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民对农机化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对机具补贴力度的加大,辽宁省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迅猛增加,目前全省水稻插秧机已达到2800台。水稻机插配套育秧和插秧机使用技术能否到位已成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我场高标准水田开发,先后引进70台延吉市插秧机厂生产的和依兰收割机厂生产的22T─935型动力插秧机,其配套动力为165FG2260.5W(瓦特)风冷式柴油机,技术规格为6行乘座型连杆式,插秧距为10cm、12cm二个档次,插秧深度为2mm,作业效率一般每小时可插秧2.5──3亩,为了提高这种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中的作用,现将使用该机插秧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做好插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好坏,不仅与插秧机本身的技术状态及正确操作有关,而且和整地质量、秧苗培育及田块准备有直接关系。1.1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水稻栽培的合理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并为推广使用插秧机超稀植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1996年新华农场承担了管局科委“水稻插秧机超稀植改装技术推广应用”的科研课题,实施三年来取得可喜成果。1课题的提出和依据新华农场水稻办在1992-1993年用人工进行不同密度插秧试验,穴路分别为10、12、14、16厘米,行距均为30厘米,经两年试验,穴距16厘米比其它穴距增产10%-15%。这一试验给我们很大启示。1994年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在机动插秧机上完成超稀植。通过试验研究,用改变机动插秧机的传动比加大穴距,实现超稀植栽培,以达到…  相似文献   

4.
胡文杰 《中国稻米》2017,(4):180-182
引入25 cm行距的插秧机,与生产上常用的30 cm行距插秧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以探讨该型插秧机对乐清市早、晚稻的适应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应用25 cm行距插秧机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优势;而连晚杂交稻应用行距25 cm插秧机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类型水稻的特征特性,正确掌握插秧密度,充分发挥各类插秧机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 3 机械插秧不言而喻,插秧机是实现插秧机械化的唯一工具。就插秧机的类型而言,除早期应用的插洗根大苗的插秧机外,目前仍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冈山县的实产业公司生产的冈山式插秧机,该公司的育秧和插秧机具有下述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 2 ZT—9356型、2 ZT—9354型、2 ZT—7358型机动水稻插秧机,2 ZTR—94型、2 ETR—74型、2 ZTR—75型人力水稻插秧机,是吉林省延吉插秧机厂生产的系列化产品。  相似文献   

7.
友谊农场三分场八队是黑龙江垦区水稻机械化试点单位,现有水稻6000亩。1996年垦区投资854万日元,由日本久保田公司引进从播种到收获全套水稻生产机械设备:破胸催芽器三台,种子脱水机一台,苗盘播种机两台,蒸气出苗室三个;插.秧机13台,其中六行乘座式带深施肥装置一台,六行手扶式插秧机11台,四行手扶式带深施肥装置插秧机一台;割捆机一台,收获机一台。1997年又引进平地器一台,灭茬机一台。配备的国产机械设备有:六行插秧机IO台,清江504一台,天津654一台,宁波284一台,宁波254一台,手扶拖拉机35台。还有整地、收割、脱粒等…  相似文献   

8.
柏各庄农场是军内水田面积较大的农场,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及季节的矛盾特别突出,为此我们在全面实行机械化插秧的同时,考虑到机械性能和机械故障的制约,尤期插秧机的发展滞后手栽培技术的现状,于1994、1995年开展了水稻抛秧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农场花费4300元购得一台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根据该机在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人工抛秧,利用现有的插秧机,因地制宜,初步研究出半机械化水稻抛秧的栽培方式。1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的不利因素该机的动力和行走部分采用插秧机的底盘,抛秧部件采用旋转维盘式,利用锥盘旋转时的离心…  相似文献   

9.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研制成免耕型碎土插秧机。该机在插秧部件的前端设有碎土装置。作业时只要田间灌一层浅水,便可在田里边碎土边插秧,不需事先耕耙。秧苗移栽后返青期短、生长快、根活力强。它省劳力、工效高、费用低、易于控制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结实率及千粒重。日研制成免耕碎土插秧机@胡正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八行插秧机必须选用早熟品种密植、培育壮秧、控制播量和无效分蘖、合理施肥,可比六行插秧机每平方米多91穗、结实率提高3.5%,增产691kg/hm2。  相似文献   

