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标准碘比色法与改良碘比色法的比较可知,"改良碘比色法”既可测定精米粉或糙米粉等粉体材料,又可测定精米粒和糙米粒等粒体材料,还能将样品的直链淀粉更完全地分离出来且测试误差小.相同品种不同类型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为精米粒>精米粉和糙米粒>糙米粉.测试精米粒或精米粉时宜选择强碱KOH,而测试糙米粒或糙米粉时宜选择强碱NaOH.样品量以100ng为宜,但不足100mg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仍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2.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基因导入到不同恢复系中。对后代株系的基因型及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有了显著提高,受体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由10.6-14.4%提高到了18.0-21.4%。改良株系与广占63S和Y58S的配组实验表明,F1代杂交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原组合有显著提高,并达到适中直链淀粉含量水平,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改良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稻米淀粉结构、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种,研究其淀粉体结构和糊化特性。发现不同品种的淀粉体结构、糊化特性随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直链淀粉含量从3.43%至21.65%,其晶体类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消减值表现为升高趋势,相对结晶度和消减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r=-0.964*, r=0.997**),消减值与结晶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0*)。米粒的背部和腹部间淀粉体大小和排列有所不同,糯性或低直链淀粉含量与非糯性或高直链淀粉稻米的胚乳结构存在差异,淀粉体排列以糯稻较紧,粳稻次之,籼稻最松。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可能与胚乳中淀粉体的形状和紧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直链淀粉玉米amylose-extender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玉米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受隐性核基因amylose-extender(ae)控制.生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费时、费力,因此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改良需要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对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和普通玉米材料ae基因的cDNA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材料cDNA 序列第9外显子(84...  相似文献   

5.
10个日本水稻品种食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以及食味值,并对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RVA特性值及食味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粘度和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及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4和r=-0.792;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r=0.883.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8、r=-0.819和r=-0.778;与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r=0.719.  相似文献   

6.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影响了稻米的食味和加工品质,所以该含量性状已成为水稻品质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关于水稻直链淀粉基因以及相关合成酶的研究报道虽很多,但可用于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标记的报道却很少。本研究选取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2个特异引物,用不同来源的302份水稻品种(系)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标记RMamc10-3能鉴定出约51%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种质,标记Pul-t3鉴定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的可靠性仅为38.9%。此外,发现云南的水稻品种(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有70%以上种质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5%~20%之间。在来自国际水稻所、缅甸和斯里兰卡的水稻种质中发现10份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材料。本研究得到的2个高和低直链淀粉含量标记,以及筛选获得的高和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种质基因资源,都将为下一步开展水稻优质米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取17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并对其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与总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RVA黏度的峰值和低谷黏度、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及干面筋含量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中与抗性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是直链淀粉含量(r=0.6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分别为峰值黏度(r=0.27)、膨胀势(r=0.28)和总淀粉含量(r=0.31);抗性淀粉含量与湿、干面筋含量间呈不显著负相关(r=-0.16,r=-0.03).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八个品质性状中对小麦抗性淀粉含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直链淀粉的含量、总淀粉含量、高峰黏度及膨胀势,这一结果可以解释抗性淀粉42.2%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8.
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水稻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选择效率,为水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2个天津市部分新育成水稻品系为材料,分析其稻米理化特性、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和米饭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3项品质指标在供试品系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稻米理化特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在稻米淀粉谱特性中,最高粘度、崩解值、消碱值的品系间变异系数较大。稻米蒸煮食味特性间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和消碱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630**和r=-0.736**,与最高粘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695**和r=0.618**。在主成分分析中,被入选的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82.39%,其中第一主成分因子的贡献最大,达到了44.21%,在第一主成分中,因子负荷量比较大的品质特性有消碱值、直链淀粉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水稻品系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水稻品质食味育种改良过程中,第一、四主成分适当减小,第二、四主成分适当增大有利于水稻的食味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9.
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取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可以指导相应栽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以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小波分析作为光谱敏感特征提取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作物生理生化参数的估算,然而基于小波分析的作物品质参数估算,在米粉、稻穗水平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文以室内获取的水稻米粉与干穗反射光谱为基础数据源,通过连续小波光谱变换、敏感小波特征提取、共性特征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等4个步骤,明确不同光谱参数预测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性能,最终实现在器官水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光谱预测。结果表明:(1)相较归一化光谱指数,敏感小波特征可有效地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精度,预测模型更具普适性和鲁棒性;(2)从米粉光谱提取的敏感小波特征WF2037,6,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较高(R~2=0.59),对独立年份的样本预测效果较好(RMSE=1.51%,Bias=0.44%,RRMSE=23.50%),并可直接应用于干穗光谱(R~2=0.62, RMSE=1.49%, Bias=-0.17%, RRMSE=25.76%)。本文利用连续小波光谱分析,提取了米粉和稻穗水平的直链淀粉敏感小波特征WF2037,6,建立了高精度预测模型,拓宽了连续小波光谱分析的应用范围,为冠层水平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高光谱估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改良策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系统总结前人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品质改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北方粳稻品质改良中,应放弃过分强调低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的目标,把选育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胶稠度中、碱消值高作为品质改良的目标;北方粳米应把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作为全面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手段;在早籼稻品质改良中主要的目标并不是一味的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育种家应把重点放在提高胶稠度和碱消值上,应重视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在改善早籼稻品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消化方法,模拟人体肠道体系,对莲子淀粉可食膜的体外消化速率进行研究,并根据淀粉水解百分率推测血糖指数。结果表明:经热处理的莲子淀粉、莲子淀粉可食膜的消化速率均大于未经热处理的样品;莲子淀粉可食膜的水解速率均高于莲子淀粉,其血糖指数大于90,属于高血糖指数食品。  相似文献   

