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介绍了移栽苗木截杆套袋的原理及套袋栽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刺槐的营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是一种抗病速生树种,栽植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从分析刺槐生物学特性入手,结合造林实践,就刺槐种子催芽、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栽植季节、栽植技术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2009—2011年隆化县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秋季截干埋根栽植成活率、株发枝数、平均生长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春季常规栽植,可以在隆化县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2009—2011年隆化县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秋季截干埋根栽植成活率、株发枝数、平均生长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春季常规栽植,可以在隆化县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属半干旱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刺槐作为当地一种适生树种,其截干造林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庆阳市西峰区在以往的荒山造林过程中,阳坡刺槐带干栽植成活率不足60%,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差;2000年,刺槐截干栽植技术开始全面推广,成活率达到85%以上。刺槐截干栽植以其成活率高、生长迅速、郁蔽速度快等特点,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荒山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曹振林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68-169+191
针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要结合地域情况及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落叶树种、栽植季节及造林技术,从而提升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陕北地区为例,研究落叶树种秋季截杆覆土造林技术,通过造林准备、种植技术及后期管护三个环节介绍技术操作要点,发挥截杆覆土技术优势,解决苗木缺失及成活率低的问题,提升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及防沙治沙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干旱山区退耕还林地刺槐造林成活率试验的分析,提出苗木适时出圃是提高刺槐成活率的关键,属地调苗,雨季前整地、截干修根等措施也可明显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对互助县不同地区通道绿化中旱柳的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截干和取冠栽植的成活率均较高。通过旱柳原树冠、取冠和截干造林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表明截干和取冠栽植的旱柳成活率远高于保留树冠栽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干旱浅山地区应以截干栽植为主,川水地区应以取冠栽植为主,旱柳取冠和截干的栽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落叶乔木的苗木栽植。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化以苗木栽植和养护为主,提高苗木栽植技术水平,能够保证绿化质量,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本文结合园林苗木栽植和养护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技术做了详细阐述,以提升园林绿化质量,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干旱地区刺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刺槐的生态特性、经济价值,并结合实践总结了干旱地区刺槐育苗、截杆埋根造林的关键技术,为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军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88-8889
从品种出发,阐述了速生杨育苗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杨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桉树是三大速生丰产树种之一,树干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既是良好的建筑,造纸等用材,也是快速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3.
谭德应 《北京农业》2011,(6):174-175
楠竹具有成林快的特点,头年栽,次年就出笋,第3年就可以用材,出效益。笔者结合多年的楠竹栽培实践,介绍如何提高楠竹速生成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速生杨木材的动态润湿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润湿性是木质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界面特性,它可以表征胶黏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黏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衰减系数K来评价材料的润湿性能。并运用该模型研究了杨木表面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2种胶黏剂的动态润湿性能,用脲醛树脂胶研究同一年轮内早材和晚材的润湿性;与PF相比,UF在杨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较好;与晚材相比,早材的润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肉桂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和总结了肉桂的生长环境、栽培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速生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预压缩速生杨木的动态润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润湿模型描述动态接触角(θ)在木质基材表面上的扩展过程,即定义一个K值来描述胶黏剂在木质基材表面上的动态润湿行为,并应用此模型分析了不同压缩工艺条件下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的湿润性能,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压缩工艺参数如压缩率、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动态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湿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胶黏剂在预压缩杨木表面的动态湿润过程.保压时间是对K值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在杨木处理中更应该关注保压时间对界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总结沉香树修枝技术要领,修枝选择在早春或晚秋进行,这两个时节树木处于休眠期,树液流动缓慢,修枝对树木正常生长影响最低;修枝强度应根据树龄、长势和种植密度的不同有所区分,树龄大、长势好、密度小的可以多修枝,树龄小、长势差、密度大的应少修枝;修枝应分2~3次完成,通过人工修枝形成顶端优势,缩短种植年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楸树的特征特性,并从苗木培育、合理栽植、抚育管理及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楸树速生种植技术,以提高楸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个普遍用于造林的优良用材树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杉木造林都以传统的牛喳嘴的方式进行,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指导。为实现集约经营、加速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我们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积累一定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的可行措施。[方法]以中林46号速生杨愈伤组织为材料,取2 mm3左右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块,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解离及染色方法制备永久封片,对比不同方法的制片效果。[结果]在5种预处理方法中,愈伤组织用4℃冰水预处理24 h或用0.05%秋水仙素在8~16℃条件下预处理6 h时,制片效果较好;在2种解离方法中,酸解和酶解愈伤组织效果相当,较理想;在3种染色方法中愈伤组织用吉姆萨染色2 h左右效果较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2 h效果次之,醋酸洋红染色较浅,其显微摄影效果不理想。[结论]用4℃冰水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用盐酸或含果胶酶、纤维素酶的甘露醇溶液解离、用吉姆萨染色时,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