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黄麻纺织业存在的原料过剩,产品结构单一,质量档次不高,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工业体系萎缩,从而直接影响到黄、红麻种植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应用现代纺织技术改造黄麻纺织技术与设备,提高黄、红麻产品本身的档次,发挥黄、红麻原料在亚麻、苎麻等加工业中的替代利用,以黄、红麻原料与其它纤维的混合加工来开发新型产品,丰富和扩大其产品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我国黄麻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红麻资源的优化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黄麻纺织业存在的原料过剩,产品结构单一,质量档次不高,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工业体系萎缩,从而直接到黄、红麻种植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应用现代纺织技术改造黄麻纺织技术与设备,提高黄、红麻产品本身的档次,发挥黄、红麻原料在亚麻、苎麻等加工业中的替代利用,以黄、红麻原料与其它纤维的混合加工来发新型产品,丰富和扩大其产品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我国黄麻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黄麻红麻生物质高效利用与区域发展产业带建设的战略高度,综述了国内外黄麻、红麻纤维与生物质高效利用的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现阶段已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前景与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了利用黄红麻作为生物质能源、纸浆、绒毛浆、纺织面料、轻型建材、友好吸附型材料、麻塑、麻地膜、食用保健油及CLA医疗保健品产业化与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考,对促进我国黄红麻的发展、提高我国黄麻红麻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黄麻红麻生物质高效利用与区域发展产业带建设的战略高度,综述了国内外黄麻、红麻纤维与生物质高效利用的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现阶段已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前景与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了利用黄红麻作为生物质能源、纸浆、绒毛浆、纺织面料、轻型建材、友好吸附型材料、麻塑、麻地膜、食用保健油及CLA医疗保健品产业化与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考,对促进我国黄红麻的右展、撂高我国昔麻红麻核心童每力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德芳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Z2):411-414
红麻是一种古老而富含新概念的环保作物,作为一种多用途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倍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红黄麻用作生产麻绳、麻袋、地毯等原料,巨大的生物产量及品质可与木材相媲美,其多功能用途利用在造纸、无纺布、饲料、麻地膜、墙布、吸油材料、板材、污水净化、土壤改良剂、塑料填充料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黄麻、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黄麻或红麻纤维,经变性处理,与棉花混纺的产品,开发出摩维纤维面料,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生产出高中档纺织面料,不受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限制,畅销欧美市场.我国是红黄麻生产大国,随着土地需求类型的变化,红麻黄麻育种只有朝优质、超高产、耐逆多抗型发展,才能满足农民增产增收和纺织造纸相关行业的需求.我所与世界相关科研机构和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际黄麻组织(IJO)成立以来,我所共承担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际黄麻组织项目,948项目、中国与欧盟、东盟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包括苎麻、红麻、黄麻、亚麻、大麻、剑麻的种植和加工;育成品种数量和育种技术;种质资源;麻类作物的多种用途.提出了目前麻类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种麻效益下降;生产技术滞后;品种质量有待提高.着重提出了麻类生产的建议:树立大纤维观念,扩大纺织原料种类;南麻北棉,以麻代棉;苎麻向山坡地、黄/红麻向盐碱地、亚麻向南方冬闲地拓展;加快麻类科技平台建设,加速成果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德芳 《中国麻业》2007,29(A02):411-414,419
红麻是一种古老而富含新概念的环保作物,作为一种多用途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倍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红黄麻用作生产麻绳、麻袋、地毯等原料,巨大的生物产量及品质可与木材相媲美.其多功能用途利用在造纸、无纺布、饲料、麻地膜、墙布、吸油材料、板材、污水净化、土壤改良剂、塑料填充料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黄麻、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黄麻或红麻纤维,经变性处理,与棉花混纺的产品,开发出摩维纤维面料,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生产出高中档纺织面料,不受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限制,畅销欧美市场。我国是红黄麻生产大国,随着土地需求类型的变化,红麻黄麻育种只有朝优质、超高产、耐逆多抗型发展,才能满足农民增产增收和纺织造纸相关行业的需求。我所与世界相关科研机构和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际黄麻组织(IJO)成立以来,我所共承担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际黄麻组织项目,948项目、中国与欧盟、东盟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麻类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类作物是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包括苎麻、红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是我国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国内外麻类生产与科研概况1.1 国内生产、科研概况1.1.1 国内生产概况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黄麻、剑麻、大麻。