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7.33万公顷,年产玉米杂交种4.5亿千克,占全省玉米杂交种总产量的80%,占全国种子市场的42%以上,玉米已成为张掖市农业增收的特色产业。因此掌握和了解气象因子对制种玉米的影响环节是关系到张掖市农业增收的重要环节,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张掖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10万公顷左右,生产玉米杂交种约占全国种子生产总量的40%左右。自交系PH4CV被用作育种材料后,弱根病的发生为害日趋加重,给玉米杂交种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在制种田进行早期诊断,落实预防和防治措施,是确保玉米制种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制种玉米氮素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中国种业、辽宁东亚、北京德农、奥瑞金等国内一大批种业集团,建立了玉米制种生产基地4.60×104 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种子产业已发展为张掖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两地开设制种玉米膜下滴灌与农户传统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膜下滴灌对制种玉米生育期、主要经济学性状指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掌握膜下滴灌在制种玉米上的实际节水、节肥、增产、增收效果,为灌区制种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和张掖市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制种产业在河西走廊的农户覆盖率达到34%,有94万农民受益,张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源于玉米制种,种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仅玉米和蔬菜花卉制种为农民提供的收入超过了35亿元,玉米平均收入为2 500元/hm2,较上年增加了12%以上,带动10万多农户增收。马铃薯制种平均增收300元/hm2。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3.3万hm2,农民获纯收益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6.
张掖作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为全国提供了4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量。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张掖市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监管和扶持,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企业经营观念落后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多年来玉米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进行研究整理,从隔离区选择、播种、大田管理、授粉及后期管理等多个方面总结出秦巴山区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规程,以期对相同生态区的中高山地区玉米杂交种制种有所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鲁明 《北京农业》2013,(2):14-15
<正>甘肃省张掖市继2011年玉米制种创造24亿元产值之后,2012年又创"佳绩":全市6.8万公顷玉米制种产量达到4.6亿千克,单产比2011年增加5%~10%。产值将突破25亿元。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在打造出"张掖玉米种子"这个全国唯一获得地理商标证书的种子产品后,是如何推动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强劲产业?25亿元产值的背后,究竟凝结着怎样的努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长期以来是甘肃省张掖市的优势和品牌。张掖市坚持把种子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种子产业已成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目前,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已达到6万公顷以上,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满足国内近1333万公顷大田玉米生产用种,已成为全国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张掖市继去年玉米制种创造24亿元产值之后,2012年又创"佳绩":全市6.8万hm2玉米制种产量达到4.6亿kg,单产比去年增加5%至10%。产值将突破25亿元。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在打造出"张掖玉米种子"这个全国唯一获得地理商标证书的种子产品后,是如何推动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强劲产业?25亿元产值的背后,究竟凝结着怎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单产不断提高,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为此八五五农场种子公司迎接挑战应用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制种。在学习玉米制种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严格制定生产技术方案,准确记录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的玉米杂交种生产档案。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环境条件造成的种子质量不合格、严禁因技术等原因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现象时有发生,坚决避免劣质种子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措施。来发挥出玉米杂交制种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绵单1256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杂交种,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根据近几年亲本繁育研究、甘肃张掖生产制种实践和绵单1256亲本制性,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绵单1256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单粒播种技术在全国商品玉米种植中已推广多年,但在制种玉米田尚未大面积推广使用。笔者结合张掖市杂交玉米制种实际,2016年开展了制种玉米单粒播种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其技术要点。从试验结果看,制种玉米单粒播种技术"节本、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在张掖市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潜力,可在张掖市玉米制种基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协玉90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广适、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相继通过四川省及国家审定。根据近几年在四川、甘肃等地的亲本繁育、制种研究等实践,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杂交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玉米单产和效益的不断提高,玉米制种单位和制种户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近年来,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制种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是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省份,张掖市绿洲循环农业模式被甘肃省确定为河西走廊地区推广的主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玉米制种-养牛-粪尿还田"等7种具体模式,带动了张掖市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进行了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制种玉米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较常规施肥显著增产,增产2 838 kg/hm2,增产17.1%,增收5 376元/hm2,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凉州区玉米制种业基地初具规模,制种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利益联结机制相对稳定,制种产业在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作者通过井泉灌区制种玉米与单种玉米、单种小麦、啤酒大麦种植效益对比,充分说明制种玉米效益最好;并对如何规范发展此产业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杂交种唐科82系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用H98与H25海南组配而成(H98×H25),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河北省春播生产试验,2007年超对照8.6%,2008、2009超对照7.8%,均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河北省春播玉米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已引种到天津、北京、辽宁等周边省市,玉米杂交种唐科82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种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杂交制种质量及产量,对玉米杂交种唐科82号制种过程中选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