12.
莲子淀粉糊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莲子淀粉糊溶解度、膨胀度、粘度、透光率、凝沉性质和冻融稳定性等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莲子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的溶解度较低,膨润力接近甘薯淀粉,属限制型膨胀淀粉;莲子淀粉糊的透明度较低(10.4%),凝沉速度较快,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凝沉速度减缓;其凝胶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和较低的凝胶强度;布拉班德粘度曲线显示,莲子淀粉的糊化温度较高达77.1℃,热稳定性好,凝沉性强,冷粘度稳定性差。这与莲子淀粉的分子结构特性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N. U. Haase 《Plant Breeding》1993,111(4):325-329
Rapid estimation of the amylose content of pea starch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breeding for pea starches high in amylose. An amylose test for starch in fresh potato tubers was adapted for use with high-amylose pea flour. Wavelengths for photometric detection were slightly changed, and the iodine concentration could be reduced. Defatting of the flour was not necessary. Reproducibility of the analyses was good (s% <3; n = 95). Variability of amylose content was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potato, barley and pea varieties. An analysis of the F4-generation of a crossing experiment with peas underlined the specific suitability of this rapid test method for supporting breeders'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4.
为抑制莲子汁中淀粉的返生,研究了高压均质、超声波处理和微波辐射3种不同加工方法对莲子淀粉糊特性粘度和返生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随着特性粘度的降低而降低,高压均质和超声波处理能显著降低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而抑制淀粉返生。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高压均质能使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78.0%降低至32.7%,超声波处理能使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77.8%降低至41.4%。而微波辐射对莲子淀粉影响不大。这提示高压均质和超声波处理在莲子液态产品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信阳杂交大米为原料,采用温水浸出抽提法分离纯化制取大米直链淀粉。以直链淀粉的提取率及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影响大米直链淀粉提取的淀粉乳浆质量分数、抽提温度及抽提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生产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浆质量分数4%,抽提温度80℃,抽提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直链淀粉的含量在97%以上,提取率17.47%。该方法提取直链淀粉纯度高、成本低,为进一步开展大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木薯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采用双波长比色法,研究不同样品分散温度对木薯淀粉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70~100℃范围内,85℃时直链淀粉百分比率最低,相对应地,85℃时支链淀粉的百分比率最高。样品分散温度对鲜薯中总淀粉含量测定值有影响,其测定值在80℃时最高。由此可知,不同样品分散温度对木薯淀粉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测定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糜子中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简便方法,充实糜子理化性质的相关研究,首先应用双波长比色法,结合糜子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碘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图,确定其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并利用标准工作曲线,求出样品中直链/支链淀粉的含量。由全波长扫描图谱确定了糜子中直链淀粉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分别为613 nm与520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为538 nm与700 nm。结果表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浓度分别在0~0.15 mg/mL和0~0.125 mg/mL呈线性相关。实验室用此法对15份糜子种质中直链与支链淀粉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测得直链与支链淀粉的6次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45与0.022,回收率范围85.3%~97.9%。试验结果均满足分析要求,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测定糜子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可对糜子口感及品质进行评价,从而筛选出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8.
选用汕优63等58个籼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分别用糙米粉和精米粉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分析了用糙米粉代替精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糙米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精米粉低,且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差值呈增大趋势,表现趋势总体上基本稳定。两者之间换算系数在0.67左右,且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换算系数略有增大。两者之间以指数关系和直线关系的决定系数较大,分别为0.9246和0.9125。由试验结果可见用糙米粉代替精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作为早代单株材料的鉴定和选择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测定高粱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采用双波长比色法研究了不同分散温度、时间处理对高粱淀粉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70~100℃范围内,75℃分散15 min时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高,85℃分散5 min时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低。对于直链淀粉,95℃以后,随着分散的时间延长,测得的高粱直链淀粉百分比不断增高。样品分散温度与时间对高粱中总淀粉含量影响与支链淀粉相同,其测定值在75℃分散15 min时最高。由此可知,不同分散温度、时间处理对双波长法测定高粱淀粉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影响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