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农药混合剂的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对我国混配农药的现状了研究。我国农药混剂主要是杀虫剂混剂,其数量占农药混剂的68.20%,杀虫剂混剂中主要是两元混剂,其数量为杀虫剂混剂的74.04%,其中有机磷+菊酯类占两元杀虫混剂的63.31%,对我国农药混配的发展及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药混剂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农药混剂发展很快的原因,介绍了我国农药混剂的现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药混剂中仍以杀虫混剂为主,占57.07%,但较以往有所下降,除草混剂发展较书,另一个趋势是出现杀虫杀菌混剂,指出了我国混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阿-氯混剂、阿-吡混剂和吡-氯混剂6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其对秋甘蓝田菜蚜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菜蚜的毒力很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235 6mg·L-1。吡蚜酮对菜蚜的毒力也较高,LC50为6.628 1mg·L-1。氯虫苯甲酰胺对菜蚜有一定的毒杀作用,LC50为19.306 5mg·L-1。阿-吡混剂和吡-氯混剂对菜蚜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及阿-氯混剂对菜蚜的控制效果均不理想,施药后7d防效分别为15.95%、20.21%和27.49%。而吡蚜酮及吡-氯混剂、阿-吡混剂则对菜蚜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施药后7d防效分别达97.37%、93.29%和94.52%,且可大幅度提高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及其混剂(10:1)对3种重要农业害虫粘虫、豆蚜和稻黑尾叶蝉的毒力及其增效机理。生测结果表明:甲基对硫磷与氰戊菊酯混配对粘虫、蚜虫和叶蝉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79.04、191.12和216.44;生化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甲氰混剂对粘虫活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率较单剂高,说明甲氰混剂对AchE抑制作用增强可能是其重要增效机制之一;根据药剂的毒力值(LC90)和价格所进行的应用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甲氰混剂的应用指数均高于单剂甲基对硫磷,说明该混剂具有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叶正荷  张功普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46-248,274
针对农药混剂中单剂搭配和最佳配比选择的几种方法的片面性,从群体遗传学角度推导了靶标物对农药混剂的抗性选择模型,指出以抑制抗药性产生和发展为目的的农药混剂在单剂选择上应以ω·ω′≤ρ·ρ′为准;在防治敏感型靶标物时,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其单剂配比应以等保存率时的剂量比为准(ρ=ρ′);在防治对单剂已产生抗性,且抗性表观型适合度不高的靶标物时,其单剂配比应以保存率等于适合度时的剂量比为准(ρ=ω,ρ′=ω′)。  相似文献   

6.
在三维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害虫的LC50值作理论等效面。3种农药混用后,对害虫LC50实测值的坐标点在等效面上为相加作用,在靠近坐标原点的凹面上为增效作用,在远离原点的凸面上为拮抗作用。在同一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几种害虫的LC50值作多个等效面,并将3种农药混用后对几种害虫的LC50实测值标注在坐标内,可以清楚地反映混剂对不同兼治对象的毒力和互作效应。以此研究甲维盐+毒死蜱+吡蚜酮的三元混剂对水稻二化螟、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兼治作用。结果表明:该混剂对二化螟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且毒力最高;对灰飞虱为相加作用,毒力次之;对褐飞虱为拮抗作用,毒力最差。说明该混剂的综合效应差,不适合同时兼治3种害虫。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美洲斑潜蝇的毒力,并筛选出了混剂最佳配比。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4的配比为最佳配比,为理想的混剂产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最佳稀释比浓度为1500倍液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好又环保,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铜·烯酰吗啉混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以菌丝生长法与孢子囊萌发法测定了氢氧化铜·烯酰吗啉混剂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的毒力.结果表明,由上述2种药剂混合的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孢子囊萌发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以氢氧化铜∶烯酰吗啉为5∶3的混剂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为267,对孢子囊萌发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为189.  相似文献   

