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五加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茎和根,别名刺拐棒、刺老牙。叶也可作药用,皮可加工成五加皮。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使野生资源越来越少,现已呈零星分布,资源量逐年下降,为恢复资源,发展生产,开始了野生变家种试验,已获得成功,并开始了人工栽培。文章详细探讨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它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由于近年乱砍滥伐、盲目开采,使有限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尽快恢复野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苗木基地进行人工栽培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cus(Rupr.et Maxim.)Harms,Eleutherococeus senticosus(Fupr.et Maxim.)Maxin],又名豺节五加、老虎钌子、刺拐棒、五加参,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和地上茎作药用。经多年的研究,证明刺五加有良好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症、关节炎、老年病,并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但由于近年来的大量不合理和盲目采挖,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因此人们开始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见图1.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由于近年滥砍乱伐,盲目开采,使有限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尽快恢复野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苗木繁育基地进行人工栽培,已势在必行.我站于1998年对刺五加的繁殖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安徽五加属植物的分布、资源情况和使用现状,对安徽各地进行了细致的资源调查,通过实地资源调查并比对安徽省3所高等院校标本馆腊叶标本。五加属植物在安徽各地均有分布,多系野生,共10种3变种。低海拔分布有细柱五加等种类,破坏严重,高海拔分布有吴茱萸五加等种类,保护较好。细柱五加、白簕分布较为广泛,红毛五加栽培面积较大,应是安徽省重点发展品种。  相似文献   

6.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加、无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干燥根皮。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采挖野生或栽培的五加树根皮加工人药。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7.
<正>1市场分析短梗五加别名刺拐棒,是我国传统药材刺五加的替代品,属药、食及多功能性产品集一体的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东三省,总产量约占全国的80%左右,是东三省道地药材中优势种群之一。1.1野生资源概况上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调查资料显示,野生刺五加蕴藏量约1万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采挖,特别是2004年之后东北三省各地大规模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  相似文献   

8.
《农村百事通》2011,(9):118-119
一、药用与分布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加、无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干燥根皮。它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采挖野生或栽培的五加树根皮加工入药。五加皮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属于野生资源,人工引种驯化对刺五加野生资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针对刺五加人工引种驯化过程中繁殖的无性系2年生刺五加植株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以便指导栽培实践。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片数量在5月12日以前保持迅速增长,而后基本保持稳定;枝条的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具有2次高峰,分别是5月底至6月初和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正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它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经济价值极高,野生资源消耗量逐年增加,为了保护野生资源,有可靠的药材保证,现将规范化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采种及种子处理刺五加的果实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成熟的果实为黑紫色,种子的胚还处于原胚状态,不能直接播种,必须进行人工辅助处理,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过程后,种子才能发芽。  相似文献   

11.
短梗五加林下栽培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梗五加也称少刺五加 ,为五加科落叶灌木 ,与刺五加同科同属。短梗五加茎部、枝上的刺很少 ,近于无刺 ,分布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的各山区。短梗五加枝叶茂盛 ,花果奇异 ,除是一种观赏树外 ,还是一种保健野生蔬菜及重要的药用植物。短梗五加根皮含微量生物硷、强心甙及 0 .2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蔬菜简称野菜,是指可用作蔬菜的一切野生或半野生植物。野生蔬菜是相对于栽培蔬菜而言的,一切栽培蔬菜均起源于野生蔬菜。随着野生蔬菜的驯化栽培,严格区分野生蔬菜与栽培蔬菜是比较困难的。野生蔬菜一般包括3类,一是目前还在野生状态下,没有或极少人工栽培用作蔬菜的植物;二是既有野生分布,又有部分人工栽培的植物;三是一般情况下并不作菜用,而是药用、观赏、薪材等其它用途的植物。野生蔬菜的范围也因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野生食用菌、野生藻类等也属于野生蔬菜的范围。野生蔬菜是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别名刺拐棒,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主产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吉林、辽宁东部山区,河北、山西等省也有分布,属于东北地区地道中药材。刺五加皮可作五加皮入药,民间多用根及根茎。近年来研究证明,刺五加的根、茎、叶、果实都有医疗效果,有类似人参的作用,属于“适应原”性药物。树皮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强筋骨的功能;根及根茎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用于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由于刺五加药用价值很高,近年来人为过量采收,造成刺五加自然资源量骤减,市场供不应求。因此,人工…  相似文献   

14.
北豆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原料药材主要靠采挖野生资源供给。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货源紧,人工栽培北豆根势在必行,本文旨为人工栽培北豆根种子繁殖提供技术支撑,供广大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张玉华 《特产研究》2002,24(1):41-43
对大兴安岭全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其分布、特性、物候及人工栽培种类,为合理保护、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2,(14):42-43
本溪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境内多种多样的植物,盛产刺五加、人参、五味子、细辛等多种名贵中药材,是辽宁省"五大药材基地县"之一.据《本溪县志》记载,本溪县采摘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的历史可上溯至明、清时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本溪县百姓在长期采集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开始尝试刺五加的人工驯化栽培. 如今本溪县剌五加生产已经形成了育苗、栽培、采收、加工的完整技术体系,刺五加的种植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截至目前,本溪县累计种植刺五加60万亩、30万株,年产量2万吨.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俗称五加皮、刺拐棒、刺老牙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使用部位:根和根状茎,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囿常有栽培.主产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在云南、吉林、辽宁、湖北、山西等省也有分布.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成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近年来研究证明,刺五加有类似人参的作用,临床上将刺五加作为人参的代用品,能延缓衰老,有抗疲劳、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祛风除湿、强筋骨功能;根及根茎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症;另外刺五加生长期萌生的嫩芽和嫩茎叶也可做野生蔬菜食用,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近年来,随着对刺五加的开发与利用,野生刺五加资源日趋减少,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保护天然刺五加物种资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短梗五加林产品的采收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是我国东北三省道地珍贵中药材品种之一,属药膳两用植物.其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是我国传统药材刺五加的替代品,尤其嫩茎和鲜叶极具食用价值,历来被辽东地区人们所青睐.人工培植短梗五加林,其产品为制药及功能性食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所以短梗五加已成为东北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文章介绍了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刺龙牙(Aralia elata Miq.),又名辽东楤木,属五加科楤木属,为落叶小乔木,浅根性树种。喜湿润、肥沃土壤。大面积人工栽培刺龙芽,对保护野生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