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是目前淡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在传统加州鲈养殖模式中,饵料投喂以冰鲜鱼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劳动量大,而且多造成饵料浪费、水质污染、病害高发等问题。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从2015年开始引进加州鲈鱼苗进行养殖试验,积极探索加州鲈全程饲料投喂养殖新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编制发布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鲈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从驯化、饲喂管理、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河鲈池塘养殖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河鲈又名赤鲈,俗名五道黑,属鲈形目、鲈亚目、鲈科、鲈属,广泛分布于欧洲与西伯利亚地区各水域,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生活于水草丛生的江河、湖泊中,为冷温带河湖鱼类。河鲈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  相似文献   

4.
黄鳝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淡水产品之一,在我国民间有“小暑的黄鳝赛人参”之说。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原因,黄鳝天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造成价格高涨,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黄鳝的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多数为山区天然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稻田养殖,部分养殖户曾人工建造水泥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黄鳝,多以失败告终,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镇福田现代农业生态园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在水泥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黄鳝的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创新并形成了“生猪-沼气-葡萄-黄鳝”立体生态健康种养新模式,养猪产生的粪便入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可供日常生活使用,沼渣可作为种植葡萄和蔬菜的有机肥料;猪粪还用于培育蝇蛆,为黄鳝提供高蛋白饲料;葡萄架搭在黄鳝养殖池上方,以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黄鳝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罗非鱼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高密度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变化情况及生长数据等,以吉富罗非鱼为养殖对象,构建一套集成有竖流沉淀器、转鼓式微滤机、生物移动床、多腔喷淋式纯氧混合器、滴流式脱气滤塔及消毒杀菌装置等高效水处理技术和装备的高密度系统,并使用该系统进行为期3个月的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摄食和生长情况正常,养殖密度从投入时的3.5 kg/m3快速增长至32 kg/m3,饵料系数1.72;循环系统水处理环节水质调控能力显著,处理后的养殖水体水质参数稳定:日换水量维持在5%左右的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3~28.0℃,氨氮浓度维持在0.272 mg/L,亚硝酸盐维持在0.067~0.21 mg/L,COD平均为7.15 mg/L,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7.40 mg/L。总之,将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在罗非鱼养殖中,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由于成本因素,工厂化养殖罗非鱼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通过先进的循环系统设计,以及良好的管理措施也可以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昌平示范区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种或暂养罗非鱼,提高了品质,获得了较高利润。  相似文献   

7.
<正>南美白对虾是海产品种,引进内陆后进行淡水养殖,现已成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一、池塘条件根据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要求,对池塘加以改造与修整。每口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池深1.5~2.0米,池底平坦、淤泥少,设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分别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草莓和宝石鲈共生过程中,植物净水情况、鱼类生长情况及应用推广价值。通过集合循环水养殖(RAS)的高效水处理技术和浮筏式水培架等,运用物质平衡原理确立关键参数,构建一套草莓和宝石鲈共生浮筏式系统。为期69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鱼类生长情况良好,最高养殖密度13.01±1.36 kg/m3,成活率100%;草莓生长情况良好,产量共计428.51±0.02 g,系统平均日耗电量12.49 kW·h。水质结果表明:水质参数平均值为氨氮0.56±0.01 mg/L、亚硝酸盐氮0.175±0.019 mg/L、硝酸盐氮31.13±1.75 mg/L、溶解氧7.38±0.61 mg/L、pH 7.11±0.58。系统运行稳定,产出2种经济产物,为鱼菜共生系统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循环水系统开展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3个品系养殖生长对比试验。大口黑鲈‘优鲈1号’、‘优鲈3号’、‘浙鲈2号’随机分配到9个养殖缸中,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缸中30尾鱼(初始均重6.08±0.12g),养殖8周。试验鱼存活率高于98.89%(P>0.05),体生长‘优鲈3号’>‘优鲈1号’>‘浙鲈2号’,但无显著差异(P>0.05);‘浙鲈2号’的体长变异系数和体重变异系数最小(P>0.05)。各品系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浙鲈2号’和‘优鲈3号’(P<0.05)。肌肉常规营养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浙鲈2号’的肠蛋白酶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最低(P<0.05)。各品系血清中10项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表明大口黑鲈‘优鲈3号’生长性能相对较好;‘浙鲈2号’在体增长、营养组成和血清生理指标等方面的表现和优鲈系列相近,显示出良好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浙东白鹅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早期生长快、肉质鲜嫩、性成熟早、耐粗饲和抗病力强诸多优点,在近几年的畜牧业生产中脱颖而出,被市场与广大养殖户所认可。成年浙东白鹅母鹅每年8月至次年5月产蛋,一般有3~4个产蛋周期,年提供种蛋40枚左右。目前,浙东白鹅的养殖用水主要为淡水,而象山县地处半岛,淡水资源贫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52.5米3,低于全国人均2200米3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浙东白鹅产业的发展。在浙江省全面启动"五  相似文献   