11.
<正> 2ZT—9356型(六行)和2ZT—7358型(八行)乘座式机动水稻插秧机是吉林省延吉插秧机制造厂生产的连秆式机动水稻插秧机。如下图。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从日本久保田引进 2台四轮驱动插秧机 ,通过使用对其技术和性能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普通插秧机 (依兰生产 )相比 ,具有工作效率高 ,插秧质量好等特点。现将两种插秧机插秧效果总结如下。1 插秧作业面积调查调查时间在 5月 13日至 5月 18日 ,共 6d ,结果是 :四轮驱动插秧机每天插 3 3hm2 ,普通插秧机每天插 1 38hm2 ,前者比后者每天多插1 92hm2 ,工作效率提高了 139 1%。如秧苗全部为母盘育秧 ,撮秧苗的拖盘为 18个 ,每天可多插0 7~ 1 3hm2 。2 成活率调查插秧后 7d ,随机取样五点调查 ,结果为四轮驱动插秧机插秧成活率为…  相似文献   

13.
<正> 胜利油田的水稻生产是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的。一九六九年开始试用国产插秧机插秧。由于农机、农艺不配套,经济效益不高,直至一九七九年所有各种型号的插秧机均不能使用而被淘汰,又恢复了手工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氮素的吸收利用决定着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机插稻迅速发展, 但针对机插稻育秧环节与插秧机具融合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机插稻农机农艺首要融合点“育秧-机插”关键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究育秧方式配合不同插秧机具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2种育秧方式:营养土育秧和稀泥育秧;3个播种量:65 g/盘,85 g/盘,105 g/盘;2种插秧机具:4行手扶式插秧机,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结果】育秧方式、播种量以及插秧机具对机插稻结实期不同营养器官氮素吸收转运、剑叶SPAD值以及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产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且互作效应显著或极显著。营养土育秧处理下机插稻氮素积累以及氮素利用效率较稀泥育秧优势明显,植株各器官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以及穗部氮素增加量均一定程度高于稀泥育秧处理,平均提高了21.12%、15.20%、10.03%、6.45%;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机插稻稻谷产量、结实期氮素吸收转运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尤其播种量为85 g/盘时机插稻成熟期植株中氮素的积累量相较于65 g/盘、105 g/盘播量平均增加了16.19%,28.14%;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处理下机插稻产量以及构成因素、结实期干物质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转运量、氮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4行手扶式插秧机。【结论】综合氮素积累量和氮素转运量、机插稻结实期穗部氮素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考虑,运用营养土育秧,播量85 g/盘配合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能有效提高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促进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苗移栽法是我国南北方广域稻区体现精耕细作,获得稻作高产最主要的栽培法。就技术进步而言,育秧技术经历了水育秧、半旱育秧乃至旱育秧的改革过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日本插秧机的引进,首先在吉林省大面积示范并取得成功。但是由于日本用于插秧机的配套秧盘为硬塑盘,成本昂贵,故而由吉林省农科院成功地研制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无机有孔育秧盘。近年来由于抛秧法的再兴起,随之各地又生产了无机钵育秧盘。由于无机软盘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育秧前的调酸、拌肥、拌药等复杂了育秧过程,以及施用过量的无机化肥不利培…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插秧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水稻机械插秧在盘锦地区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但也出现了机械插秧配套技术不完善、农民对插秧机使用技术掌握不好等技术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插秧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必须要抓好育苗这个机插秧的关键环节,培育出适合机插的标准化壮秧,同时提高农民对插秧机的操作水平,才能保证机械插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据辽宁省大洼县农机研究所姚金柱同志报道,为解决水稻人工插秧费时费力、成本高、误农时的问题,在市、县有关部门支持下,决定今年引进推广1000台2ZTR—4型人力插秧机,每台日效4~5亩,加上原有的机动和人力插秧机,全县今年可完成3万亩以上的机插面积。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将侧深施肥装置安装在插秧机上,通过插秧机动力带动侧深施肥装置工作.在插秧的同时,按农艺要求,完成倒深施肥。军川农场于1996年引进了11台侧深施肥装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外地使用经验,对此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效果如下。1基本情况试验设在22队7号地,土质为草甸土,有机质含三为3.9%,水解氛含g为4.04mg/1009土,速效磷3.omg/1009土,速效钾11·85mg/1009土,pH值6·9。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老大豆。水耙地时不施肥,在插秧时按每公顷磷酸二按100kg、尿素60kg、硫酸钾30kg的用量混拌后装在施肥箱…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跃  吴子文 《中国稻米》2008,14(3):21-2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分析当前水稻种植机械技术,探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性能插秧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是种植机械发展的重点;抛秧机械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将有一定的应用;机械直播是一种在部分地区适用的技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将向高性能插秧机、水稻机械抛秧、机械直播3种模式并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