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棘林是建平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由于近年来沙棘林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现象,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现状。文章提出了保护沙棘资源,实现沙棘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5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沙棘》2004,17(2):29-29
建平神兴沙棘有限公司和建平神兴酒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北神兴集团,是神兴沙棘产业化发展的先锋企业。该公司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发展沙棘产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拥有资产2 0 0 0余万元,占地4万m2。建平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的人工种植沙棘林6.7万hm2 ,是十分宝贵的  相似文献   

3.
沙棘干缩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平地区沙棘林采集土壤样品,采取平板稀释法分离到49株放线菌,以沙棘干缩病菌作为指示菌,通过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4株抑菌圈直径大于10mm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建平沙棘产业应解决的问题文/迟海鹏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我国沙棘主要产区。该县60年代初从山西引种中国沙棘,目前,已有人工栽植的沙棘林6.67万公顷。沙棘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比较顺利,先后建起了4个榨汁厂、3个保健品厂,主要产品有汽水、沙...  相似文献   

5.
陈国芝  董国清 《沙棘》2002,15(3):29-29
建平县自 5 0年代引种沙棘 ,到 80年代大面积造林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艰苦奋斗 ,90年代初全县的沙棘林面积达 6 .6 7万 hm2 (其中混交林 2 .6 7万 hm2 ,纯林 4万 hm2 ) ,成为全国沙棘林面积最大的县 ,规模世界第一 ,曾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的高度评价 ,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建平县视察 ,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你们是全国沙棘资源的冠军 ,还要争当全国沙棘产品的冠军”。的确 ,沙棘林为改变建平县贫穷落后的面貌 ,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建平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起着无法替…  相似文献   

6.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是胡颓子科沙枣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珍贵树种。近年来,辽宁西部地区开展了大面积沙棘人工造林,现有沙棘人工林10余万hm‘,特别是在建平北部集中栽植6万余hm’沙棘林,在改变山区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沙棘人工林的防护效能,大力发展沙棘资源,不仅为三北地区建立多功能防护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促进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现实意义。l沙棘人工林树冠截流与枯枝落叶的持水效能辽宁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土…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同工酶技术结合传统分类,使沙棘种和亚种不仅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方面,而且从基因的表达上给予正确的分类。同工酶分析的结果表明,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分属不同的种,而云南沙棘、青海沙棘、内蒙沙棘和建平沙棘则属同一种,但分属不同的亚种,即Subsp.yunnanensisRousi和Subsp、sinensis Rousi(青海沙棘,建平沙棘,内蒙沙棘属这一亚种),它们都是近缘种,它们的亲缘关系依次疏远,呈从西南到西北的地理递变。其中肋果沙棘是递变的中间过程,是沙棘从西南到西北的替代表观。这和传统的从生物学特性分类是吻合的,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孔庆杰 《沙棘》1994,7(2):31-32
建平县沙棘是以五十年代末引进的,六十年代试种,七十年代后用于水土保持、薪炭林、护岸林方面,八十年代采用沙棘作为小流域的先锋树种。建平县有小流域134个,其中水利小流域77个。目前全县有人工沙棘林面积90万亩,其中水利小流域就有60万亩。 建平县对沙棘的利用,是松辽委在凌源、建平小流域现场会之后开始的。从1984年冬至1992年9年中,共计采收沙棘果6041.5t,农民年收入31.84万元,厂家年收入20.14万元。以水利系统的沙棘综合加工厂为例,6年加工沙棘果953t,每吨纯经济收入400元,共计收入38.12万元,平均年收入6.35万元。  相似文献   

9.
该文依据围场的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林现状及沙棘产品开发情况,报道了对围场现有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雌雄株比例的调研结果;并针对沙棘实生繁殖粗放造林经济效益低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沙棘造林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文丽 《山西林业》2011,(5):25-26,43
在分析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三道川林场沙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不同坡向、坡位经营沙棘林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经营和改造沙棘林进行了实际调查,对沙棘林经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分布的中心地带,天然沙棘林分布很广,我国“三北”地区在防护林建设工程中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沙棘林.据估算,野生沙棘林每亩  相似文献   

12.
姜辉  孙颖  张新春 《沙棘》2006,19(4):12-13
以辽宁建平县为例,实践探索了建平沙棘园的摸式,其要点是选择繁殖材料、扦插育苗、选择园址、栽培。旨理等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经经济效益分析,集约经营沙棘园较粗放经营沙棘经济效益提高达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沙棘生产存在问题及园艺栽培措施谭树人,孔庆杰(辽宁省建平县万寿镇果树站建平,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沙棘开发集团公司)姜树茂,宫海志(辽宁省干旱造林研究所)(辽宁省建平县水利局)沙棘(HippophaerhamnidesLinn)具有生态环保、自...  相似文献   

14.
柳秀兰 《沙棘》1997,10(2):43-43
1996年陕西省在沙棘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073.3hm~2,累计营造沙棘林92240hm~2.其中吴旗、志丹两县示范区共新增人工沙棘林2733.3hm~2,累计营造沙棘林已达46666hm~2,已挂果面积达28000hm~2.陕西的人工沙棘林建设,已经走上了由小区域向大规模,由零星栽植向集中连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1984年至1988年期间,我们对建平县境内不同立地条件的沙棘和杨树混交林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沙棘杨树混交不仅能加快杨树的生长,减少病虫害,改变杨树“小老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建平县境内拥有目前世界上第一大人工沙棘园,总面积102.7万亩。由于沙棘木蠢蛾的严重危害,自2001年起.园内沙棘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使建平县的生态安全面临严竣挑战,也使建平县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发展利用沙棘资源促进建平经济繁荣(摘要)辽宁省建平县人民政府建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丘陵山区县。1958年从甘肃引种沙棘。1978年,随着对沙棘适应性的完全肯定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沙棘作为这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桥山林区天然沙棘林改造试验,提出了天然沙棘林改造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然沙棘林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天然沙棘林的更新改造及经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林龄中国沙棘林可溶性氮组分累积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的退耕效果评价和土壤氮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志丹县金丁镇不同恢复年限(5、15、20 a)中国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土壤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中国沙棘人工林均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对于土壤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SON)而言,20 a与5 a中国沙棘人工林间差异显著,荒草地与5 a中国沙棘林间无显著差异;土壤铵态氮在不同恢复年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土壤硝态氮和SON变化趋势一致,均为20a中国沙棘林>1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5 a中国沙棘林,且均呈表聚现象。土壤铵态氮含量大小关系为15a中国沙棘林>20 a中国沙棘林>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表层的铵态氮平均含量最低。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在不同土层间均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或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