11.
淡水池塘养殖作为中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中国水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现状和主要养殖品种,并详述了淡水池塘养殖在品种结构、养殖技术以及养殖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还概括了目前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从品种、饲料、病害、环境、养殖设备、水产品质量与安全以及养殖管理8个方面提出现阶段淡水池塘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提出相应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现代化淡水池塘养殖的健康、高产、环保以及标准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投喂渔用饲料,不仅有利于鱼的健康生长,还可节约成本,有效提高养鱼效益。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饲料品种,采取相应的投喂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鲫鱼因外观好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又因食性杂、耐低氧、易养殖、生长快、产量高、销量大、价格稳而一举成为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养殖前景一直被看好。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充分利用当地池塘养殖优势,积极推广高密度、高投入和高产出的鲫鱼养殖新技术,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姜延颇 《科学种养》2010,(10):40-40
<正>南美白对虾具有壳薄体肥、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广、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近几年在唐海县推广养殖很快。笔者根据生产实践调查发现,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成活率相差很大,有的高达75%以上,有的则不到25%。现将影响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成活率的6个主要因素总结归纳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品种简介 葛氏鲈塘鳢属鲈形目、嘏虎鱼亚目、塘鳢科,为小型淡水鱼类,俗称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老头鱼,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水系。  相似文献   

16.
鳜鱼是目前养殖较多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市场售价高,一直为广大消费者及养殖经营者所推崇。但鳜鱼终生以活饵为食,尤其是网箱养殖时,如果供饵不及时、饵料量不足或饵料不适口,就会自相残食,或因饥饿而死。因此,网箱养殖鳜鱼时,必须有计划地生产供给各种不同规格的活饵料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持合适的放养密度,加强饵料鱼的管理及病害防治,才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相关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投喂率对养殖罗非鱼生长效应、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以(16±0.2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饵料投喂率对罗非鱼生长以及水质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不同饵料投喂率下的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4%饵料投喂率下的罗非鱼饵料系数最低,饵料利用率较高,高投饵率对水质影响较大,不同饵料投喂率对养殖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有影响,4%饵料投喂率的Shannon指数较大,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多;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COD、TN、TP、NH3-N对水体微生物代谢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甘氨酰-L-谷氨酸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考虑,在罗非鱼养殖生产过程中,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合理的进行饵料的投喂,初始大小为16 g左右的罗非鱼饵料投喂率为4%上下为宜。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猴头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周年生产要求的猴头菇菌株,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生产用种,以11株不同来源的猴头菌株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为筛选指标,观察各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以及工厂化生产条件下栽培出菇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的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指标有较大差别;其中0608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605菌株的产量最高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最适用于工厂化条件下;刺长猴头的畸形率最低、子实体颜色和菇型最好但其生长周期最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传统大棚式栽培对生产菌株的要求有很大差异,通过本试验的筛选0605菌株最适宜于工厂化生产;刺长猴头菌株可以作为工厂化猴头菇菌株育种的优良母本。其中0605菌株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度达到了0.2865 cm/天,生产周期可以控制在60天以内(采收两批子实体),产量达到了217.52 g/袋。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我们在蓟县下窝头镇青甸村进行了大水面淡水池塘养殖鲤鱼高产高效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为比较分析对虾工厂化养殖与池塘养殖环境的差异及探讨简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方法】试验借住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对比两系统水质因子,分析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前后各水质因子的变化。【结果】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 mg/L ~ 12.6 mg/L;池塘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9 mg/L ~ 4.8 mg/L,远低于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0.4 mg/L ~ 140.0 mg/L;工厂化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2.6 mg/L ~ 220.4 mg/L。方差分析表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TSS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 (F=126.393, P=0.000<0.01);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的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F=17.009, P=0.001<0.05)。经沉淀池处理后,TSS含量降低了66.9;经栽培有裙带菜的养殖槽,废水中TAN、NO2-N、NO3-N和PO4-P分别降低了58.1.0%、43.0%、55.9% 和29.1%。【结论】来自工厂化养殖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该实验设计的简易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