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和它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以无性繁殖产生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以其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分为:未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和珠心胚结构(或孢子体无融合生殖)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体细胞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和珠心胚结构是被子植物常见的无融合生殖类型.这三种常见类型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和遗传特  相似文献   

2.
从寄生的概念入手,对种子植物生活史中的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在种子植物的生活史中,雌、雄配子体终生生长在孢子体上,靠孢子体提供营养"要比常规的"雌、雄配子体终生寄生在孢子体"更合适.  相似文献   

3.
朱晓红  曹显祖 《作物学报》1998,24(4):421-430
利用携有和不携有广亲和基因的两种籼粳亚种间杂交为材料,观察其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发生过程,明确杂种雌雄配子体败育的特征,结果显示:花粉和胚囊的败育均与小孢子和大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异常有关,前者表现为小孢子间有丝会裂不同步,导致部分花粉不能正常成熟和败育,后者表现为大孢子有丝分裂异常(包括一些大孢子有丝分裂的延迟)在成熟的胚珠中不能形成胚囊,利用整体染色技术直接决定了杂种胚囊的育性,不同于携有广亲和基因  相似文献   

4.
天山蒲公英(Taraxacum tianschanicum)具有有性和无融合两种生殖方式,为了解两种生殖方式个体的性细胞分化的异同点,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天山蒲公英两种生殖方式个体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分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无融合生殖个体与有性生殖个体的小孢子分化阶段无明显区别,四分体分化期之后,两性生殖个体的雄配子体依次分化形成单核、二核、三核花粉,而无融合生殖个体进入了雄配子体败育期;与两性生殖个体的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分化过程相比,无融合生殖个体的大孢子母细胞不经过四分体分化期,二分体的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胚囊,卵细胞不通过受精作用就发育成心形胚。无融合生殖个体雄配子体败育可能是胼胝质不分解或绒毡层结构发生异常所致;兼性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出现可能是该植物适应多变气候特征的进化对策。本研究可为蒲公英植物的分类和植物无融合生殖发生机理提供胚胎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种子植物",顾名思义,是指既能产生种子,又能通过种子来繁衍生息的植物。种子植物的孢子体发达且高度分化,而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与种子出现有密切关系的是花粉管的产生,它将精子送到卵旁,完成整个受精过程,最终产生植物后代——种子。种子植物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二是"被子植物",其种子被包藏于果实内。两者在进化中  相似文献   

6.
苍山大蒜气生鳞茎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蒜通常是以蒜瓣(地下鳞茎)进行无性繁殖,蒜瓣是变态的侧芽,是大蒜母体的组成部分,长期的无性繁殖,必然导致病毒在体内的累加,导致大蒜品种种性退化.而大蒜有性繁殖产生的气生鳞茎,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世代交替过程中,均有自然脱毒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成苗及倍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为外植体,对胚发育成苗过程中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基因型及生根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适于小孢子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B5 GA3 0.1 mg/L 蔗糖3% 琼脂1.2%,在此培养基上6号、14号、31号的子叶型胚状体的出芽率分别为53.33%,85.24%,75.55 %,平均出芽数分别为5.66,3.83,3.28个;为了诱导获得健壮新根,提高植株再生率,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1 mg/L 蔗糖3% 琼脂0.6%,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9.70条.对133株再生植株进行了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发现不结球白菜自然加倍率很高,且倍性变异情况比较复杂,其中四倍体植株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39%,二倍体植株占39.10%,三倍体植株占3.01%,而单倍体植株仅占1.50%.  相似文献   

8.
张玉翠 《中国种业》2006,(12):53-54
蕨类植物虽然没有鲜艳的花朵。但它以其古朴、典雅、清纯、叶形美观、体态优美而在观赏植物中独树一帜。在日本、欧美等国已走进千家万户。盆栽观赏蕨类年销量已超过8000万盆。我国观赏蕨类在盆栽和插花上应用也逐渐增多,需求量日益增长。蕨类植物的繁殖,除了孢子繁殖外。其根、根状茎和叶,都能依靠产生的无性孢芽和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9.
以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为外植体,对胚发育成苗过程中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基因型及生根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适于小孢子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B5+GA30.1 mg/L+蔗糖3%+琼脂1.2%,在此培养基上6号、14号、31号的子叶型胚状体的出芽率分别为53.33%,85.24%,75.55%,平均出芽数分别为5.66,3.83,3.28个;为了诱导获得健壮新根,提高植株再生率,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1 mg/L+蔗糖3%+琼脂0.6%,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9.70条。对133株再生植株进行了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发现不结球白菜自然加倍率很高,且倍性变异情况比较复杂,其中四倍体植株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39%,二倍体植株占39.10%,三倍体植株占3.01%,而单倍体植株仅占1.50%。  相似文献   

