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设施蔬菜栽培存在浇水多、施肥量大、病害严重的现象,如何实现设施蔬菜节水,在栽培中尤其重要。蔬菜病害严重、施肥过量、土壤盐渍化都与灌溉不合理有关,蔬菜实施节水技术,可以达到节水、省肥、减病和缓解土壤盐渍化等具有多重效果。设施蔬菜发病严重的重要原因就是设施内湿度过大,造成湿度过大的原因就是浇水多,蒸发量大。以温室黄瓜为例,平均10—15天浇水一次,每亩每次浇水量在20—30方左右。灌水量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亮点。但是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病虫害防治、优质净菜生产问题仍是目前困扰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难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信息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组的科研人员,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发生严重和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导致蔬菜生产毁灭性灾害两大问题,通过降湿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信息化管理体系技术。我刊特约本项目组专家,就该项技术做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3.
湖北蔬菜“一控两减三基本”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湖北省蔬菜生产中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不利因素。结合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蔬菜水资源利用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及精准施肥技术、功能微生物药肥技术、病虫害"五层防御系统"技术、蔬菜废弃物生物转化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生物转化利用技术等措施来实现蔬菜健康生产,减少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的主体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由于灌水增加棚内的湿度,易引发多种病害,针对棚菜生产的这一难题,我们设计了地下自动暗渗灌水追肥的设施,经多年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设施生产的特殊性致使各种土传病害和地上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障碍因素,朝阳县推广了一系列的较完备的土传病害防控技术模式和地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减少了土传病害和地上病虫危害,挽回了蔬菜产量,减少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设施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黄瓜霜霉病在宁夏设施蔬菜上危害严重、流行快、产量损失较大。2017年秋季以来,由于气温异常、温棚湿度调控不当等,导致黄瓜霜霉病发生侵染迅速,给蔬菜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因此,针对该病害的发生情况,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瓜菜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依托自治区"十三五"重大科技项目专题研究,提出了以下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1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 设施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相比,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供应,也为病虫害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病虫害种类增加,危害加重,并增加了露地瓜菜病虫来源。其中土壤、湿度和温度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设施农业在辽宁省朝阳市发展迅速,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日光温室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为必经之路。在日光温室种植的蔬菜中,黄瓜种植以其高产、高效而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而如何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黄瓜成为摆在广大菜农面前的一大难题。温度和湿度是黄瓜病害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黄瓜病害最适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和高于28℃较难发病,最适于发病湿度为85%以上,低于60%病原孢子不能产生。针对这一特点,本着经济、安全、高效的原则,通过控制日光温室温度与湿度防控黄瓜病害是生态防治措施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必须灌水才能增产增收,但是灌水能增加棚内的湿度,易引发多种病害,施药又污染了蔬菜,这是棚菜生产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设计了地下自动暗渗灌水追肥的新设施,经多年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必须灌水才能增产增收,但是灌水会增加棚内的湿度,易引发多种病害,施药又污染了蔬菜,这是棚菜生产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设计了地下自动暗渗灌水追肥的新设施,经多年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温室生产中的灌溉,用喷、漫灌都增大室内湿度,从而引发病害,施药又增加作物污染。为解决这一矛盾,辽宁铁岭县蔬菜技术推广站设计了一套地下暗渗灌追肥设施,经几年试验证明可行。……  相似文献   

12.
番茄是一种重要的果菜类喜温性蔬菜,露地生产只能在无霜期进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近几年利用棚室等设施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棚室中湿度大、通风差、光照弱,要想控制番茄徒长,预防病害蔓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鲵病害生态综合防控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人工养殖过程中,系统构建完善的病害生态综合防控体系是防止和减少大鲵病害发生的技术关键。从大鲵养殖设施的选址,苗种种质,规范的养殖设施建设,分级饲养技术,饵料投喂,水质管理,检验检疫,"四定"、"四勤"、"一隔离"技术措施,信息档案管理,生产管理日志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由于周年利用,复种指数高,并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密封性强,严寒季节为了保温蓄热,通常通风量小,通风时间短,有时甚至需要完全密闭.使棚室内空气湿度大,有时茎叶表面还会形成水膜或露珠,为病菌侵染和病害蔓延提供了条件.造成日光温室蔬菜病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用药频繁,污染严重.因此,控制湿度对控制病害、减少...  相似文献   

15.
青菜即不结球白菜,是主要的绿叶蔬菜之一,其生长期较短,对环境适应性强,采用设施栽培可以实现全年生产供应,一般作为设施栽培倒茬空档期的首选,对稳定市场蔬菜供应和增加农业效益起到重要作用.菌核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在相对低温和高湿条件下易发作,尤其是冬季保护地栽培发生较严重,是青菜的一种重要病害,给设施青菜生产带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大棚蔬菜园区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排灌设施常年失修或缺失蔬菜区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如排水渠灌堵塞、损毁或垮塌,造成雨后田间积水,排水不及时,造成蔬菜区小环境湿度大,极易诱发病害的大发生。(二)棚室结构不合理,缺乏规划很多菜农的大棚随地形搭建,没有统一规划,南北向和东西向搭建方式混在一起,纵横交错,紧密相连,造成大棚通风不畅,引起棚内湿度大,病害易发生。(三)病果病叶随处乱扔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迅速,而病害却日益增多,尤其是蔬菜灰霉病,流行快、侵害作物种类多、侵染时期长且不易防治,成为仅次于蔬菜霜霉病的第二大病害。 塑料大棚是保护地生产的一种主要形式,因为棚内湿度大,温度高,且周年生产,在土壤中病菌残留量大,致使灰霉病及其它病害发生严重。使用喷雾方法防治,易增加棚内湿度,操作不方便,效果不太理想。烟剂的发展,给保护地蔬菜防治病害提供了有效手  相似文献   

18.
温室生产中随着棚膜使用时间的延长,内表面结露严重,温室内湿度加大,病害发生几率增加,农药使用成本提高。为了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在使用两年以上的棚膜内表面涂刷高科技产品内涂式流滴剂,可以使棚膜上的水滴顺棚膜流淌,在膜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亲水膜,能防雾,不滴水,温室内湿度大大降低,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从而减少生产成本。2008年对其在北方温室秋茬黄瓜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蔬菜设施园艺,即人们普遍提及的蔬菜保护地生产,可以使蔬菜在不适于栽培的季节栽培成功,且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设施园艺内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气体、土壤等。它们之间各自独立、独具特性,又互为联系、共同作用。1设施蔬菜园艺环境条件控制的作用第一,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通过对园艺环境进行控制,可以营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比如对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得蔬菜生长  相似文献   

20.
棚室内湿度大、温度高,蔬菜病害发生多,农户用药量大,不符合我省减少农药政策。本文阐述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蔬菜的健康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