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滞后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而造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仍无法取得高效的利用,陕西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仅不到30%,剩下的70%多仍为废弃、焚烧等方式粗犷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大量流失。通过对陕西省2011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并将可利用秸秆资源量转化成标准煤量,为陕西省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参考,得出假设:将所有的可收集利用秸秆资源完全用作能源使用,计算得2011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资源量1 196.82万t,折合标准煤663.56万t,约占当年陕西省总能源消耗的6.55%。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及能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生产与利用现状入手,针对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状况,对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实物资源量为4 038.89万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达3 101.99万t,折合标准煤1 622.58万t;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为7.97 t/hm2,其中:松原10.43 t/hm2、四平9.15 t/hm2、白城8.47 t/hm2、长春8.16 t/hm2;这些地区具有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约为煤的1/3,热值约为标煤的1/2。国外利用生物质能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确评价西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西安市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方法]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对西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并分析各区县秸秆资源量分布。[结果]2015年西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211.93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75.95万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49.55万t,可转化能源量82.35万t标准煤;小麦秸秆量占总量的55.4%,玉米秸秆占总量的43.6%,棉花、油菜占总量的1.0%。临潼、长安、户县的秸秆资源量分布较大,分别占比为18.0%、19.0%、17.0%。西安市年平均秸秆的化石能源替代量88.83万t,全部转化为经济价值相当于节约5.49亿元的煤炭消耗。[结论]该研究可为西安市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发电是规模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一种方式,在国家清洁能源扶持政策下,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快速增加,在能源产出结构中占有一定份额。吉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随着年粮食生产面积及产量的增加,产出大量的秸秆。自2006年起吉林省陆续立项建设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现装机容量约为201MW,年消耗秸秆约137万t,但对农作物秸秆经济效益如何这个话题上争论不断。本文以吉林省例,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列示的方法,测算了吉林省可利用农作物秸秆剩余量,并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吉林省秸秆发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得出:在该省每年产出超过4300万t秸秆,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剩余量达到870多万t。在当前按国家0.75元/kwh的支持价政策下,秸秆发电项目企业可实现自身盈利,并可带来较为可观的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资源丰富且宝贵。文章以广西贺州市为例,对2015~2017年贺州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年产生秸秆约397.35万t,可收集357.82万t,综合利用率为82.86%,主要以肥料化为主。但是存在着秸秆利用方式单一,范围狭小,机耕还田、焚烧等主要问题。分析建议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机制,出台适合本地政策措施,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建立收集贮运体系,强化宣传培训等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促进贺州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在有大量粮食产出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产生。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据调查统计,2019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t,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t。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其中,稻草秸秆约2.11亿t、小麦秸秆约1.54亿t、玉米秸秆约2.73亿t、棉花秸秆约2600万t,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约3700万t、豆类秸秆约2800万t、  相似文献   

8.
广安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潜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省广安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主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广安市农业废弃物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资源可利用潜能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广安市年可回收畜禽排泄物数量为276.64万t,可转化的标准煤量为42.07万t;秸秆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86.39万t,可转化的标准煤数量为91.71万t。最后,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种类(一)秸秆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近7亿t,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则高达8000多万t。近年来,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以提供能源为主的能源作物已逐渐成为农业生物质能的一大资源。考虑到农作物秸秆可获得性的特点,预计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可转化为能源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3亿t,折合标准煤为1.5亿t。(二)畜禽粪便  相似文献   

10.
王峰 《河南农业》2014,(23):27-27
<正>一、泌阳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泌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8.91万hm2,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73万hm2,按照农作物秸秆折算比例系数,2013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116.2万t,可收集秸秆总量89万t。二、秸秆资源利用情况据2013年统计数据,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为78.9万t,占秸秆理论产生量的67.9%,占可收集秸秆总量的88.7%。泌阳县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秸秆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能源  相似文献   

11.
正一、襄城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襄城县是个农业大县,全县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33万hm~2,其中粮食作物9.33万hm~2,经济作物4万hm~2,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约50万t。其中,主要农作物小麦面积4.6万hm~2,每667 m~2平均按0.2t麦秸计算,全县麦秸总量为14万t;玉米面积1.33万hm~2,产生秸秆12万t;大豆面积2万hm~2,产生秸秆6万t;红薯面积1.67万hm~2,产生秸秆5万t;其他经济作物烟叶、油菜、瓜类、蔬菜、花生、芝麻等面积4万hm~2,产生秸秆13万t。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由2017年统计数据可知,全县共利用秸秆约44万t,秸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燃料化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农作物经济产量为依据,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估算,进而评估其生物转化甲烷和燃料乙醇的潜力。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2 836.9万t,其中可收集利用量达60 986.1万t。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为前三大秸秆资源。河南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秸秆资源是最为丰富。以热值估算,仅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三大秸秆可折合标准煤量20 177.5万t。基于微生物发酵工艺估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可生产甲烷1 286.8亿m~3,或可生产燃料乙醇1 823.5亿升。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衡阳市,为湖南省辖地级市,扼两广,锁荆吴,临近粤港,历称“南北要冲、两广咽喉”,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故衡阳雅称“雁城”.衡阳市现有农业人口580.61万人,农业户155.78万户,耕地面积466.32万亩,年出栏生猪900万头以上,家禽1亿多羽,年产农作物秸秆380多万t,这给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我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前景广阔.衡阳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利用良好,但面临困难不少;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才能进一步充分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净化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挖掘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草谷比法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结果】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其中水稻、马铃薯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2016年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306.86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8.32万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588.07万t,可转化能源量可折算为733.16万t标准煤。水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薯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结论】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平稳增加,水稻、薯类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新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研究探索一种既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又能满足农民日常生活用能需求的技术推广模式,即:直接以作物秸秆(或秸秆压块)为燃料,配套使用直燃式秸秆采暖炊事炉的技术推广模式。新的利用途径使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得到了更合理利用,改变了农村日常用能结构,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农民增收,使农村建设向生态型转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秸秆焚烧的整治力度,拓展了多种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如秸秆粉碎后还田,大力发展畜牧业来消耗秸秆等多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但年复一年产生的大量秸秆对于环境始终是一大污染隐患。作为人类传统燃料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如何把农作物秸秆有效的作为能源使用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应多策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可供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源,此外还有太阳能和风能,生物质能源资源可分成四类:即人畜粪便、草类、农作物秸秆和薪柴。富民县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秸秆、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有较大改变,使用石油液化气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我县农村经济仍相对欠发达,许多农户仍以薪柴为主要炊事能源。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利用工作,相继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力争到2020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中也指出“结合乡村环境整治,积极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发展生物质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适宜我国江苏省生物天然气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秸秆的资源量为基础,以江苏省生物天然气的生产潜力为核心讨论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通过筛选的草谷比系数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并对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江苏省理论秸秆资源量约4 840万t,其中水稻秸秆占秸秆资源总量的49%,小麦秸秆约占26%;可获得量约为3 934万t;秸秆的能源资源量为2 359万t.秸秆的生物天然气潜力为638 641万m3,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为1 114.43万t.江苏省秸秆资源分布苏北地区最高,苏中地区其次,苏南地区最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步得到广泛利用,但农作物秸秆的收集正在成为其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阐述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特点、利用方式、收集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为我国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规模化收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