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适宜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沃2号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沃2号这3个品种均是在密度11.2万株/hm2和825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深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早熟玉米新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在7个不同深松模式下,研究了其对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和玉米吐丝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的产量在处理3时达到最高;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影响较大,对穗粗、穗行数等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丰单4号和德美亚3号两个玉米品种进行不同追肥次数的试验研究,探寻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分次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追肥次数的增加,玉米植株的叶片生长更趋于合理,使得植株光合作用的能力也逐渐增强;秃尖逐渐减少,株高、穗长、穗粗和茎粗逐渐增加.两个品种单产比对照分别增产2.73%~7.33%和4.38%~5.0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丰单4号和德美亚3号两个玉米品种进行不同追肥次数的试验,探寻在玉米不同时期分次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追肥次数的增加,玉米植株的叶片生长更趋于合理,使得植株光合作用的能力也逐渐增强。秃尖逐渐减少,株高、穗长、穗粗和茎粗逐渐增加。两个品种亩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73%~7.33%和4.38%~5.02%。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在14个展示玉米品种中,产量高、增产幅度大的品种是绥玉22,公顷产量11764.6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23.4%;38P05公顷产量10787.7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13.2%;绥玉23公顷产量10436.9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验证测土配方施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本地区玉米主栽品种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解决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度地区玉米品种复杂的问题,在黑河市连续2 a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8个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依次为德美亚1号、克单14、垦单8号、边单3号、德美亚2号、克单13、利合16和宾玉4号;筛选出3个极早熟品种,分别为孚尔拉、边三2号和克单9号.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主栽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潜力,以黑龙江省讷河市为玉米新区代表,对该地区推广的16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4.81~36.30。玉米抗大斑病表现好的品种(病指≤15)为众单1号、齐山2号、龙单39等;中等抗病表现的品种(15病指≤30)为德美亚2号和龙单29;抗性表现较差的品种(病指30)为绥玉19;不同玉米品种按产量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即高产品种为齐山2号、海玉11号和甘玉2号等;中产品种为克单14、众单1号和哈丰3号等;低产品种为德美亚2号和绥玉13。从抗大斑病和产量水平综合分析,供试的16个玉米品种中齐山2号、海玉11和甘玉2号3个品种表现最佳,德美亚2号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玉米面积不断扩大,玉米重茬现象会经常出现,重茬对产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此加以探讨。一、试验处理及设计方法1、试验处理(1)品种选择:垦玉7,前作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2)耕作方式:秋整地、春整地、原垄卡。(3)追肥时间:6月28日、7月22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玉米节氮增效栽培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以氮高效品种九玉1034为供试材料,德美亚1号为对照品种,统一底肥,设置3个追氮肥处理即0、300、600 kg/hm2,研究并探讨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及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均增加且以追施氮肥600 kg/hm2处理最高。随追氮肥量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呈上升趋势,追施氮肥600 kg/hm2处理条件下,2个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都达到最高,九玉1034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德美亚1号在高氮条件下产量增长不明显,说明德美亚1号适宜在较贫瘠或施氮条件不良的土壤条件下种植,九玉1034在较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种植,才能够达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处黑龙江西北部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年平均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年平均100~120d。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种植户效益,全面积种植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全部采用110cm大垄双行种植,抗涝、抗旱、增产效果较为显著。1用种通过引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使地处寒带地区的北安管理局,大面积种植玉米成为现实。该品种不仅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通过采用小垄种植的方式,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相同密度和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质量和品种间的优缺点。寻找出适合本地高寒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最佳种植密度,为本地区玉米品种更新及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德美亚2号和九玉5号在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与德美亚1号综合比较,均要好于德美亚1号,但不太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3.
合理密植,确保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协调发育,并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是玉米高产的保障。为探索玉米新品种德美亚3号在萝北县适宜的种植密度,进行了5个密度处理(其中包括1个对照)对德美亚3号的物候期、形态指标、抗倒性、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德美亚3号物候期、形态指标、抗倒性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万~8.5万株/公顷,密度为8.5万株/公顷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超过8.5万株时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3个玉米品种共10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垦单5号和德美亚1号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垦单13号子粒产量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摸索出垦单5号、垦单13号和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7.50~8.25万株、7.5万株和9.0万株。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种植户的经济收入,2016年农场种植户对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并对其根侧追肥地块与未追肥地块进行对比试验。该试验地块选择在第三管理区1-4号地,秋翻地,作业时并未按施肥建议卡施肥,其中实际公顷用种肥尿素150kg、磷酸二铵225kg、氯化钾75kg。处理1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研究10个垦丰公司的玉米品种,旨在筛选出熟期适宜本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有德美亚3号公顷产量12632.2kg、垦沃6号公顷产量12360.1kg、垦沃3号公顷产量11991.4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玉米幼苗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德美亚1号和先达101为供试玉米品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种调节剂[海藻酸钠寡糖(AOS)、1-(2,4-二氯甲酰氨基环丙羧酸,B2)、冠菌素(COR)和抗光解S-ABA(ABA)]拌种处理,以不添加调节剂拌种处理为CK,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幼苗形态建成、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与CK相比,AOS、B2、COR和ABA处理均对德美亚1号和先达101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均能增加茎粗,促进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积累。AOS、B2和ABA处理提高了德美亚1号和先达101的叶面积。COR和ABA处理下,德美亚1号的根冠比均高于CK。B2和COR处理下,先达101的根冠比均高于CK。B2和COR处理下,德美亚1号和先达101的叶绿素含量、P_n、G_s、T_r、Y(Ⅱ)、ETR和(F_v/F_m)均显著高于CK。各处理显著增加了德美亚1号和先达101的穗粒数和千粒重,AOS、B2、COR和ABA处理的德美亚1号和先达101产量分别较CK增加4.79%、12.38%、14.79%、13.38%和6.61%、8.40%、7.35%、4.45%。【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AOS、B2、COR和ABA拌种处理可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叶片光合荧光性能,促进生物量的积累,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COR处理对德美亚1号产量的调控效果较好,B2处理对先达101产量的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选取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试验材料,采取7个处理密度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少;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容重先减少后增加。合理密植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中的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玉米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后,不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容易发生倒伏、病虫害及空秆率增加等现象。因此,合理密植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德美亚1号、2号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八五四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玉米品种38P05,面积120hm~2,平均公顷产量10730.8kg,与生产品种德美亚3号相比,平均增产6.7%,公顷增收1080.64元。  相似文献   

20.
二九一农场在同样的土壤条件下,种植玉米早熟品种德美亚3号以其生长周期短、成熟收获早、上市变现快等优势,使种植户受益颇丰。早熟品种、错峰销售,德美亚3号每公顷平均产量13t左右,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