其中苎麻、亚麻为纺织工业的精纺纤维,红麻、黄麻、剑麻、大麻为粗纺纤维。前者主要用于纺织中高档衣服面料,后者用于包装和水土保持等行业的原料。近年来开发出的红麻造纸,则为红麻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黄麻、红麻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做到用麻基本自给。黄麻、红麻生产中以收割和剥制加工最为费工,收获不及时则影响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麻区群众要求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目前黄麻、红麻的剥制加工作业已有定型机具可供生产中推广使用,但收割机械在我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黄麻、红麻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做到用麻基本自给。黄麻、红麻生产中以收割和剥制加工最为费工,收获不及时则影响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麻区群众要求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目前黄麻、红麻的剥制加工作业已有定型机具可供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黄/红麻的引种、育种所取得的成效,研究了黄/红麻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黄/红麻纤维的种类、主要产地、技术参数和分等要求,提出了黄/红麻在服用、装饰用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应用前景。黄/红麻作为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必将得到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红麻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黄/红麻的引种、育种所取得的成效,研究了黄/红麻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黄/红麻纤维的种类、主要产地、技术参数和分等要求,提出了黄/红麻在服用、装饰用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应用前景。黄/红麻作为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必将得到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黄麻及其纤维 2001-2005 年生产情况、纤维产量的分布特征和以黄红麻纤维及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新产品概况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收获、沤洗加工劳动强度大、耗工多、脱胶沤洗污染严重,纤维品质受气候及水质等条件影响大;产业链接缺乏协调、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育种目标单一,种植者自我定位错位,难以适应加工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影响植庥整体效益的提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增加黄红麻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加快黄红麻纤维工厂化快速脱胶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加快多用途品种选育;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植庥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黄麻、红麻为韧皮纤维作物,纤维产量仅次于棉花,是我国第二大轻纺天然纤维原料,主要种植于长江淮河流域,包括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省,种植面积一般在300~400万亩(20一30万公项),总产40~60万吨,按目前均价计算。经济效益在12~18{乙元之间。黄麻、红麻纤维主要用于制作麻袋(年产2亿~3亿条),地毯等。近年,我国开展的红麻造纸技术已日臻成熟,为缓和我国造纸木浆供应紧张状况,开辟新的草本木浆来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黄红麻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印度、孟加拉国家。建国以来,在政府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黄麻及其纤维2001-2005年生产情况、纤维产量的分布特征和以黄红麻纤维及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新产品概况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收获、沤洗加工劳动强度大、耗工多、脱胶沤洗污染严重,纤维品质受气候及水质等条件影响大;产业链接缺乏协调、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育种目标单一,种植者自我定位错位,难以适应加工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影响植麻整体效益的提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增加黄红麻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加快黄红麻纤维工厂化快速脱胶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加快多用途品种选育;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植麻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1986,(3):15-17
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问题委员会政府间黄麻红麻小组于1985年12月初在总部罗马召开了第21届政府间黄麻、红麻会议,分析了世界黄麻、红麻和类似纤维市场的近来发展情况和进行了黄麻、红麻产销的短期展望。现结合我国黄麻、红麻产销情况谈谈以下一些意见,供研究参考。国外黄麻红麻生产,从1981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年产量减少到310万吨,1984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作》1986,(3):15-17
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问题委员会政府间黄麻红麻小组于1985年12月初在总部罗马召开了第21届政府间黄麻、红麻会议,分析了世界黄麻、红麻和类似纤维市场的近来发展情况和进行了黄麻、红麻产销的短期展望。现结合我国黄麻、红麻产销情况谈谈以下一些意见,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麻和红麻是我国的主要韧皮纤维作物,既是纺织工业原料,又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资。其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发水分快、经久耐用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麻布和绳索。麻杆可用来造纸,制隔音板等。发展黄、红麻生产,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