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森林生态园不仅能够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的整体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有利于将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三明市沙县和西双版纳神秘谷两个森林生态园设计实践,初步探索出了森林生态园的设计方法,内容包括:确定森林生态园的建设目标;筛选和配置物种,构建森林生态系统;分地块进行设计说明;依照设计进行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投资概算与投资方式选择等。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生态园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产业模式,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生态园往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满足市民出游亲近自然的需求。黄泗浦生态园位于张家港市,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张家港市的"生态门户"及"城市绿肺"。生态园方案集合了几大景观模式:如市民广场、湿地岛、高尔夫球场、汽车营地、特色山庄、农业观光园等。分析了几种景观形式中的绿化,并对生态园绿化设计进行整体控制,以此作为研究生态园模式的切入点,从美观和实用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其绿化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要需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型农业应运而生。不同主题农业生态园各有其特点,苗圃基地在立足苗木生产的基础上,可兼顾休闲农业生态园的开发,而构建苗圃农业观光生态园的核心就是苗圃苗木的观赏性。以鄢陵县紫荆苗圃基地农业生态园为例,从主题定位与规划构思、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项目设计与道路系统优化等方面对鄢陵县紫荆苗圃提出了改造规划,以改善园区的整体景观,为其他小城镇农业生态园区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森林生态园不仅能够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的整体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有利于将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笥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三明市沙县和西双版纳神秘谷两个森林生态园设计实践,初步探索出了森林生态园的设计方法,内容包括;确定森林生态园的建设目标;筛选和配置物种,构建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选取保定市农业生态园部分区域,结合孩子的特点与需求,以农业资源为基底资源,遵循健康、生态、安全的规划理念,设计亲子游憩活动,以充分发挥生态园资源优势,打造集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情感交流为主体的亲子旅游区域,填补当前亲子旅游市场空白,促进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维系家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城市中心区域建成具有自然生态保育、生态教育、休闲、娱乐、文化传播等多项功能,并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反应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精神,更好地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功能景观区,设计者以营造城市生态绿洲为规划设计的目标,运用生态设计的原理,进行巴彦浩特生态园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7.
孙馨 《河北林业》2008,(3):88-89
一、概况 唐山市南湖城市生态园位于唐山市中心区南2公里处,总占地面积104.3公顷。此生态园是在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地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现已基本完成南湖高尔夫俱乐部、南湖生态园植物生态群落栽植、生态园主要道路建设、园内主要道路植物景观带建设及部分节点的建设等项目。其中,南湖城市生态园主环路宽7m,总长10.3km,是园内主要车行及人行通道。在起到联系各功能区的纽带作用的同时,又构成了整个生态园的基本骨架。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系统的景观规划,将为提高全园的景观效应及生态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杭"红古田"生态园规划设计调查,分析了景观资源特点与生态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湖二带三区四园"的"红古田"生态园总体布局方案和项目建设规划思路,旨为红色圣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生态园经营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园经营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国内现代农业生态园的经营管理和科技含量及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现代农业生态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态园已经成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随之出现了一些主题农业生态园。本文就农业生态园中以月季景观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园进行研究,探讨怎样合理有效的将月季主题景观应用到现代农业生态园中,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月季主题景观的特色,营造出更绿色和谐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公园是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化公园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文化环境。通过总结石家庄市石津灌渠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了生态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为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广州市龙洞公园的悠久历史和区位优势,其设计理念强调挖掘本土文化风韵、开发文化景观、延续生态脉络,在公园设计中包括用地布局、功能结构、景观特色、道路设计、绿地种植、生态工程等方面,均展示了地域文化、生态及艺术的大地景观。  相似文献   

13.
王朵 《广东园林》2006,28(1):50-54
介绍了在设计佛山文塔体育公园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协调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之间的矛盾,将设计理念与地域文化很好的融合,从而使具有历史保护意义的文化场所,被改建为自然生态的新兴城市体育公园。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吴川蛤岭村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从规划设计原则、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以乡村旅游为契机,通过对环境的适当改造及特色景观资源的整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创建多样化景观,营造集生态、景观、旅游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休闲家园。  相似文献   

15.
在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特色文化景观的营建是增加公园吸引力的重要元素,是营造公园标志性景点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体现森林文化是突出森林公园特色的基本条件,在森林公园营造特色文化景观的过程中,需要把森林文化与景观环境的营建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设计。在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小区特色景观营建的实例中,通过10个重要的特色文化景点营建,创建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能够增加公园的景观价值,提高公园的文化品味,吸引更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16.
刘克华 《绿色科技》2014,(7):131-135
指出了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将水生态处理系统融入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阐述了活水公园的设计源起、景观特色和使用状况,介绍了公园核心的人工湿地生态净水系统及公园的影响与推广,论述了公园在公众参与、场地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生态技术应用、示范型景观营造以及设计过程6个方面对我国当代景观的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中常规的连线及设计方式有诸多弊端,不合理的森林公园道路规划与设计会使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何合理地进行道路选线及设计以满足生物保护、经济、美观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就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岭南园林景观是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岭南地域性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体现。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开展景观设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景观及其外部空间的生态交流特性,增进公园景观与区域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文章以广州琶洲塔公园为例,从地域文脉的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云  陈凡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3):157-160
对大理市蝴蝶泉公园进行现场综合调查,分析目前公园难以形成优美景观的原因,进而从景观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设条件分析入手,对公园进行了初步景观规划,探讨了自然景观的生态恢复与民族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相结合进行规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竹子历来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主要植物用材,其特有的形状、颜色、姿态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楠竹公社”竹子公园是一个以竹景观和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公园。文章详细介绍了竹子公园的功能分区、竹种选择、竹种栽植和管护技术。文章认为,该竹子公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竹文化知识传播、竹制品展示为一体,既充分考虑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又重视人文精神,展现竹文化内涵;竹子公园的建设对于云南昆明地区现代林业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