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忌部分泼药只有全池均匀泼洒药物,不留死角才能使鱼塘的池水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否则会因泼洒不均匀,而影响杀灭病原的效果或造成旧病复发而增加用药成本。2忌在下风处泼药在下风处泼药不利于药物均匀扩散,故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处均匀泼洒药物。3忌鱼缺氧浮头时泼药鱼类缺氧浮头时绝不能泼药,否则会引起鱼类烦躁不安,甚至造成大批死亡。4忌在恶劣天气泼药阴雨连绵、气压较低或气温骤变、突降暴雨时会造成池水缺氧和水质骤变。这时不宜泼洒药物,否则会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死亡。泼药应在晴天和天气凉爽时进行。5忌在清晨泼药池塘中的溶…  相似文献   

2.
鱼病防治用药最常用的方法是泼洒.洒药时应避免用药过量、用错药物、施用没充分溶解的固体药物和阳光直射的中午施药等.精心操作,防止因用药不当造成鱼大批死亡.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鱼病防治中,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损失,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 )选择用药前应该准确测量、计算水的体积,根据需要精确计算、称量药物,使药物充分溶解,均匀泼洒。避免鱼类误食药物小颗粒而死亡。(2 )泼洒药应该选择在晴天或下午的时候,这时水体中溶氧浓度较高。一般不能选择在阴雨天或清晨时候,更不能在鱼浮头时泼洒药物,因为这时水体常常缺氧,用药后会引起鱼类死亡。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应该在傍晚泼洒,因为它们对光线比较敏感。(3 )泼洒药物时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1 对症下药、计量精确 1) 对症下药是鱼病防治的关键。有些鱼病症状相似,较难诊断,因此,必须仔细观察病鱼症状和病原,详细了解环境、病情、病因等,作出确诊,才能合理选用药物、药量及用药方法。 2) 药量计算要精确。投喂药饵时应以所有可能摄食药饵的鱼体重计算,而不是单纯以发病鱼体重计算,否则药量偏低。药物全池泼洒时,浓度以池塘面积和池深计算。 2 单位用药量 应考虑水质肥瘦、pH值大小、水温高低、天气状况、鱼病轻重及鱼类本身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药物安全幅度内适当调节,酌情增减。一般来讲水质肥、水温低、病情重等用药量应偏高;水质瘦、水温高、病情轻等用药量应偏低。对碱性药物来讲,pH值小用量偏高,pH值高用量偏低;酸性药物则相反,pH值小用量偏低,pH值大用量偏高。如杀虫王,在天气热,水温高、水质不肥时,施用量为每亩6 ml,在天气冷、水温低、水质肥时,施用量为每亩10 ml。另外,某些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对一些药物特别敏感,须禁止使用。如敌百虫对淡水白鲳、虾、蟹等很敏感,须禁止使用,否则会造成大批死亡。 3 内服外泼相结合 内服药饵,能迅速杀灭鱼体里的病原体,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但鱼体体质还很弱,若水质环境不良,病原体容易再次侵袭鱼体发病。而外泼药物,既杀灭了水体里的病原体,水质得到改善,又为鱼体恢复健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内服药饵与外泼消毒结合,可显著提高鱼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1先查原因引起鱼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病原、寄生、环境三种主要因素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引起的鱼类疾病。发生鱼病后,应首先查找、分析致病因素,以便准确诊治,对症下药。2对症用药对不同症状的鱼病要有针对性的用相应药物治疗。不能不区分病因而使用同一种药物,盲目下药,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造成浪费,贻误时机,加重病情。3用药方法注意用药的时间和条件。采用药物治疗时,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相应的条件,一般在使用全池泼洒药物时,应注意到鱼类饥饿时不泼药,先喂鱼再泼药;清晨不泼药,时间为上午11时或下午5时,因为早晨水中溶解氧少、气温低、…  相似文献   