10.
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对野生荚果蕨的长期、大量采摘,使其正面临着资源萎缩、减少,产量呈下滑的趋势,为了保持和培育该物种资源。于2004-2006年进行了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采用互比法3次重复,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和基质等生态因子,试验观测对荚果蕨孢子萌发、原叶体出现、配子体形成孢子体及其形成孢子体率的影响,试验结果: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在4种基质中,土壤为52%,蛭石为33%(见表1,图2);在遮光情况下,透光率在28.1%至全光照的光照强度区间范围内对荚果蕨繁育有利(见表2,图4);平均温度20-24℃条件下,孢子体出现时间、数量,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明显优于平均温度12℃的处理(见表3,图6);土壤水分〈20%孢子不萌发,原叶体生长速度和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依次:水分45%〉40%〉35%(见表4,图8)。  相似文献   

11.
雄核发育是小孢子或未成熟花粉细胞沿孢子体发育途径形成植株的过程,也是创制育种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建立重复性好、再生频率高的番茄小孢子诱导方法,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番茄雄核番茄雄核发育各阶段(胚胎发生能力的获得、诱导小孢子分化形成胚状体以及胚状体再生形成单倍体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简要归纳了现有的游离小孢子分离培养技术。分析表明,基因型是制约番茄小孢子诱导体系的关键因素,且需与发育时期、培养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同期发生,才能使雄核发育偏离配子体途径。最后,展望了番茄小孢子培养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番茄双单倍体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祖花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祖花为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在北方栽培过程中存在败育的现象,影响了安祖花繁育种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对安祖花的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试图从小孢子发育的角度来探讨败育的原因,为安祖花的繁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绒毡层细胞属于腺质绒毡层,成熟的花粉粒为2-细胞型,雄配子体在成熟花粉粒发育到二细胞花粉时,约有90%的细胞出现发育异常的现象。结论:安祖花的小孢子在发生过程中未见异常,败育是由于雄配子体发育不良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一、种子的涵义在植物学上,种子是指种子植物由胚珠发育成的繁殖器官,一般须经配子体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的融合作用而形成,即是有性过程的产物。它包含着亲代的各种遗传物质,能够保证植物的“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4.
辣椒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辣椒花药培养过程中影响雄性胚胎发生的诸多因素,包括供试材料、小孢子发育时期、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添加物质和温度胁迫处理,总结了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观察、再生株的倍性水平和单倍体基因组加倍研究,指出尽管人类已从细胞和分子方面对辣椒花药培养中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和形成胚状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尚未完全了解小孢子是如何被激发进入孢子体发育途径。当小孢子胚胎发生之谜完全揭开后,辣椒花药培养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薄切片和石蜡切片法对碎米桠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碎米桠的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花药壁有4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2)药室内壁呈纤维状加厚,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4)四分体小孢子呈四面体形排列,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有6个萌发沟。研究发现,碎米桠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特征与多数已经研究的唇形科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桂皮紫萁离体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皮紫萁的穗状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孢子囊后的孢子接种在1/6MS+蛋白胨0.5g/L+蔗糖20g/L+琼脂8.6g/L中,在变温变光下培养更易萌发.1/2MS培养基中添加8g/L桂皮紫萁叶片提取液以及(KT 5.0mg/L和NAA 0.5mg/L、NAA 1.0mg/L)均能更好的促进原叶体的增殖.变温变光培养有利于瓶内孢子体的形成和生长,培养瓶外诱导更适合孢子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紫萁孢子育苗基质,弄清紫萁孢子育苗所需的环境条件,利用在湖北民族学院和杭州城郊两地采集的紫萁孢子,以壤土、山林腐殖土、红砂壤为试验基质进行紫萁孢子遮荫条件下育苗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湿、控制温度、覆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的条件下孢子发芽率高,能正常形成原叶体,继续培养均能进入有性世代形成孢子体幼苗,其中在山林腐殖土和壤土按1:1的比例混合的基质上最适于孢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出苗量可达3500株/m2;在杭州采集的紫萁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原叶体、孢子体均比在湖北民族学院采集的耐高温性好。  相似文献   

18.
芸苔油菜(B.napus)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SI)的祖先物种即B.rapa和B.oleracea L.衍生而来的自交亲和性异源四倍体物种。芸苔属物种表现出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这已被花粉粒外壁中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表达所证明了。因此,花粉粒的自交不亲和性类型可以由产生花粉的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确定,但不能用花粉细胞核所含有的S-等位基因来确定。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菌初侵染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空中孢子捕促方法方法证明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具有气流传播的能力。种子和土壤带蓖不可能是田间的主要初侵染源,萌发的黑色厚垣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在稻田外可能有适合于稻曲病菌黑色厚垣孢子体眠,并能在翌年夏季打破休眠,诱导萌发的菌源基地或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20.
春萝卜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如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233-237
在显微水平上对春萝卜( Raphanus sativus L.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及其与不同发育阶段花蕾外部形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萝卜有6枚雄蕊,4强2弱,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成熟花粉粒属3细胞型并有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发育属双子叶型,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细胞为腺质,二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植株花蕾大小在0.5~1.0mm时雄蕊孢原细胞开始分化,花蕾长4~6mm时,形成成熟的雄配子体。3.5-4.5mm的花蕾处于单核中期,可作为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选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