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商丘市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18年春季冻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春季冻害对小麦危害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一套防御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豫南冬麦区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预防措施、补救方法 4个主要方面的分析,提出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于稳定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小麦冻害 小麦冻害是商丘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发生频繁,面积大、危害大,严重影响和制约小麦的生产.近年来,小麦冻害几乎年年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小麦冻害类型 小麦冻害的类型有两种: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  相似文献   

4.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灾害性气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广,但易受灾害气候的影响,导致小麦减产减收。基于此,分析几种气象灾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1冻害1.1冻害类型在苏北鲁南地区的小麦生产中,小麦冻害的发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其发生概率较高、涉及区域广泛、产生的危害巨大,这对我国小麦的正常生产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及约束。从不同时期小麦承受低温危害的具体状况来看,通常把冻害划分为冬季冻害与春季冻害。  相似文献   

6.
春季由于强冷空气影响,常会出现“寒流”和“倒春寒”天气,造成麦田发生较大面积的冻害,使小麦有效穗数减少,千粒重下降,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应正确认识小麦春季冻害的危害,积极采取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7.
小麦冻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麦的产量,预防措施得当能有效地防治冻害的发生,减少冻害的危害,进而提高小麦的产量。1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1.1施肥不合理合理施肥是小麦获得丰产的基础。但个别农户仍有重施化肥,轻施农家肥,或者不施农家肥;重施氮肥,忽视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的倾向。导致小麦不能正常发育,无法形成壮苗,一旦春季出现较强冷空气侵袭,就很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忠强 《新农村》2021,(3):25-26,35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一般年份小麦冻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程度逐年严重。正确了解冻害形成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冻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是小麦减灾增收的关键。1.冬季冻害(1)冻害表现冬季冻害主要是小麦在冬季遇到低温寒冷天气,导致小麦叶片部分或全部受冻,甚至植株受冻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申晓晴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40-41,5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春季极端温度波动加大,小麦晚霜冻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周口市冬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灾害因子。通过对2010—2019年周口市小麦生育期资料及低温过程、小麦发生晚霜冻害的年份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特点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优质强筋小麦冻害种类发生特点及防御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省黄河以北平原区是我国主要的优质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2018年豫北平原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950万亩。但是优质强筋小麦频遭冻害危害,尤其以倒春寒危害最重。2005年1月,豫北平原遭遇冬季冻害,大片小麦冻死发黄干枯,2006年早春,发生"倒春寒"现象,郑麦9023、小偃54等优质强筋小麦遭受严重冻害,减产达25%。2018年春季豫北发生了严重"倒春寒"冻害。2018年4月  相似文献   

11.
侯马市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发生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尤其是2007年4月初发生大面积小麦冻害,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全市这两年的小麦冻害情况,分析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原因,以便及早进行预防,或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肖杰 《河南农业》2013,(21):42-42
冻害是冬小麦常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冻害的发生,受品种类型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选择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是防止小麦冻害的基础。加强田间管理是降低小麦冻害发生的最有效措施。针对2013年春季郸城县小麦发生的冻害,郸城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深入乡村向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小麦春季冻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冀中南地区小麦冻害发生规律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冻害频繁发生影响小麦的稳产和增产。依据实践经验,深入阐述了小麦越冬冻害和春季霜冻的症状和为害,分析了冻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御小麦冻害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冻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倒春寒冻害是目前影响黄淮南片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为此,分析了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的成因,提出了相应措施.该区小麦倒春寒发生的时间多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引起倒春寒冻害的主要原因有春季干旱、极端冷暖异常天气交替频繁、耕种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品种耐寒性及耐旱性偏弱等.合理选用小麦品种、科学耕种和栽培管理、春季适时水肥管理、冻害发生后及时追肥浇水是预防和减轻倒春寒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冻害是北方冬麦区的重要灾害之一。我省或一些地区,解放后发生比较明显的冻害有十一次之多,严重影响着小麦生长发育。为了摸清我省冻害发生的特点以减轻其危害程度,近几年结合生产作一些实际观察,初步整理如下: 一、我省小麦冻害发生的特点根据冬小麦一般的生长过程,越冬期以前要求温度稳定下降,细胞液浓度显著增高(多效由12%增至22%),抗害能力相应增强,到春季随着温度的稳步上升,细胞液浓  相似文献   

16.
春季冻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气象灾害,一般危害严重,减产程度大。做好春季冻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御或补救,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气温较安阳市低1~2℃,特别是春季极易发生倒春寒天气。冻害是林州市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查明冻害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栽培措施预防,减少冻害发生,是夺取小麦高产措施之一。本文就小麦冻害发生机理原因、栽培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淮北地区小麦冻害的发生、防御和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主要发生2个阶段:一是越冬期冻害,另一个是春季冻害和低温冷害。1霜冻发生的规律与危害寒潮是引起小麦冻害的主要原因,一般把日平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大于10℃,在连续降温的过程的终日(或终日的次日),最低气温小于0℃(冬季)或小于5℃(春季3、4月)称为寒潮。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各地出现的寒潮次数也不尽相同,基本规律是淮北地区寒潮比沿江江南多,有自北向南递减趋势。1.1越冬期冻害入冬后,气温逐渐降低,麦苗经过低温抗寒锻炼,细胞组织内糖分积累,细胞液浓度增加,抗寒能力大大增强,一般不…  相似文献   

19.
小麦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主要发生2个阶段:一是越冬期冻害,另一个是春季冻害和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抗逆性是指小麦耐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比如耐寒、耐干旱等,冻害是影响小麦小花分化及籽粒坐脐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春季冻害发生越晚,小麦对低温越敏感,造成冻害危害严重。小麦进入拔节孕穗阶段,温度低于4℃时就可能造成旗叶和幼穗寒害。小麦拔节后期至孕穗期,正处组织幼嫩时期,抵抗低温能力差。此时对低温特别敏感,一般低于5℃-6℃就会受害,低于4℃以下就可能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幼穗干死在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