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天山北坡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北坡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北疆五地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天山北坡区域水土流失的类型、成因和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其特点制定了区域生态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总体布局,包括:在中高山区以林草植被恢复工程为主,实施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移民搬迁;在易发生滑坡区域建设滑坡治理工程;在中低山区以林草再造、草原围栏工程等生物措施为主,并辅以泥石流和沟道治理工程;在低山丘陵区以保护和恢复植被覆盖为主;在平原与沙漠接壤区域以营造防护林为主,建立防风固沙屏障,防止沙漠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坝上风电场建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分区、防治重点及植被恢复措施。结果如下: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为风电场工程的特殊性与坝上水土流失特征的相互耦合的表现;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表现为点状与线状侵蚀并存,风蚀与水蚀共存,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土石方量较小、弃渣相对较少,水土流失重点在施工建设期等;风电场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升压站、风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和弃渣场等6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重点各有侧重;坝上风电场建设区的植被恢复可采取封育恢复自然植被,清理表土集中覆盖、利用土壤种子库恢复植被及人工植被建设3类途径。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城市郊区生态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郊区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城郊生态建设 ,对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作用。陕西省各级城市郊区治理速度和治理程度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郊区人类活动频繁、各类开发建设活跃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较低。生态建设构想是 ,以规模化植被建设为重点 ,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通过治理 ,使全省 10 0个城市的郊区水土流失面积由 80 83km2 减少到 13 5 3km2 以下 ,林草覆盖率由 9 7%提高到 40 %以上 ,实现城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而且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武汉市水土流失成因、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市水土流失加剧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密切相关;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部分区域侵蚀程度有所加剧,表现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不断增加,人为造成的局部水土流失依然严峻;城市水土流失主要呈现大分散、小集中、范围广等特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主要集中在林草植被恢复率较低的地区。通过对武汉市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与流域养分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实施的植被恢复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调整的政策,在小区和流域尺度上,就植被恢复对流域水土流失、养分流失、养分循环平衡影响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植被恢复可减少流域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使流域养分循环平衡能力加强、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同时指出了在这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泾川县王母宫山人工天梯工程破坏了原有的土体结构、自然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了人为的水土流失,迫切需要治理。通过在天梯凹槽实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植被恢复技术,形成了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层,达到了恢复植被、绿化美化自然景观的目的,可以在同类型区开发建设项目大坡度山体植被恢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赣南水土流失区内的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0余年的治理,水土流失区种子植物多样性达152科541属1 016种,具如下特点:①世界性地理成分和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从这类地理成分中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用于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较易成功。②不同水土流失类型中,按植物多样性排序依次是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Ⅳ-2>类型Ⅳ-1>类型Ⅲ;水土流失的强度与人为干扰程度有关;植物多样性恢复快慢与局部环境如水分、肥力、繁殖体多寡等有关。③在水土流失区内保护一定数量的"绿岛"有利于区内植被恢复,长期封禁有利于形成"绿岛",可较快恢复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值得重视和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利部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即:林草植被增多、农民收入途径增多,植被恢复速度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快,水土流失控制好、产业结构调整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好,省钱、省时、省工。建议在大范围内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完善配套措施,正确把握生态修复着眼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矿山露天采场治理恢复的方法及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山露天开采剥离了地表的植被、土壤和岩石,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裸露地面,严重破坏了植被,若防护不当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发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矿山露天采场的治理重点区域在不稳定边坡,主要内容包括边坡稳定性治理和植被恢复两个方面:边坡稳定性治理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来消除崩塌和落石,植被恢复则主要通过植物措施来固土、滞尘、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详细阐述了治理恢复措施设计的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与绿化基础工程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云南省地处长江上游,开发建设项目较多,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由于开发建设活动塑造了新地貌,破坏了植被原有的生长条件,使得植被恢复变得比较困难。