6.
何人 《江西饲料》2001,(3):39-40
1 对症下药、计量精确(一)对症下药是鱼病防治的关键。有些鱼病症状相似,较难诊断, 因此,必须仔细观察病鱼症状和病原,详细了解环境、病情、病因等,作出确诊,才能合 理 选用药物、药量及用药方法。(二)药量计算也要精确,投喂药饵时应以所有可能摄食药 饵的 鱼体重计算,而不是单纯以病鱼体重计算,否则药量偏低。药物全池泼洒时,浓度以 池塘面 积和池深计算。2 单位用药量应考虑水质肥瘦、pH值大小、水温高低、天气状况、鱼病轻重及鱼类本身对 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药物安全幅度内适当调节,酌情增减。一般来讲水质肥、 水…  相似文献   

7.
一忌随意加大剂量。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能将拌料浓度作为饮水浓度,不能将治疗剂量作为预防剂量长期使用。引起中毒的常用药物有:亚硒酸钠、喷乙醇、痢特灵、克球粉等。二忌称量不准和比例不对。不准确称量,估计着用药,往往用药时偏多或过少,造成中毒或达不到用药目的,须准确换算。三忌搅拌不匀。添加小剂量、安全范围小的药品,必须少量分级充分搅拌,绝不能一次将少量药品直接倒人大量饲料中。四忌服药时间过长。许多药物在家禽体内有累积作用,一定要服从兽医指导,不能有病无病均长期使用同一药品。五忌用药方法不对。如福…  相似文献   

8.
漂白粉在水产养殖中的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漂白粉主要用于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鱼病。清塘消毒时,一般施药量为20g/m^3水体。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能杀死水体中的水生昆虫、蛙卵、害鱼、螺狮及各种鱼病病原体。注意不可使用金属容器。防治鱼病时.在鱼病发生时或流行季节,一般用药1g/m^3水体.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  相似文献   

9.
鳖病的药物防治,分体外给药和体内给药两种方式。前者包括遍洒法、挂篓法、浸治法和涂抹法,后者有口服法、口灌法及注射法。实践中经常是体内、体外结合用药。1遍洒法鳖对一些常用药物敏感性较低,耐药性较强。因此使用时,可适当加大浓度,以提高效果。也可用常规浓度连续泼洒,在鳖病高峰期使鳖他几天内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但也要避免过高的药物泼洒浓度,否则即使鳖不死亡,也会使其进离施药水域爬到岸边,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温度较高、水质较肥时应适当降低药物浓度;反之则增大浓度。另外,因为鳖是水陆两栖动物,用药时除了泼洒鳖…  相似文献   

10.
<正>雏鸭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用药物预防传染病可以助其安全度过育雏期。因为雏鸭个体小,用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用药量要计算准确要根据饲养数量、日龄、采料量、饮水量,发病时根据发病数量、死亡数量计算用药量。根据有发病症状的只数,推算疾病发展的病程:潜伏期用药效果最快,用药量最少;发展中期用药量大,而其针对性特别强;疾病后期则用营养药物的比例大,可促进  相似文献   

11.
1.内服法指将药物的水剂、片剂、丸剂、胶囊剂及粉剂等,经口直接投入家禽的食道上端的方法。此法多用于用药次数较少或用药量需精确的情况,对饲养量较少的养鸡户适用。内服法的优点是给药剂量准确,并能让每只禽都服入药物。但是,此法花费人工较多,适合于较小的禽群或珍贵的禽只  相似文献   

