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改造、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功能分区入手,研究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湖泊游览区,其他分区均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娱乐休闲区人为干扰最为强烈,绿地斑块多而小,硬质铺装、建筑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也最大;湿地生态观赏区道路斑块密度最大;娱乐休闲区景观破碎度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文化展览区的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居第二位;湿地生态观赏区主要功能是保护湿地环境,并进行湿地生态科普宣传,其景观尽量保持原貌。不同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基本符合景观功能要求,斑块布局较合理。大龙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均做到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例,从植物景观、道路游线、景观构筑物与小品、解说系统等方面探讨环境教育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方式.结果表明:(1)大龙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资源较丰富,景观设计虽然在一些方面体现了环境教育,但还存在明显不足;(2)针对现存问题,可从亲水游线设计、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表达、景观构筑物与小品的材料及主题、解说系统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改进;(3)充分利用城市公园开展环境教育需要景观设计师、公园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的提出使得湿地的生态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然而关于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研究甚少。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以"以人为本"、"自然性"和"交互性"3个设计原则对海口市的凤翔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凤翔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营造的优点,人与地方文脉互动性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互动效果的结论,针对凤翔湿地公园的互动性设计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为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口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滨水景观是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城市景观组成部分。选取周口淮阳龙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要素、社会要素和景观要素三方面对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进行分析。在龙湖湿地滨水区域内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一套针对龙湖湿地的滨水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整隶属度为2,处于中等水平,其景观建设中较好的是人文景点的数量、空气质量等,较差的是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运动健身设施的设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注意季相搭配和色彩变化等优化建议,以期为龙湖湿地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其他相似地区的滨水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省飞龙湖湿地公园规划的项目背景、现状概况、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等进行阐述,以期对湿地公园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该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就龙湖湿地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沙家浜湿地公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功能与景观分区,彰显湿地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芦苇荡风光湿地景观格局与"幽、野、秀、古"的景观风貌,创造了生态系统稳定、旅游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湿地环境。同时,根据功能定位和现场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休憩娱乐和科普教育项目,保证该公园真正发挥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湿地、维持湿地的生态功能,对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龙湖湿地共有高等植物65科188属295种,其中草本类植物多样性较高,湿地植物和灌木多样性较低。从群落角度看,水生植物多样性较低,且群落层次也不丰富,具体表现为水生植物比较单一。尤其是挺水植物主要包括荷花和芦苇,其他植物不但种类较少,而且数量也少。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提升植物多样性、改善生境的建议,以期为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及保护措施,分析了当前淮阳龙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湿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阳慧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70-73,75
从开放式公园的性质出发,探讨了开放式公园的地位、作用与景观设计原则,并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节约型景观建构的理论,从西山坪农业公园立地自然资源条件入手,以规划和设计两个维度对其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依托和利用基址景观资源和地形山水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建筑和园路布局是实现节约型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和乡土材料,突出休闲农业园的景观特色,是实现节约型景观设计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该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可以指导创建地域特色显著、经济效益持久的节约型休闲农业园,也可以为风景园林其他相关领域节约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议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公园景观营造的问题提出景观营造的原则和思路,从丰富植物季相景观和植物景观营造的层次、加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丰富植物色相景观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指出今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要素,也是市民参与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区分公园内外的入口空间,是表现城市公园形象的展示地带及城市街景的重要节点,为此城市公园入口设计的好坏就至关重要。城市公园入口的打造离不开景观各个要素的配合,要解决现下城市公园入口存在的硬化过度、空间散乱、景观呆板等问题,需要在设计中更加强调植物的造景功能。笔者就植物在城市公园入口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寻求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森林公园的特点及应用3S技术的必要性;以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为例,分析了森林公园规划运用3S技术的技术路线,探索了3S技术在景区划分、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植物是公园主要的构景要素,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的配置非常重要,关系到一个公园的风格、特色、生态效益和吸引力。通过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原则的分析,探讨了西安兴庆宫公园的园林植物配置艺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现代社会模式,主题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必要进行主题公园景观表现的研究,探讨并总结主题公园景观表现的特色性。本文以秦皇岛"展园"设计方案为例,分析园林要素的景观表现及其在北方地区表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郝美彬 《农学学报》2020,10(3):70-75
文章旨在研究通过景观设计要素的提炼、运用打造园区特色景观入口的方法,突出园区特色,形成园区独特的景观入口,避免千篇一律。文章围绕沂南县布拉格香草庄园特色景观入口设计,分析沂南地方建筑特色、园区场地特征、园区主题文化及功能需求,通过灵活运用石、花、水、木等设计要素,提炼景观设计主题,从而打造与地方环境相契合、与园区特色相统一、功能配套完善的园区景观入口,形成具有园区鲜明特征的独特入口景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唐山市凤凰山公园改造与景观设计的阐述,分析探讨了唐山市凤凰山公园改造设计原理和景观布局。公园改造和扩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展示了凤凰山山体自然景观,形成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市中心区综合性公园。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是现代区域农业迅猛发展的产物,不仅展示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还作为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表对外展示其特色,其景观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景观特征的分析,树立园区特色形象。依据其景观特征,合理规划其功能分区,并运用其园区内景观元素个别特性,以达到园区内生产、科技研发、文化等示范性的最优质化与精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