为了使周围环境得到维持和改善,提高植被覆盖率,需要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来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就开发建设项目常见的开挖边坡和渣场等部位的植被恢复与基础工程设置提出了一些看法: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段,需采用工程措施加以稳定、拦挡和排导;在大面积立地条件较差的稳定表面防护上,尽量以植被恢复为目标,辅以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河发源地黄河源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摸清自然、生态、社经状况的基础上,启动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3 a以来,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预防监督机构体系建设、生态修复示范点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柏叶口水库工程区水土流失,减小工程建设对生态的破坏,使因工程施工所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尽快恢复,对柏叶口水库建设过程中水库淹没区、枢纽区、料场区等不同功能区可能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增大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各功能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工程防治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库不同的功能区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生态措施。生态恢复与培育的主要措施是栽植油松、落叶松、乔木或刺槐,其间散播苜蓿草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煤炭等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评价生产建设项目生态修复效益,量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效果,旨在为今后开发建设项目评价提供可参考的技术与经验。[方法]以陕西省子长县永兴煤矿资源整合项目为例,建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计算了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建设时期的隶属度值,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根据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了综合,最后采用生态效益指数对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考虑了主客观信息在内的拉格朗日乘子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权重能够反映出开发建设项目各建设时期不同指标的特点;基于综合权重计算得到的生态效益指数显示该项目在建设前期生态效益指数最高,而试运行期的生态效益指数0.392高于施工期0.318,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在试运行期开始发挥了水土保持效益。[结论]提出的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及方法可行,可以为其他生产建设类项目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的科学考察,在该地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治理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总结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即: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基本农田建设是治黄减沙、促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群众生活的一项关键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强化机制创新,不断创新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和组织形式。在考虑黄土高原资源与经济现状条件下,提出当前5个方面的发展思路: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遵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生态效益优先的理念;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上海市水土流失及措施现状,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为基础,结合上海市基本情况,分析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和水土保持措施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200km^2,水土流失以河道两岸和湖泊沿岸的坍塌淤浅为主要特征,建设项目施工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也是上海市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市中心城区水土保持措施较完善,但郊区部分河道还没有采取有效护坡措施,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河道边坡和湖泊岸线的护岸整治、海岸滩涂的保滩促淤治理是上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和水土保持监测,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在查清牡丹江流域中下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角度,对预防监督、生态监测、技术支持内容进行了论述,结合耕作、林草、工程措施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规模。对该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各项效益显著,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和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为例,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本及生态服务价值,基于效益所得决定成本分担模式,对外部区域应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核算。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成本为27.37亿元/a,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期项目发挥效用后,在水源区实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5.82亿元/a,体现在下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为12.85亿元/a,其他区域为4.06亿元/a;按照生态成本构成与生态服务价值受益层面,确定外部区域应承担的生态补偿费用为14.15亿元/a。研究结果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效益定量评价提供借鉴,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地位。 2 1世纪初期山西水土保持运行机制的初步设想是 :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已积累一定的经验 ,它是发展现代水保和实行水保监理制的突破口 ,要不断完善提高 ;项目水保的比重逐渐加大 ,全省每年立项的投资在 2亿元左右 ,要坚持专业队治理 ,积极推行项目报账制 ;农户是治理开发的主体 ,要积极发展水保大户 ,充分发挥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 ;“十五”期间也要抓好城市水保 ,投资项目要向城市周围倾斜。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土保持立法的必要性与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中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急需加快城市水土保持立法.城市水土保持法规应重点落实城市各功能区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建立相关规划的水土保持协调机制,结合城市特点明确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实行最严格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加强城市雨洪和土石方管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公示、公报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增加处罚条款.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开展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监测评价,判定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以陕西省神榆矿区西湾露天煤矿为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支撑,从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终计算得出该项目不同建设时期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值。[结果]生态效应值为运行期(0.683)试运行期(0.344)施工前期(0.213);工程实施以来,治理总面积349.72 hm~2,治理前后,水土流失面积由426.71 hm~2下降到376.63 hm~2,植被覆盖度由20.20%上升到27.18%,拦蓄径流量增加了7 530 m~3,保土量增加了6.90×10~4 t。[结论]陕西省神榆矿区西湾露天煤矿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植物等措施防护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