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蔬 《当代农业》2011,(11):27-27
一、绿领青梗菜鉴定编号:苏鉴不结球白菜201101。来源与类型:原名"不育901",由江苏省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育成,属青梗不结球白菜品种,适宜江苏省秋季露地栽培。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  相似文献   

2.
苏蔬 《当代农业》2011,(13):26-27
一、东方18 鉴定编号:苏鉴不结球白菜201103。来源与类型: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T5CxT青配组,于2006年育成,属青梗不结球白菜品种。适宜江苏省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苏蔬 《农家致富》2011,(13):26-27
一、东方18鉴定编号:苏鉴不结球白菜201103。来源与类型: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T5C×T青配组,于2006年育成,属青梗不结球白菜品种。适宜江苏省秋季露地栽培。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平均亩产3329.3公斤,较对照华冠增产5.2%;2010年省生产试验,平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邮编:210014,电话:025-84391259)选育的青梗不结球白菜新品种"东方56",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5.
<正>东方2号鉴定编号:苏鉴不结球白菜201513。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雄性不育系GQ-35C为母本,自交系NS上-2-3-7为父本配制的F1杂交组合育成,属青梗类型不结球白菜品种,适宜江苏省夏秋高温季节露地和保护地作菜秧和漫棵菜栽培。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14~2015年夏季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播种后28天左右采收。2014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  相似文献   

6.
<正>一、青伏令青伏令由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不亲和系X208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Y101为父本的F1杂交组合育成,属青梗类型不结球白菜品种。品种鉴定编号:苏鉴不结球白菜201515。(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4~2015年夏季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播种后28天左右采收。2014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787.6千克,比对照华冠增产13.1%;2015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1148.6千克,比对照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的冬性强弱,找出其适宜的春化时间,以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试材,在3℃条件下分别对萌动种子春化处理10、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时间对各品种现蕾开花的影响,综合评价植株现蕾开花早晚及开花期植株形态。结果表明,奶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0 d,青梗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5 d,乌塌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0 d,京水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5 d。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冬性由弱到强为奶白菜、青梗白菜、乌塌菜、京水菜。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业》2011,(23):21-21
东方18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06年育成。属青梗不结球白菜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一般株高23.7厘米,株幅31.8厘米:叶片椭圆形,绿色,长20.7厘米,宽11.4厘米。  相似文献   

9.
以扬州青1号、高梗白和苏州青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栽培基质和播种量对夏季立体栽培不结球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和播种量单因素及其互作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基质的影响大于播种量;不结球白菜产量、可溶性糖含量、SPAD均表现为白色无纺布基质优于黑色无纺布基质;可溶性糖含量和SPAD以白色无纺布2.0g·m~(-2)播种量处理下最高,而产量以白色无纺布3.3g·m~(-2)播种量处理最高;扬州青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2个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PAD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扬州青1号采用白色无纺布基质、中等密度栽培有利于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日几个小白菜品种植物学性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结球白菜原产中国。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主要蔬菜。在长江以南约占蔬菜复种面积的30%~40%,近几年北方各地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不结球白菜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营养好,具有易栽培和适于加工等特点,故遍布全国,但以江淮流域栽培面积最大,种类和品种也最丰富,以来源于日本和中国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各5个为试材,日本品种有早生华京、夏帝、皇冠青梗菜、金夏莳、华冠。对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日本不结球白菜品种商品性好于中国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黑油东’和‘苏州青’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和淹水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4℃相比,35℃和40℃的高温胁迫使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株高、根冠比、植株鲜干质量、叶面积与叶片含水量均降低,且40℃下以上指标的降幅大于35℃下。高温淹水双重胁迫下,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上述生长指标变化趋势与单一高温胁迫相似,但受伤害程度大于单一高温胁迫。高温胁迫及相同高温淹水胁迫下,耐高温和淹水的品种‘黑油东’主要生长指标增长能力大于不耐高温和淹水的品种‘苏州青’。综合分析表明:高温胁迫及高温淹水双重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品种‘黑油东’受胁迫和抑制程度低于‘苏州青’,耐高温性和耐涝性高于‘苏州青’。  相似文献   

