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数据库主键关联、地理位置关联、局部替换等方法,用采集到的最新数据,对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进行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更新。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本试验是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约37万ha)进行的,该研究成功地将森林资源数据库信息与经营管理图面材料相互配合使用,较好地处理了森林资源数据在图面上更新的问题。本系统具有完备的森林资源统计报表,森林生长预测,资源动态分析,数据更新与  相似文献   

3.
基于版本机制的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系统基于SDE的版本管理机制采用分布式地理数据库等GIS技术成功实现了省级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图形属性的同步更新。文章简述系统设计原则、系统流程和版本机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林火信息管理与火灾损失评估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快速原型法和面向对象设计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林火信息管理与损失评估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采用北京地理研究所研制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erMap2000,以黑龙江省1:50万和1:25万全要素地形图及部分1:5万林相图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功能实现林火历史信息、防火信息、热点信息、林相信息的管理、森林火灾损失的计算、统计和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国家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生产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霆 《安徽林业》2007,(3):39-39
安徽省国家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生态公益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系统以矢量数据、遥感数据、资源调查数据及其他林业专题数据为主体,通过构建覆盖全省的公益林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森林资源的数据共享机制、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当前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及时更新全区林地"一张图",结合首批试点旗、县的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运用遥感判读技术、全国林地年度更新信息平台等,对地类、林地范围、管理属性等变化图斑进行变更,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本期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文章分析了林地变更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完善全省林业信息化网络。全面启动"数字林业"工程建设。总目标是:以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全省森林资源连清数据、全省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为主体,建立森林资源主题数据库和资源动态数据库;逐步扩展,整合各类林业信息资源,建立各专题数据库。实现数字林业系统中涵盖129个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中国林业》2012,(13):57-57
随着社会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关注,林业资源数据的共享成为需求热点,数字林业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林业资源信息系统采用国际上先进的WebG1S平台、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Java技术,以研究林业树种空间分布、类别等数据为基础;在网络环境下,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存储、发布、查询、分析、模拟、更新、管理、集成各种空间和属性信息;实现地理数据、专题信息和网络共享,为林业生产、管理提供多专业、多层次的综合服务;为林业资源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全面、图形化、直观、高效的工作平台,并为有关领导和部门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一、WebGIS及其特点WebGIS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这种基于WWW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用户可从WWW的任意一个节  相似文献   

9.
论述关系型数据库存的层次结构和对偶结构,认为在传统的GIS系统中,空间及属性数据的管理应用模式在大规模、多层次的项目数据管理中的采集、管理、应用等脱节,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困难.为此,在开发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时,建立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地理数据模型.并对其构成、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逻辑组织、一体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林业部按规定对1990年度全国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枝查合格面积范围内的小班进行了复查,调查总面积为111.0万亩.结果是,全国1990年度的人工造林、更新合格面积保存率为94.6%,比1989年度的92.7%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其中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保存率分别为94.3%、97.2%,分别比1989年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森林资源年度更新处理数据时,主要运用Arcgis软件自带工具或工具箱对单一数据集或单一过程处理,效率低下,易于出错等问题,而在Arcgis中运用Python语言可实现对地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批量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从遥感影像裁剪和拼接、森林资源小班数据库分发、外业调查图纸批量制图等方面阐述了Python脚本语言在地理数据批处理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陕西古树名木图文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次古树名木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的古权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不少属田家保护范围的渐危、渐危、珍稀树种。通过人工手段来管理和维护这此信息资料,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很]难做到对动态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和便捷处理。应用先擀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古树名木这一静态的地理事物,直接反映到空间地的上来,最终形成一套集图像、表格、文字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图文数据管理系统,会便于对古树名木进行准确的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兴安岭比拉河林业局的林分数据库为例,介绍了再设计动态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的全过程。它包括基于原数据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和基于UML语言和CASE工具的动态地理数据库设计等三个步骤。结果表明,再设计的地理数据库是"动态的",能方便的存储时间数据和应用SQL语言回答与时间有关的查询,消除了数据冗余并维护了数据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我国林业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现状;分析了实现我国林业地理空间信息整合首先要解决数据库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有关标准、规范滞后,信息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实现林业地理空间信息整合应加强对林业空间地理信息的协调管理,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等对策、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森林资源管理主要是对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综合管理,也是对森林的综合信息及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森林地理空间数据库,运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DWG格式数据不能在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利用ArcGIS的Spatial ETL Tool工具实现DWG到SHP的数据格式转换,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实现了DWG数据生产到数据入库,解决了由地形数据到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转换,扩展了DLG数据在数字城市等领域的作用。对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库预处理,数据格式转换、入库、质量控制、融合等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部调查规划科已经建立了约7000张森林覆盖图、统计记载生长信息和消耗信息等森林资源数据库,按照林业部的要求,能从数据库中提取当年最新资源数据,从这个目标出发,所以,每年需要对数据进行更新,实践证明,采用传统方法更新森林调查数据,既费时间,又费人力物力,而采用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图象产品以及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可以为更新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提供比较实用的方法。此外,数字化陆地模型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综合利用,对于提高经营实践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是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目前所使用系统的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18.
"地理大数据"课程是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面向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生增设的一门学位课程。针对"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内容交叉性强、教学方式不确定等特点,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①基于前沿话题式引导,开展以问题讨论与交流为主的互动式专题教学;②建立"地理大数据"课程资源数据库,鼓励并督促学生丰富该课程数据库内容;③建立多元化的"地理大数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探讨"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出了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原始林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受人类发展影响,目前已经非常稀少。以现有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数据为基础,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学模型等手段分析研究怒江州原始林资源面积、类型、分布、保护状况等,是高效监测、科学保护原始林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怒江州原始林总面积为56.61万h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8.5%,森林总面积的47.7%,原始针叶林划分至3个森林亚型,9个森林类型,阔叶林和灌木林划分至3个森林亚型;95%的原始林分布在海拔2 001~4 000 m的范围内;超过90%的原始林分布在陡坡与急坡地段;纳入保护的原始林面积为50.29万hm~2,占原始林面积的88.8%。  相似文献   

20.
<正> 林业部为加强全国人工造林、更新的监督险查,掌握年度造林、更新的实际成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各地提高造林、更新的质量,继1988年在全国24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对1987年的人工造林进行实绩核查之后,于1989年又在全国(天津、上海、西藏除外)27个省(区、市)范围内,对1988年的人工造林、更新实绩进行了核查。核查的项目主要是人工造林、更新的面积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