9.
以棉蚜为测试对象,采用共毒系数法对杀虫混剂MA-95进行了测试,其共毒系数最高达272.6.对棉蚜、柑桔全爪螨、菜青虫的比较毒力测定结果表明:MA-95的毒力为标准药剂2.46-9.93倍,对棉铃虫的LD50与拟除虫酯类的复配剂铃螨净近似,但最大致死剂量较后者小1.34倍。  相似文献   

10.
25%对氯杀虫酯乳油(以下简称Pacy)系采用对硫磷与氯氰菊酯经科学复配而成的混剂,经室内毒力测定,该混剂对棉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404.8。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混剂最佳配方为:对硫磷:氯氰菊酯=247∶3,使用该配方制成的25%混剂防治稻棉主要害虫,每667m2用量100~150g,防效达90%以上,持效期10~15d。1996年示范推广4.7万k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机械设计中离散变量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用于全离散变量或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的方法——模式与随机搜索法。文中阐述了算法的原理,给出了迭代公式与框图。考核结果表明,本算法比通常的优化方法具有更好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所得到的离散最优解更合理,并且计算时间与迭代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应用Fouricr方法求得双移动边界二维非齐次线性热传导方程涉及第三边值条件的一个混合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类化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将6种PAEs类化合物配制成等质量比的混合物,以低、中、高剂量(40,400,4 000 mg·kg-1)对雄性小鼠灌胃染毒,观察雄性小鼠骨髓微核形成、精子畸形、血清及肝脏、睾丸等指征的变化,并与相同剂量处理的单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组进行比较,以评价混合PAEs组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处理时,混合PAEs组的雄性小鼠骨髓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单一DBP组;中剂量处理时,混合PAEs组染毒雄性小鼠30 d后的肝损伤及睾丸组织损伤程度也较单一DBP组明显上升,表明混合PAEs组对雄性小鼠的联合致毒作用较单一DBP组显著,不同PAEs类化合物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黄启玉  苗青  杨占品  范全宝 《油气储运》2002,21(1):32-33,36
系统研究了鲁宁管道所输胜利油,进口油按不同比例,不同温度混合时的粘度,提出了根据混合油粘度求混合油比例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首先测量不同比例,不同温度混合原油粘度,回归混合原油比例与混合原油粘度,温度的关系式,利用回归公式对混合油比例进行计算,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工作重点,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根本,为了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项目组成员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北大荒农民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总结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内涵、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建设策略等,旨在构建垦区农民教育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为打造农垦农业领军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效益和长期效应来看,混作对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和保护、改善农田生态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文章简述了品种和种植结构单一对农田生态的风险,通过对应用实例的概括,从屏障效应、化感作用、稀释效应以及组分间互作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混作的作物保护机理。分析指出混作科学搭配措施、长效评价和补偿机制缺乏等问题,并对混作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用黄色八叠球菌、金色微球菌、根癌农杆菌和萤光假单胞杆菌作指示菌,同时用家蝇幼虫作指示昆虫,对产苏云金素的4株苏云金杆菌发酵物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所获得的抑菌圈大小与校正死亡率成正相关,但微生物测定法要快速、省材。尤其是用黄色八叠球菌为指示菌的微生物测定法比用其它几种指示菌时所出现的抑菌圈要清晰、透明,容易测定。选用这一指示菌来测定苏云金杆菌所产的苏云金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黎蒴栲混交林土壤肥力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广东省国营增城林场的马尾松、黎(?)栲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理群数量、生化强度和酶活性等肥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8个土壤肥力因素中,混交林育群,纤维素分解作用、蛋白酶活性,混交林与纯林有显著差异;而这两类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数量及其生化强度的季节性交化规律大致相似,但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一个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及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人口、玉米连作与奶牛养殖相结合的农牧生态系统物流模型。并运用C语文编制程序进行预测,经多年实验数据检验效果较好,说明模型有效、可行并具有一定通用性。最后将模型用于哈尔滨玉米带,探索几种不同的农业类型的结构与功能,并进行持续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混合整数可行性问题的一个求解方法。首先把混合整数可行性问题转化为线性互补问题,其次给出了求解一般线性互补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解法,最后给出算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