12.
普通白菜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不结球白菜亚种、普通白菜变种中的南京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和短白梗、亮白叶、苏州青及矮抗青四个自交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D_1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旨在分析各杂交组合在与产量、品质和霜霉病抗性有关的28个性状方面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证明了Sprague等(1942)关于亲本选择选配的两个结论及其在白菜育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普通白菜选择育种途径和选择选配亲本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配合力分析,初步选出了亮白叶、矮脚黄、矮抗青三个较好的杂交亲本和矮脚黄×矮抗青,矮脚黄×亮白叶、短白梗×矮抗青及亮白叶×苏州青等四个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南京农业大学蔬菜研究所(邮码:210095,电话:025-4395332)育成的杂交一代种“暑绿不结球白菜”,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一般株高26厘米,单株重约0.4公斤,品质佳,株形美观,叶片重与叶柄重比为0.67,较耐热,抗病抗逆性较强,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686.9公斤。白菜新  相似文献   

14.
萝卜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叶片黄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2个 ogura 萝卜细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衍生株系为母本,99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父本,配组198个测交 F_1代。秋冬栽培期安排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试验发现了在 ogura 细胞质背景下不结球白菜叶片的黄化规律,其黄化程度与细胞核基因型、植株生长时期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方差分析表明,测交 F_1代间、父本间和母本间的平均黄化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虽未筛选到叶片完全不黄化的测交组合,但发现有一些组合的黄化很轻微,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试验还发现了几个对 Ogura 胞质黄化敏感性弱的父本好材料,其中绝大多数为青梗品种。文章讨论了进一步改良这类不育材料黄化现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不结球白菜暑绿为试材,研究了热激处理(42℃)诱导不结球白菜热激蛋白(BcHSP)合成与耐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激处理明显增强了不结球白菜幼苗的耐冷性,降低了膜伤害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含量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已从热激诱导的不结球白菜中克隆了小分子量BcHSP基因(日本DNA数据库DDBJ登录号:AB367955)。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BcHSP的表达量与耐冷性相一致。低温(4℃)胁迫下,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BcHSP可维持大肠杆菌较高的细胞活力,这些结果表明BcHSP合成与不结球白菜耐冷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10个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杂种F1花药进行了离体培养,并分析了不结球白菜基因型、培养基种类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0份材料均能在3种诱导培养基中发生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的分化较为困难;有4份材料能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绿苗,但发生率低,平均绿苗分化率最高的仅为1.515%,另6份材料未发现绿苗产生.  相似文献   

17.
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通过对这些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3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7.18%~28.04%区间内波动,花期侧枝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8.04%;各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株幅与株高(0.331*)显著正相关,与叶长(0.439**)极显著正相关,荚果长与荚果种子粒数(0.703**)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7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96%,分别为株型和产量性状因子、种子数量相关因子、花期和腰粗、花色、叶面、株幅等,这些因子基本上可以反映不结球白菜农艺性状的总体信息;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处聚为3类,第Ⅰ类主要为青梗菜,第Ⅱ类为直立型散叶白菜,第Ⅲ类为奶白菜。  相似文献   

18.
以不结球白菜‘新矮青'为试材,在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灌施外源水杨酸(SA),研究0.2—0.8 mmol/LSA对不结球白菜植株根肿病发病和感病植株生长的影响,探讨外源SA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不同程度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缓解感病不结球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处理时期均存在剂量效应,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的最佳SA处理浓度分别为0.8 mmol/L、0.4 mmol/1、0.6 mmol/L、0.6 mmol/L。综合分析各处理组合下植株发病情况和感病植株生长情况,认为一叶一心期0.6 mmol/L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通过对这些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3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7.18%28.04%区间内波动,花期侧枝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8.04%;各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株幅与株高(0.331*)显著正相关,与叶长(0.439**)极显著正相关,荚果长与荚果种子粒数(0.703**)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7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96%,分别为株型和产量性状因子、种子数量相关因子、花期和腰粗、花色、叶面、株幅等,这些因子基本上可以反映不结球白菜农艺性状的总体信息;46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处聚为3类,第Ⅰ类主要为青梗菜,第Ⅱ类为直立型散叶白菜,第Ⅲ类为奶白菜。  相似文献   

20.
<正>东方2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雄性不育系GQ-35C为母本,自交系NS上-2-3-7为父本配制的F1杂交组合育成,属青梗类型不结球白菜品种,适宜江苏省夏、秋高温季节露地和保护地作菜秧和漫棵菜栽培。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14~2015年夏季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播种后28天左右采收。2014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746千克,比对照华冠每667平方米(1亩)增产7.13%;2015年平均亩产759.1千克,比对照减产0.63%;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