮特征,尤其是下表皮气孔上方乳突的排列类型和钩毛的类型有重要的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剌槐是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刺槐属(Nobjniapseudodacacja)的一个人工培育树种,四倍体刺槐因其染色体为40条(普通刺槐为20条)而得名,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田亭教授于1997年从韩国引进的树种。  相似文献   

10.
从蝶形花科固氮树种刺槐和紫穗槐根瘤中分离得到6株根瘤菌,它们都具有根瘤菌典型的型态特征。回接鉴定表明、6株菌对其各自宿主的幼根均具有侵染能力,使宿主结瘤。刺槐根瘤固氮活力达1.11×10~(?)mol/克鲜重·h。试验证实其确属根瘤菌。  相似文献   

11.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3.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5.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之一———甘南县音河镇 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村的农林复合系统进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及类斑丰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地块平整规范的兴全村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 ,优势度较高 ,地块复杂的山湾村则与之相反 ,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 ,兴建村介于 2村之间 ;而从树种景观类型上分析兴全村较山湾和兴建 2村丰富 ,特别是常绿树种类型则较其他 2村丰富 ,表明在景观宜人性、美学价值方面兴全村比其他 2村优越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