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祥 《内陆水产》2005,30(4):42-42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己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667m^2。但近几年蟹池套养鳜鱼成活率偏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笔者根据对养殖户的调查和长期推广的经验,将其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在几年前就大力推广蟹池套养鳜鱼技术,然而直到今天还有养殖户反映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比较低。根据对多个养殖户的具体情况调查后,现将鳜鱼成活率低的原因总结如下,同时给出一点对策,仅供参  相似文献   

3.
张英  张兴国 《科学养鱼》2003,(12):21-21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厘米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阴凉的天气运输。一般用氧气袋充氧运输,每袋放苗300~500尾,运输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如果超过8小时,中途应换水充氧。短途…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许多养殖户采取在蟹池套养黄颡鱼等名优鱼类的方法,以求增加经济效益。去年我区水产站大面积推广在河蟹池套养黄颡鱼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笔者认为河蟹池套养黄颡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作为"四大淡水名鱼",因其肉嫩味美,又无细刺,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鳜鱼价格平稳,在蟹池适量套养鳜鱼,两者能和平共处,且管理方便。2019年南京市高淳区河蟹养殖面积1.5×10~4hm~2,98%以上蟹池套养鳜鱼,实践证明,每667 m~2蟹池套养5cm以上鳜鱼苗种20~30尾,利润一般在200~350元,经济效益明显。1池塘条件1.1塘口准备  相似文献   

6.
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其他名贵鱼类,现已成为养殖户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常规方法。淮安市楚州区近几年主要推广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给养殖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在此笔者认为在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7.
谢理伟 《中国水产》2009,409(12):41-42
为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蟹池套养鳜鱼与单养河蟹相比: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机、蟹虾混养、鳜鱼养殖、鲌鱼养殖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鲌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养殖技术.其利用冬季生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鲌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不定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 cm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 cm左右,将鲌鱼再移入池中.  相似文献   

9.
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至2001年,我们采取示范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试验探讨和推广应用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2001年,推广应用面积达31936亩,平均亩产商品蟹42.7公斤,规格141克,鳜鱼5.1公斤,规格0.62公斤,亩毛利1328.293元,鳜鱼占毛利的11.3%。与单养河蟹池塘相比,推广应用面积亩均增收260元,不但增加了鳜鱼产品,而且河蟹产量非但未减却略有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所提升。现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养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充分开发水体资源,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蟹池套养鳜鱼试验。试验塘口在项目实施后其河蟹单产水平仍维持在50kg左右,但套养鳜鱼后增效明显。现将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鱼范村渔业科技示范户李仁顺,通过创新,探索了蟹池套养龙虾(克氏原螯虾)、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2008年,22亩水面收获大规格河蟹1500千克、龙虾2500千克、鳜鱼231千克,总收入8.793万元,扣除各种成本获纯利5.27万元,高于当地养殖户效益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区蟹池套养鳜鱼始于2005年,至今推广面积2000余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蟹池每亩套养鳜鱼15—20尾,亩产5—8kg,净利润达到150—200元,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平均规格可达到150g左右,单产提高5kg。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分散蟹池年底鳜鱼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在蟹池中套养大鳞副泥鳅和鳜鱼的对比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地点及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1-12月在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河蟹养殖基地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由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试验设计用于试验的蟹池4个,其中两个蟹池放养大鳞副泥鳅苗种,不放养鳜鱼苗种,另外两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2001年,我们采取示范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和推广应用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与单养河蟹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品,而且河蟹产量非但未减却略有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所提升,取得了明显的养殖效果,并通过有关专家的验收和鉴定.现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  相似文献   

16.
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大规格河蟹养殖中,常出现野杂鱼与河蟹争食饵料的情况,影响河蟹正常摄食与生长,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河蟹池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利用鳜鱼捕捉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将经济价值较低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达到鳜鱼、河蟹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一、河蟹池套养鳜鱼主要特点1.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在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水体复养指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是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一种可行的模式。2.能够增加产量和效益。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蟹池内与  相似文献   

18.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宜兴市太湖西岸养殖户史吉新养蟹已有10多年历史,刚开始时蟹池大量移植水草,效益并不理想。近几年该养殖户不断学习科学技术、吸收他人长处,结合自己蟹池的特点,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种草技术,蟹池环境得到了改善,养殖的河蟹产量高、规格大,连续几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水草管理的具体做法1.改造蟹池蟹池有深水区和浅水区,两者面积分别占水面的1/10和9/10,夏季最高水位分别能达到1.5米和1米。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2004年)的反复试验,成功探讨了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