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姆斯生物肥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姆斯生物肥是一种多元的新型微生物有机复混肥,除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钾活性微生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它既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持久,壮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自1992年研制以来,已先后在全国十几个省市30多种作物上试验示范,普遍具有增产效果,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增产5%~8%,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增产10%~20%.在异地多点产量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还在各地进行了阿姆斯生物肥综合效果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阿姆斯生物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表明,施用阿姆斯生物肥的生菜单株重量分别比基质和空白对照增加43.38g和64.00g,变量分析达到极显著标准,与施化肥的增产效果无显著差异。生菜施用阿用阿姆斯生物肥后粗蛋白,钾、Vc含量比施基质和化肥增加,总酸降低,还原糖增加,糖酸比提高近一倍。亚硝酸盐含量降低21.3% ̄36.3%。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巴斯夫为泰国农民推出一款支持高效生产优质大米的创新杀菌剂Seltima。Seltima采用全新微胶囊技术,确保其强效活性成分直接在作物叶片表面缓释,进而强效持久防治稻瘟病,改善作物健康并保护水生环境。Seltima是巴斯夫施乐健品牌产品,不仅具备作物保护功效,还可改善作物外观、增强植物活力和  相似文献   

4.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就国内外缓/控释肥料应用效果、施用方法做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缓/控释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磁肥及其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磁肥种类及其改良土壤、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间作对旱地作物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间作系统各作物的总产量(或收益)高于其任一单作系统;间作能显著改善作物的品质;间作能够使各作物在时空与水肥利用上具有互补性;间作群体在辐射截获和利用总效率上不低于其任一作物的单作群体;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间作的两种作物对养分吸收存在竞争与促进关系,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损失率;间作系统能够集约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针对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间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条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新发现的绿色环保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芸苔素内酯,Brassinosteroid,简称BR)是公认的活性最高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激素。BR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耐冷性,改善作物抗病、抗盐能力,使作物的耐逆性增强等,因此,其在农业生产上获得广泛应用。然而有关BR在作物上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8.
多年生作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生作物是指生活周期年复一年,能多年生长,或地上部分在冬季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的作物。多年生作物对于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多年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探讨了多年生作物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利用价值,综述了多年生作物的创造途径,并对多年生作物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与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作物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的重要途径。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温室气体排放和作物产量等会产生明显影响。为了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并探讨其还田效用,综述了作物秸秆还田相关技术、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性状、水稻产量和米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从秸秆还田轻简栽培技术、不同稻作方式下秸秆还田的环境效应及不同作物类型秸秆还田效应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深入开展秸秆还田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合理利用作物秸秆、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以及保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前言北海道东部的旱作地带,主要种植秋播小麦、甜菜、马铃薯和豆类作物。秋播小麦有40%面积实行连作,其它作物也因短期轮作或连作而在生产上带来一系列障害问题。为了改善轮  相似文献   

11.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作物种植系统中,田间杂草、土壤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直都是农业领域关注的热点。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可以达到作物增产、除草的目的,但其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种植覆盖作物是一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策略,可以达到控制杂草、减少氮肥施用、改善土壤质量等目的。本文主要从覆盖作物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主要种类和作用及其种植制度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覆盖作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以期为覆盖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有机农业生产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顺应自然,重视农业与自然的和谐,它对病虫草害的防治不是简单地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合成农药,而是从改善作物生存环境促进作物健康入手,增加作物抗性为主,从而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BGA土壤调理剂在盐碱障碍型土壤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碱障碍问题,提高盐碱障碍型土壤质量,增强土地生产力,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对盐碱障碍型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BG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盐碱障碍型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油葵、水稻及枸杞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3种作物产量,改善了油葵、水稻的品质;与配方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盐碱障碍型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油葵、水稻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3种作物产量,改善了油葵的品质。如果能够有效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生产成本并配合化肥合理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良盐碱障碍型土壤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垦科技》2012,(9):60-60
合理施肥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有力措施。合理施肥能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避开有利于害虫的危险期或加速虫伤部分愈合;改变土壤性状,恶化土壤中害虫的环境条件;直接杀死害虫。  相似文献   

15.
冷等离子体处理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现代农业物理技术,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不同压强和放电方式组合下冷等离子体的性质、冷等离子体对作物种子处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归纳发现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改变作物种皮结构,提高种子代谢水平,改善作物的表型、产量等生产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目前对冷等离子体处理效应的报道多集中在作物表型和生理层面,对机理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是一种近年开始应用的新型冷等离子体源,操作条件更为温和可控,处理效应更加稳定高效。相信今后常规冷等离子体及ARTP处理技术会在改善作物农艺性状、提高作物综合品质等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定西市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总体方案、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经济效益分析等,试图改善该地区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的现状,加快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推广,实现该地区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生产良种化,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正在作物收获之后,作物残留物还田可为防止土壤表面的水蚀和风蚀提供屏障,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因此,农作物残留物的管理是许多保护性耕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目前对作物残留物的估算主要集中在遥感影像数据的光谱特征信息,而利用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信息、光谱特  相似文献   

18.
朱振东 《种子》1992,(5):49-50,52
现代农业生产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对于世界上许多主要的作物来说,单靠育种已不可能维续产生巨大的增产效应,因而必须改善作物生长的其它方面来优化生产潜能。种子作为生产的最初投入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种子是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前提。种子的质量由种子的纯度、活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决定。各种因素同等重要,均不可忽视。然而,种传病原菌相对于其它因素尤其特殊,他们在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都能表现出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种传病原菌的侵染是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植物化学控制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变植物内源激素系统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技术。目前,已成为提高植物生产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进科技手段,成为当今农业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模式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广泛的应用于大田农作物、果树、蔬菜及花卉等生产上,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它不同于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如水肥、密度配置等,而是直接调节作物本身,向着有利于充分发挥作物产量潜力和增强抗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化控技术在豆类作物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今后豆类作物的生产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熊蜂为温室茄属作物授粉的优越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近几年,国外已广泛利用熊蜂为温室农作物授粉,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熊蜂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成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利用熊蜂为温室作物授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减少畸形果率,还可以解决应用化学激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综述了利用熊蜂温室茄属作物授粉的优越性,并讨论温室环境、茄属作物本身等对授粉的影响,以及熊蜂为温室茄属作物授粉行为和效果,旨在为中国熊蜂授粉应用及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