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洞庭湖系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建国30多年来,尽管洞庭湖经历了“沧桑变迁”,但洞庭湖区的渔业仍持续发展,并在整个湖区农业中和全省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总结渔业资源条件和现状入手,剖析洞庭湖区渔业的战略地位。一、湖区渔业资源条件洞庭湖上纳湘、资、沅、澧四水,下接长江。由东、南、西洞庭湖以及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湘江水电梯级工程对洞庭湖渔业资源的影响与对策金球林,何兴春(湖南省渔政管理处410006)1洞庭湖渔业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洞庭湖位于东径111°10′—113°10′,北纬28°30′—30°21′。西起澧县、东到岳阳,南从乔口,北临荆江...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并于通过之日(即2006年3月3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省渔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我代表省畜牧水产局向为制定《决定》作出大量努力的所有领导、所有同志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基本特性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平 《内陆水产》2002,27(7):44-45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湘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4°41″~113°10″,北纬28°30″~30°21″,城陵矶水位34米时,面积为28.2万公顷,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由东、南、西三个湖泊群组成,一面承受湘、资、沅、澧四水的汇注,一面接纳长江自松兹、太平、藕池三口分泄的水量,经过湖泊调蓄后,从城陵矶注入长江,是长江最大的通江调蓄湖泊,在长江流域渔业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誉为长江渔业资源的宝库和鱼类种质基因库。因此,保护洞庭湖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深远意义。1渔业资源现状1.1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并于通过之日(即2006年3月3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省渔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我代表省畜牧水产局向为制定《决定》作出大量努力的所有领导、所有同志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正数字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能简便、快捷、明朗、高效管理相对人和事,特别是在复杂工作环境面前,使管理更加简单化、高效化。洞庭湖作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和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也造就了渔业资源的丰富性。东洞庭湖作为洞庭湖的主体湖,岳阳县渔政监督管理局作为东洞庭湖渔政管理和执法机构,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管理东洞庭湖渔政的新办法,并且逐步累积了一些经验。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渔政管理能力建设,推进东洞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增殖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洞庭湖“四大家鱼”等半洄游性、洄游性鱼类资源产量持续下降,经济鱼类比重减少,渔获个体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湖泊淤围、水工建筑、水域污染和酷渔滥捕等。本文在分析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其衰退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保护和增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春禁一碗籽,夏收一担鱼”。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根据国家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我省洞庭湖和长江湖南段从2002年开始实行春季禁渔。禁渔时间为每年4月至6月共3个月。这是记者3月8日,从省政府获得的信息。洞庭湖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水生野生动植物330种,其中鱼类117种,有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鳍豚、中华鲟、白鲟等。洞庭湖的捕捞量占全省总捕捞产量的60%以上。我省是全国淡水鱼重点产区,又因洞庭湖的渔业地位特殊,已被列入国家春季禁渔的两个重点省之一。我省参加国家长江流域统一春季禁渔的范围是东、…  相似文献   

9.
真道重明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水产资源专家,他对东、黄海的渔业资源很有研究。他是我们渔业界熟悉的老朋友,早在1957年就来过我国作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讲学活动,受到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实施国家长江流域统一春季禁渔行动,保护我省洞庭湖和长江渔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农业部长江流域春季禁渔通告》,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春季禁渔事项通告如  相似文献   

11.
优良的渔业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的物质载体与必然条件。我国海洋渔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加强海洋与渔业生态建设,展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古以来以盛产鱼虾湘莲而闻名中外。解放前,年产鲜鱼在60万担以上,一九三六年曾达90万担。但是,长期来由于淤积围垦、工业污染以及不合理渔业经营等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洞庭湖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天然渔业已每况愈下。在昔一个向之渔帆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沅江市境内南洞庭湖资源现状;其次,阐述了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再次,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目标规划;最后,就沅江市境内南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河北渔业》2007,(7):60-61
今年,秦皇岛市县(区)两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领导,将增殖放流与保护渔业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积极支持和鼓励开展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工作,努力恢复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繁荣渔业经济,保持渔区稳定。  相似文献   

15.
渔业生态环境是水域生态环境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区域,应重点关注渔业生态环境中最重要、最敏感、最脆弱的鱼类产卵场、仔幼鱼的索饵场及重要经济鱼类的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这些区域的环境质量与水生生物多样性、渔业资源、水产品质量乃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科学合理开发海洋,就必须合理配置渔业资源,积极引导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必须寻求海洋渔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要将渔业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同时,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渔业立法,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科学合理开发海洋,就必须合理配置渔业资源,积极引导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必须寻求海洋渔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要将渔业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同时,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渔业立法,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近日公布的湖区渔业资源监测表明:洞庭湖的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资源锐减,呈现出低值化、低龄化、小型化趋势。湖南省依托8个渔业环境资源监测站,连续多年对洞庭湖渔业资源实行监测。对比近几年来的监测结果,明显反映出鱼类种群的退化趋势。“四大家鱼”等半洄游性鱼类在捕捞量中所占比例从30%降至10%,定居性小型野杂鱼类升至80%左右,反映出洞庭湖渔业资源的经济价值下降。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白鳍豚、胭脂鱼、鳗鱼等重要保护物种已难觅踪迹,反映出水体生物多样性下降。此外,主要经济鱼类趋于低龄化、小型化,当年幼…  相似文献   

19.
渔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搞好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是渔业资源赖以生存和渔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保护和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有效增殖渔业资源,是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措施。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渔业生态环境资源和生产基础条件,积极努力推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内涵开发潜力,充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科学安排渔业生产建设布局,有效开展生态渔业,保持和创造一个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确保形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渔业生产态势。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肖乐报道)2003年1月10日农业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齐景发副部长到会并宣布:我国自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全长江禁渔期制度。该禁渔期制度经国务院同意,由农业部统一部署,长江10省(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齐景发副部长指出,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就是在长江流域天然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繁殖期、幼鱼生长期全面禁止捕捞作业,保护鱼类亲体正常产卵繁殖和幼体正常生长,使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增长,这是一项最直接、较有效的养护渔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渔业结构调整,提高渔民收入,开创了我国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