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免耕直播与抛秧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900m地区冬闲泡冬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以免耕抛秧产量最高592.3kg/667m^2,产值1243.8元/667m^2,纯收入最高799.3元/667m^2;其次常规移栽564.7kg/667m^2,产值1185.9元/667m^2,但纯收入621.9元/667m^2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541.3kg/667m^2,但纯收入732.2元/667m^2居第2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节本增效增收177.4元、110.3元/667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4):24-24,26
秋马铃薯不同播期及密度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种期以9月2日,密度以5500株/667m^2为宜,A1B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1305.41kg/667m^2,A1B3产量住居第2,平均单产1236.331kg/667m^2,A3B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821.83kg/667m^2。  相似文献   

3.
半夏/玉米套作栽培模式是关岭县岗乌镇近几年示范推广的粮药间作栽培模式,平均单产半夏块茎(鲜品)250k/667m^2、玉米517.5kg/667m^2,产值2376.25元/667m^2,效益1400元/667m^2,是纯种玉米收入的2~3倍。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增加经济效益,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连续3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应平塘县的1年3熟制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004年全县示范面积达到0.047万hm^2,平均单产粮食449.4kg/667m^2(其中杂交玉米314.6kg/667m^2,小麦134.8kg/667m^2),烤烟产量106.4kg/667m^2,总产值为1728.99元/667m^2,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统计试验方法探讨研究新香优63号厢式、宽行窄距、宽窄行不同栽培方式的超高产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配合适宜的密度均达单产700kg/667m^2以上的超高产水平,以厢式栽培最高,单产为766.7kg/667m^2,其次宽行窄距,单产为750kg/667m^2,宽窄行最低,单产为716.7kg/667m^2,可作为同类地区大面积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2B2最高,单产为2801.4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单产为2641.32kg/667m^2,第3是处理A2B2,2626.31kg/667m^2,产量最低是处理A1B1,单产为2055.03kg/667m^2。经方差分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处理A2(5000株/667m^2),最佳施钾肥量为处理B3(20kg/667m^2)。  相似文献   

7.
滴灌春小麦单产450kg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八师一四八团2008年种植滴灌小麦0.1万hm2,平均单产431kg/667m2,最高单产达604.5kg/667m2。单产水平较水浇地平均增产100kg/667m2以上,按目前小麦(3级)收购价2元/kg计算,可增加产值200元/667m2。扣除滴灌成本160元/667m2(地下部分和首部按10年折旧),加上节约机力、人力及肥料等费用50元/667m2,可增收90元/667m2。0.1万hm2滴灌小麦共增收135万元。  相似文献   

8.
研究机插水稻不同基本苗及施氮量对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武运粳21、徐稻3号产量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武运粳21机插秧单产700kg/667群以上基本苗为6.6~9.9万,最佳基本苗为6.6~8.257万/667m^2;氮肥用量以施纯氮19.15kg/667m^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687.51kg/667m^2。徐稻3号机插秧单产700kg/667m^2以上基本苗在4.95~8.25,最适宜基本苗为4.95~6.6万苗/667m^2;氮肥用量以施17.6kg/667m^2纯氮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741.2kg/667m^2。  相似文献   

9.
伊犁河谷西部是新疆主要的蓖麻产区,但单种蓖麻产量仅220~230kg/667m^2(旧制1亩,下同),效益低。为合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优化立体复种模式,2000~2004年六十二团进行了5年的蓖麻套大豆试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采用蓖麻覆膜套大豆模式,蓖麻产量180~200kg/667m^2,大豆产量140~1.60kg/667m^2,平均产值1032元/667m^2(按2003年蓖麻3.3元/kg,大豆2.7元/kg),扣除成本255元/667m^2,获纯利777元/667m^2,比单种蓖麻利润高269元/667m^2,比先播大豆再人工隔行点种蓖  相似文献   

