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2年是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围绕产业基地提质增效,2012年初四川省农业厅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30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产业基地810万亩的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市(州)、县(市、区)。各地以"千亿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万亩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科技》2014,(2):61-62
<正>近年来,四川省蔬菜生产以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蔬菜基地提质增效,效果显著,蔬菜产值首次突破1千亿元,既保障了"菜篮子"供应,又促进了农民增收。一、面积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13年蔬菜种植面积1915万亩,同比增加52.6万亩、增长2.82%;产量3932万吨,同比增加181.7万吨、增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2012,(41):3
<正>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快河北省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该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创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决定自2013年起,利用3年时间,打造30个万亩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据介绍,自2013年起,河北省将利用3年时间,打造30个万亩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示范区旨在通过多渠道投入、高质量建设、高科技支撑,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  相似文献   

4.
孙利 《河北农业》2019,(6):62-64
<正>玉田县地处京、津、唐三角中心地带,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08万亩,辖20个乡镇、750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其中农业人口58.4万,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85亩。几年来,玉田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三区"建设平台,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着力打破土地流转的瓶颈,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在保障农民权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农垦为巩固和稳定橡胶生产,决定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立足垦区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做特区域性高效热作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要求的热作生产基地,引领垦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国家级示范园区32个,其中:农业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4个,核心区示范面积3万亩,示范带动58万亩;甘蔗、茶叶标准化示范农场3个,面积2.3万亩;柑橘、早柚等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正>丰收大地是江苏省大丰市委、市政府抢抓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战略机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二兴办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总体规划50万亩,核心区2万亩。自2008年下半年成立以来,以区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浙江省海盐县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下简称"两区"),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3.9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园区亩均产出高于周边农户32%,农业"两区"成为粮食高产示范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相似文献   

8.
1952年12月创建的新洋农场,风雨兼程六十年,变荒芜为绿洲,现代农业蒸蒸日上,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百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被授予"粮食生  相似文献   

9.
胡晓敏 《河南农业》2014,(15):13-13
<正>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周口市川汇区以服务城市为目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品牌化、产业化"的要求,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生态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初步形成了城北办事处以彭埠口为中心的省级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环城路以北建设的万亩花卉种植区;乡村旅游区:利用临近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沙河、颖河、贾鲁河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皖苏交界高邮湖畔的安徽大圹圩农场,经过40多年辛勤耕耘,已成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场(区)、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农产品质量追溯单位、"皖垦"牌稻麦良种和"倮倮"牌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稻麦轮作年产量实现了"吨粮田"。十二五期间,农场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稻麦种业、优质米业、高效农业、城镇建设、文化建设为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石屏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区域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多元化发展、四季化上市"的发展思路,以基础设施、技术推广、品牌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生产,重点发展大杨梅、火龙果、枇杷、蓝莓、红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2016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是河南省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的示范工程。该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0万亩,总投资100亿元,按照"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把新野建设成全国肉牛产业体系发展试验区、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现代农业,加快中国食品名城建设进程中,德惠市政府始终遵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必须先行"的理念,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来抓,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已建成水稻、玉米、大豆、瓜菜、果品五大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肉鸡、肉牛、生猪、肉羊、肉鹅五大标准化养殖基地。全市有9大类76个品种获得A级绿色食品标识,绿色食品年总产量10.74万吨,年产值3.5亿元;已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3%,其中蔬菜7.5万亩、水稻41万亩、玉米30万亩、大豆30万亩、果品1.5万亩。2002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2003年被列为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005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县级城市中第一个"中国食品名城"。  相似文献   

14.
2012年,辽宁省把促进粮食生产"九连丰"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坚持政策调动和强化指导并重,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85万亩,较上年增加25万亩,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蔬菜种植面积730.7万亩,较上年增加32.6万亩.我省粮食、蔬菜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粮食价格涨幅趋缓,蔬菜价格呈季节性波动.2013年,在粮食"九连丰"的支撑下,辽宁省农产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粮食价格稳中有涨,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临泽县2012年2月被认定为甘肃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2013年9月被认定为全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建设与改革试点县之一。201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6万亩(订  相似文献   

16.
大足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稳定粮食产量、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不动摇。以‘百”工程为载体,狠抓三大特色示范区(宝邮路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大铜路现代农业示范区、大荣路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区)、五大产业(优质粮油、枇杷、瘦肉型猪、笋竹、冬菜调味品)、六大特色基地(草食畜禽、水产、花椒、蚕桑、茶叶、花卉)建设,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深加工、做长链条,着力打造特色版块经济。目前,已建成30万亩优质稻基地、7万亩枇杷基地、2万亩冬菜和调味品基地、8万亩笋竹基地,10万头PIC商品猪基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26家;创立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8个。  相似文献   

17.
沙湾县以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发展理念;以深化示范区改革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完成45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围绕核心示范区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互联网+农业”建设、农业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和科技支持能力不断完善增强;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从面推动了沙湾县从农业大县加速向农业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拓绿色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做大做强生态环保的绿色农业产业,是实现绿色转型、振兴发展的必然之选。去年,通化市战胜夏季旱灾再获丰收,总产量达39亿斤。完成了22.2万亩农作物高光效栽培示范面积和建设40个万亩高产示范区的任务。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210个,畜牧业产值增长20%。新建高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市有关领导的指示,拟选择京承高速公路顺义段旁边的农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参与了该示  相似文献   

20.
李茜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48-349
山西省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全局循环、高端循环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基本功能、基本模式,对科学而有序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