12.
(一)对症下药首先应做好清塘消毒、鱼种消毒、食场及工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药饵和泼洒药物.其次,应注重提高饵料质量,提倡使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提高鱼体抗病力,改善水体环境.冬春季节要掌握适量投饵,夏秋季节要酌情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认真观察病鱼的症状,详细了解环境因素,作出正确的诊断,然后再合理选用药物,切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和加重病情.施用药物的单位用量不要生搬硬套,应根据水质肥瘦、酸碱度、水温及鱼种和鱼病轻重灵活掌握.一般在药物安全使用浓度范围内,水质肥、水温低、病情重,用药量应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养殖的鱼在发病期间,必须用药物进行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防止造成死鱼现象,在用药时有六忌:一忌不对症下药。硫酸铜、硫酸亚铁、漂白粉、敌百虫和高锰酸钾等,是防治鱼病的常用药。但不能不论鱼生了什么病,都用这类药物。应该先对鱼病进行诊断,准确确定鱼病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有些鱼病可以用大黄、仙鹤草、菖蒲、松针叶、 樟树叶、苦楝叶等中草药防治的,可尽量用中草药,不一定都使用常用药。二忌一种药物多次使用。有些鱼用药物,治疗多种鱼病的效果虽然很好,但不能鱼一生病每次都用。否则,鱼也会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磺胺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用药剂量 为使磺胺类药物在体内有效浓度超过对氨基苯甲酸的浓度,首次使用该药物时用药量要加倍,称为突击量,以后的用药量为正常维持量。  相似文献   

15.
兽医临床及临床检验,经常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诊断和试验,若处方或调配失当常可发生配伍禁忌,发生不良变化,使药效降低、失效或造成中毒。临床兽医在开写处方时应考虑配伍荣忌;调剂人员应发现或纠正处方上的错误,以防止配伍禁忌的发生。一、药物的配伍禁忌1.物理性药物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配合一  相似文献   

16.
1 药物的选择 用于制作鱼类药饵的药物,按其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除虫剂,如盐酸左旋咪唑、甲苯眯唑、丙硫咪唑等;另一类是抗微生物制剂,如抗生素、磺胺类药、呋喃类药,选择药物时要有的放矢,既要对症选药,又要因鱼制宜。对于同一水体内鱼病的防治,在保证短期药效的前提下,要注意定期转换药物,即使是同一类疾病的防治,也要交替用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下降。 2 配料与制饵 要根据受药对象的生活、摄食特性,灵活选择配料品种。对于摄食商品颗粒饲料的水产动物,其药饵载体饲料可直接选用充当日粮的专门颗粒饲料。在药量的计算上,通常以相关鱼类体重总和为计量基数,除了尽可能准确估算病鱼的体重外,对于食性相同的别种鱼类也应一并计入。如养殖品种较为单一,配制药饵时,可参照日投饲量按一定的百分比计算用药量。  相似文献   

17.
养鸡场常见药物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各种规模的养鸡场、养鸡专业户处处可见。这些业主稍有经验的,平时都十分注重鸡场的防疫灭病,但是鸡群一旦发病,少数人常因用药不慎,盲目用药,随意加大用药量,从而导致药物中毒。由于中毒常是在治疗时发生的,又可能被误认为是药量不足而致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在原来用药量的基础上再加大剂量,导致中毒更深,死亡鸡更多,损失更大。有些药物在鸡体内仅表现慢性蓄积性中毒,短期内可能不出现中毒症状,但生长缓慢或产蛋量下降,也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使用药物或药物添加剂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该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李宝生  白福翥 《中国家禽》2001,23(11):16-16
多数养鸡专业户以为用药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较好,盲目加大用药量。如有的专业户用氯霉素拌料用量达0.2%、痢特灵拌料达0.06%,这样盲目的加大用药量,当时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鸡体确造成很大危害,同时也加大了用药成本。其危害有:①重者造成急性中毒死亡,轻者造成慢性药物蓄积中毒,损坏肝、肾功能。肝、肾功能受损,鸡体自身解毒功能下降,给防治疾病用药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9.
1 随意加大药量 有的农(牧)户或因担心药物质量有问题,或因羊病情未能及时控制,情急之中,盲目加大用药量,以为用药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但结果却在增加用药成本,造成浪费的同时,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给疾病治疗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肉鸡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控制疾病是常用的措施之一。临床上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经常可见许多用药不当现象。 1盲目加大用药量 多数农户以为用药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在使用抗生素时盲目加大剂量。如有些养殖户(场)使用卡那霉素已用到6&#215;10^4IU/只(20日龄肉鸡),这样的用药量,有些可能当时会起到一定效果,但却会留下隐患,造成严重的后果。①造成肉鸡中毒死亡或慢性药物蓄积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