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正>猪疥螨病是猪的一种皮肤病,该病主要由养猪户饲养管理不当,猪只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所致。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回升后,达到了疥螨病菌的繁殖温度,一些体能较差的猪易感染。该病具有慢性消耗猪只体能的特点,不会很快致死,因此未能引起多数养猪户的重视。该病一旦拖延时间加长,病情可逐渐恶化,最终导致发病猪死亡,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一例猪疥螨病的诊治过程加以介绍,以供参考。一、发病情况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大石村7  相似文献   

2.
尚书明 《科学种养》2014,(11):48-48
<正>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喘病。该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该病潜伏期长、病程长,病原体在猪体内存在时间长,患猪在耐过或治愈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仍可带菌、排菌。因此,猪场发病后如果净化不彻底,又会造成新进猪只感染,再次发生猪气喘病。  相似文献   

3.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发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血液原虫病,主要引起猪的高热、贫血、黄疸、消瘦和全身发红等症状,俗称"红皮病"。该病近年来在国内广泛流行,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该病主要由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引起,夏秋季节往往多发并造成流行。目前,正逐渐进入该病高发流行季节,大家应密切注意各地疫病的发生情况,同时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4.
<正>猪密螺旋体痢疾又称血痢、黑痢、出血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大肠黏膜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黏膜或黏液性出血性腹泻等为特征。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尤以7~12周龄的猪易感。该病在猪群中的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继发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疫病将增加治疗难度,导致猪只死亡率升高,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近期在临床上遇到一起猪密螺旋体痢  相似文献   

5.
<正>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和猪各组织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肌肉组织,实质器官和脑组织中也常有寄生。它不但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病分布很广,尤以生吃猪肉的地域流行比较严重。一、虫体特征及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6.
<正>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l~4月龄仔猪。该病的特征是发生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下痢,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一、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断奶后仔猪,成年猪及哺乳仔猪很少发生。该病主要由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土壤等传播,健康猪摄入经污染的饲料等可感染发病。另外,病原体平时存在于健康猪体内,当饲养管理不当、寒冷潮湿、气候突变、乳猪  相似文献   

7.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许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使养猪生产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型为坏死性肠炎。该病在阴雨潮湿、季节交替、寒冷的天气易发,带菌猪和患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该病一旦感染,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现就一起仔猪副伤寒病例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2016年3月长春市一李姓养猪户饲养的96头刚断  相似文献   

9.
免疫注射在保护猪群健康的同时,也对猪群造成一种应激。所以,结合自己猪场生产实际,确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减少免疫注射造成的应激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传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及毒株可变异的传染性病毒病。随着养鸡业规模化发展,鸡场间距离较近,但饲养管理及免疫程序各不相同,造成该病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暴发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不仅造成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引发其他疫病。耐过鸡的法氏囊组织受损,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常造成免疫失败。由于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高,给养鸡业造成极大危害。笔者现将一起80日龄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介绍如下,以提醒养殖户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户养猪过程中,猪胃肠炎是常见的疾病之一。猪胃肠炎是猪胃肠黏膜表层和深层组织发生严重炎症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是因猪采食了腐败变质、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饮用了不洁净水等饲养管理不当所引起的。在治疗消化不良时如果用药不当,也会使胃肠壁受到刺激从而导致胃肠吸收大量细菌毒素,进而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要疾病。由于我国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该病流行和危害日渐严重,应引起广大养殖户足够的重视。一、流行情况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内,通过猪群间的接触和空气飞沫以及污染物而传播,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猪A型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情况,在养猪重点团场、生猪调运频繁团场以及屠宰场采集猪血清、扁桃体和颌下淋巴结进行抗体检测和病原检测,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猪群未发生猪A型口蹄疫疫情,但存在猪免疫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1型和A型三价灭活疫苗现象,也因此对本地区猪A型口蹄疫的感染监测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造成繁殖母猪死胎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6种,将其预防免疫经验介绍如下: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母猪感染后流产,产死胎、弱仔等。仔猪感染后表现呼吸困难、败血症等症状,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通过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构建免疫应激模型,旨在探讨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分别选用6头体重为32±3.6 kg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采用2×3因子设计(免疫应激*品种类型),实施回肠末端T型瘘管手术。试验猪单栏饲养,术后经过14 d适应期,进行氨基酸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6种氨基酸中,除了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免疫应激降低了不同品种猪的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P < 0.01)(P < 0.05);大约克猪对总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的降低量高于鲁莱猪和莱芜猪(P < 0.05)。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猪带绦虫囊尾蚴病免疫诊断方法和有效防治措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阐述了猪带绦虫囊尾蚴病流行与危害及诊断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回顾了利用cDNA文库筛选、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和双向电泳免疫印迹筛选等几种技术对猪带绦虫囊尾蚴病特异性抗原的筛选,并将筛选到的特异性抗原进行简要介绍,分别阐明各抗原组分在该病诊断、预防和致病机理中作用及可能潜在的价值。通过猪带绦虫囊尾蚴病特异性抗原筛选说明,开展该病大规模、无渗漏抗原筛选研究,是解决虫体感染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免疫诊断、疫苗研制问题的关键。其研究重要性不但对该病本身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传染病。猪主要表现为腹泻。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分布地区颇为广泛,在许多地区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已证实耶尔辛氏菌在动物中贮存宿主很广泛,猪为主要的传染源,通常为隐性感染经过。该病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接触性传染病,是在肠道出现单纯增生性变化的基础上引发坏死性、局部性及出血性肠炎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该病以回肠和结肠段的黏膜呈腺瘤增生发炎为主要特征,主要类型有慢性型、亚临床型和急性型。现将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猪是目前公认的惟一的易感动物。蓝耳病病毒易变异,同一猪场可能存在不同基因序列的毒株,基因重组是其进化的重要遗传机制,现在国内诸多检测结果表明,该病在我国许多地方广泛流行。2014年2月,泰安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了疑似猪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