10.
儿菜-西瓜-大头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西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值,推广应用了多种以西瓜为主体的种植模式,其中儿菜一西瓜一大头菜是经济效益较好栽培模式之一,一般儿菜产量1500k/667m^2,单价0.4元假,产值600元/667m^2;西瓜产量3000kg/667m^2,单价0.5元/kg,产值1500元/667m^2,大头菜产量2500kg/667m^2,单价0.4元/kg,产值1000元/667m^2,年产值3100元/667m^2。现将搭配方式及关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农二师2.7万hm^2棉花平均单产皮棉14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创兵团之最。塔里木垦区三十二团有20.8hm^2亩棉花皮棉实际单产252.8kg/667m^2,比棉花收获前国家农业部验收组鉴定的单产还高6kg,创下全国皮棉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2.
水稻直播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说明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不但节本增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播早播比晚播产量高,试验在4月5日播种产量最高,两个品种新优3号单产606.7kg/667m^2比准两优527单产583.3kg/667m^2高23.4kg;直播能节资增收,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节本增收50-85元/667m^2,品种新优3号节资增收85.2元/667m^2比准两优527节资增收49.2元/667m^2多36.0元;直播能降低劳动强度,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平均亩减少用工1.5个。  相似文献   

13.
利用黔东低海拔高山冷凉区具有昼温、夜凉、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特点,利用土壤肥沃的优势,推广夏播秋延番茄种植,效益显著,平均6540kg/667m^2,产值5650元/667m^2,扣除成本纯收入4150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水稻实行沼液浸种沼渣早床育秧技术可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根系发达和分蘖,且秧苗立枯病发病率降低,能有效防治稻瘟病的发生。提高水稻单产。沼波浸种沼渣早床育秧水稻单产564.8kg/667m^2比清水浸种常规早床育秧单产525.1kg/667m^2,增产39.70kg/667m^2。增幅7.6%。稻谷按1.5元/kg计算,新增经济效益59.55元/667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厢面宽度丢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以2m开厢丢秧产量居第1位,单产579.4kg/667m^2;其次是2.67m开厢行秧产量居第2位,单产568.9kg/667m^2;产量最低是4.67m开厢丢秧产量最低,单产531.4kg/667m^2;其次是4m开厢丢秧单产536.4kg/667m^2。  相似文献   

16.
芜菁甘蓝俗称大头菜,是遵义县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多年来,一直粗放管理、净作栽培,产量和效益不高。为进一步提高芜菁甘蓝产量和效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从2002年开始示范推广“杂交油菜套种芜菁甘蓝栽培技术”。2003年鸭溪镇杂交油菜套种芜菁甘蓝栽培面积达133.33hm^2,平均单产达到1384.9kg/667m^2,产值415元/667m^2,油菜平均单  相似文献   

17.
伊犁垦区是“中国薰衣草之乡”,六十五团、六十七团、七十团、七十一团、拜什墩农场等均有种植,平均产值2100元/667m^2左右,最高产值3400元/667m^2,农民纯收入900~1200元/667m^2。其精油总产量占全国90%,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大中城市,部分转销港、澳地区及美国。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有效促进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稻茬免耕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以利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最佳适宜播种期,确保前后作物季季稳产高产。试验结果表明:C处理产量最高达1605.4kg/667m^2居第1位,较B、A、D处理分别提高单产165.2kg、234.6kg、325kg/667m^2,依次分别增产11.3%、17.1%、25.4%;B处理产量1442.9kg/667m^2居第2位,分别比A、D处理提高单产72.1kg和162.5kg/667m^2,分别增产5%和12.7%;A处理产量1370.8kg/667m^2居第3,比D处理提高单产90.4kg/667m^2,增产6.6%;D处理产量最低为1280.4kg/667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不同基本苗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的最佳基本苗。以丢基本苗7.0万产量居第1住,单产686.7kg/667m^2,其次是丢基本苗6.0万产量居第2位,单产651.1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丢基本苗4.0万,单产606.7kg/667m^2,其次是丢基本苗9.0万单产615.6kg/667m^2。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主栽品种里格尔87-5种植年限过长,品种退化问题逐渐加重,产量受到影响,从而制约了酱用番茄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选择Q020试验示范,2005年,全团推广133.33hm^2,平均单产8000kg/667m^2(旧制1亩,下同),最高单产达8610kg/667m^2,现将酱用番茄Q020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