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利用沙蚕搞生态系养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沙蚕搞生态系养虾,方法简便,容易推广.根据沙蚕繁殖情况,适时纳潮水或向虾池移植沙蚕亲体.培育沙蚕幼体.利用沙蚕改善虾池底质环境,并为后期养虾提供饵料.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国内外掀起一股养虾热,这股浪潮也推动了我国养虾热迅猛发展,的确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蕴藏着潜在的危险性,对这个问题人们估计不足,与其它经济形势一佯,在发展对虾养殖问题上同样存在一个缺乏宏观控制与管理的问题。最近几年来,水产系统各级领导及科研部门对一些个体户不顾条件、不因地制宜,盲目大量发展养虾业,生态系遭受严重破坏,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管理,任意发展,导致今年全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略述了世界上工业化养虾的高产稳产概况。主要介绍国内水泥池养虾;日本双层底水泥池养虾;美国的工业化养虾;泰国的地膜养虾和高产精养方式。这对探讨我国养虾模式,发展养虾业,将起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降低养虾成本是当前人们探讨养虾业如何以自身求发展的特点,也是提高养虾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根据威海市近几年的养虾生产经验和做法,从饲料、养殖方式以及苗种管理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题目。饲料是对虾生长的物质基础,在对虾生产环节上,饲料费通常占60%—70%,因此,降低养虾成本的关键在于饲料。  相似文献   

5.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6.
本栏将从本期开始连载《泰国沿海对虾养殖的环境管理》一文,希望能对今年对虾养殖业有所帮助。 目前,泰国约有51%的虾场采用精养方式,21%的虾场为半精养,28%的为粗养虾池。泰国对虾养殖面积的扩大以及采用精养方式对泰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养虾的发展也对自然环境产生负效应。该研究课题主要目的是(1)了解对虾养殖现状,评价虾业对环境的影响;(2)回顾现有的有关养虾对环境影响的政策和法规;(3)建议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4)对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在设施养虾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养虾集约化程度高,苗种放养密度大,投饲量大幅增加,养殖生态系超负荷运转,极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造成对虾病害泛滥,使生产效益降低。微生态制剂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9.
<正> 2 今后发展的几点意见2.1 对虾一定要养 中国对虾一定要养下去,这是我省海水养殖的优势和主要品种。1993年养虾受灾,虾农、干部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也引起了各界的忧虑和不安。对虾还能不能养?如何养?是首先要解决的。要在农业部渔业局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省十几年养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1993年在大灾之年养虾丰收的典型经验,统一认识,在养殖结构、养殖方式、技术管理和政策上,因地  相似文献   

10.
<正>从土塘养殖到工厂化、小棚养殖等模式,如今养虾越来越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养殖,都能听到养殖户说虾不好养。近几年养虾病害多发,加之进口虾冲击国内市场、饲料价格暴涨等因素,虾农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但越是逆势,越能体现出虾农的养虾水平。在珠海灯笼,一位白水塘老板今年每造虾的养殖成功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虾是一种集约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其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管理方便等特点,和池塘养殖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在池塘养殖业中出现了不少弊病,如能量消耗大、虾病发生严重、养殖管理复杂等等,制约了池塘养殖业的发展。而网箱养虾正是着眼于池塘养  相似文献   

12.
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志如 《水产养殖》2012,33(3):22-25
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际,淮安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方式,不失为一种好形式。这种方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李应森  王武 《渔业现代化》2007,34(2):27-28,39
生态养蟹“当涂模式”可归纳为“种(水)草、投螺、配养、稀放、养水”。种植水草、移植螺蚌,为河蟹提供天然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同时可以改善水质。合理配养多种鱼类,以修复生态系中的生物链,如蟹、鳜、虾套养模式和蟹、黄颡鱼、虾套养模式;还配养一些以有机碎屑和丝状藻类为主食的鱼类来改善池塘生态环境。严格限定各种养殖模式蟹种的放养量。通过定期加水、换水,投放生石灰水或微生物制剂等手段改良水质。  相似文献   

14.
<正> 80年代初开始轰轰烈烈发展起来的养虾业近几年却陷入困境,江苏近两年养虾业不景气的状况在全国更是典型。今天,所有的养虾者都不会否认,随着养虾业的发展,养虾之风险和难度也在与日俱增。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养虾业目前的困境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求得养虾业之尽快复苏,已成为广大养虾者极为关切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年养虾的一些体会,谈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冀渔广角     
<正> 重振唐海养虾雄风 1994年,唐海县对虾到底怎样养?全县海水养殖工作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重振唐海养虾业雄风为目标,以稳定、调整、探索为方针,以效益为中心,以多种现任制、多种养虾方式为手段,以科技,  相似文献   

16.
立体养虾,亦称综合养虾。立体养虾技术正引起国内外水产养殖专家们的兴趣和重视,均在探讨综合养虾的方法与技术。近几年来,我国立体养虾技术发展很快,作者对我国立体养虾作了全面调查,现将我国立体养虾技术与方法作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对虾养殖业面临饵料涨价、成品虾销售不畅的不利形势下,拥有近10万亩虾场的庄河县决定实施养虾生产新战略,以此促进养虾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新的养虾生产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中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饲料质量管理、饲料的投喂一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生产不稳、风险极大。为此,作者根据近几年养虾的实践,结合各地的经验,对对虾疾病防治提出以下新见解和防冶技术:一、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南移养殖和越冬孵化在我省首获成功之后,在目前用全人工繁殖方式可以获得一定数量虾苗的情况下,提高养殖单产,降低养殖成本,成了发展我省养虾事业的当务之急,这中间饵料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发展养虾生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稻田养虾的途径和效益,我们于1993年在安徽宿州市南八里村进行稻田养虾试验,每公顷产虾472.50公斤,获利7500多元。通过试验,我们认为稻田养虾是可行的,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能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