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2.
甜菜夜蛾却Spodoptera exigua(Hü 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t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多食性昆虫,据报道可取食35科108属138种植物,其中大田作物28种,蔬菜32种.甜菜夜蛾源于南亚地区,常年发生于亚热带地区,并经常在温带地区大发生.作为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甜菜夜蛾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实验生态学、实验室饲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7.
8.
9.
进行甜菜夜蛾性信息素(诱芯)防治甜菜夜蛾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载体为橡皮塞的甜菜夜蛾性信息素诱蛾量比20 W黑光灯高48.96%~83.18%,平均66.07%;设置诱盆密度15个/hm2的诱杀区卵块量平均比对照区下降42.11%,卵量减少59.96%,卵孵化率比不施用性信息素的对照区降低29.4个百分点,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吡咯类杀虫剂除尽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40μg/ml的除尽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8小时后死亡率达93.3%,除尽对甜菜夜蛾3龄、4龄、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25.1、47.17、55.8μg/ml,可见除尽是防治抗性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除尽、卡死克、拉维因等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尽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击倒性强且持效期长,药后7 d防效高达90.51 %~92.56 %,药后10 d对幼虫防效仍为86.33 %~91.30 %。卡死克对该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效最高为92.13 %。锐丹、锐劲特防效偏低。拉维因药后7 d防效最高为88.40 %。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点滴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5种和9种药剂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比较了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点滴法测定的1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螨腈>虫酰肼>硫丹>抑太保>溴氰菊酯>灭多威>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浸渍法测定的9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酰肼>溴氰菊酯>灭多威>抑太保>氰戊菊酯>硫丹>敌敌畏>三唑磷>辛硫磷;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对药剂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且随着龄期增大,幼虫的耐药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光周期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 (2 6± 1 )℃、相对湿度 80 % -85 %条件下 ,分别采用 5种不同光周期 (光暗比为 8∶ 1 6、1 0∶ 1 4、1 2∶ 1 2、1 4∶1 0、1 6∶ 8)对甜菜夜蛾各虫态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光暗比 1 2∶ 1 2的光周期 ,各虫态生长发育状况最好 ,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蛹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都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其次为光暗比 1 4∶ 1 0的处理 ;而光暗比 8∶ 1 6的处理各虫态发育状况最差 ;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 ,幼虫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气门(spiracle)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internat closing apparatus),外面观和内面观皆呈新月形或近圆形;气门的开闭结构主要由闭弓(closing bow)、闭带(closing valve)和闭肌(occluscle)3部分构成;气门的过滤结构(filter apparatus)外面观呈簇生状,分枝发达,内面观呈平行排列的树状,分枝不发达;气门外围体壁(integument)的表面具有馒头状(直径约1μm)的纹饰;蛹气门椭圆形,中央拱起,过滤结构分枝较少,气门外缘具砖形垫状结构。甜菜夜蛾气门的这种超微结构既具有其自身的生理意义,同时也可以作为其系统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个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几种已发表夜蛾科昆虫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BP)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简并性引物,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雄虫触角扩增得到2个分别为275 bp和281 bp的cDNA片段SexigPBP1和SexigPBP2,其分别由92个氨基酸残基和9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表明这2个序列与已知几种昆虫的PBP氨基酸序列具较高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杀虫剂处理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乙酰甲胺膦、毒丝本、快灵、氯氰菊酯和抑太保等几种常用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酶活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毒丝本(1000mg/L)、乙酰甲胺磷(3000mg/L)、快灵(1200mg/L)、抑太保(50mg/L)、氯氰菊酯(1000mg/L)浸渍处理的菜叶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后,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4.69%、93.12%、71.90%、60.56%和61.83%;不同药剂处理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毒丝本、乙酰甲胺膦和快灵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4.37%、81.30%和71.19%,显著高于抑太保和氯氰菊酯的抑制率(分别为21.79%和25.46%)。甜菜夜蛾幼虫随着龄期的增大,羧酸酯酶酶比活力逐渐增大,但乙酰胆碱酯酶酶比活力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因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AaIT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因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AalT和野生型多角体病毒AcMNPV-C6对甜菜夜蛾的病原性,并添加感染增效物质,研究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AcMNPV-AalT对甜菜夜蛾3、4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15l、379PIB/头,比AcMNIPV-C6少39、906PIB/头;LT50分别比AcMNIPV-C6缩短1.1d和1.5d;昆虫病毒感染增效物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增效作用,增效比值为617倍。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其对曲酸等抑制剂的反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甜菜夜蛾5龄幼虫为试材提取多酚氧化酶,经4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部分纯化后,总活力回收率为26.67%,酶活力提高8.56倍。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该酶反应的最佳条件:pH=6.5,T=40℃,米氏常数Km=10.73mmol·L-1。研究了曲酸、香草酸等5种化合物对该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芦丁外均对其酶活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曲酸抑制力最强,其抑制中浓度I50为36.71g·ml-1。曲酸对该酶活力的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化合物是典型的可逆竞争型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几丁质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CDA,EC 3.5.1.41)是昆虫几丁质代谢中的一种关键酶,在昆虫生长、发育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甜菜夜蛾secda5基因,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同时制备其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以pMD19-T-secda5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编码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几丁质脱乙酰酶secda5全长基因,连接pET-28a载体并转化E.coli BL21 (DE3)构建工程菌.以不同IPTG浓度、培养温度对目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结果]IPTG终浓度为0.50 mmol/L、37℃诱导培养4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诱导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结论]此研究成功克隆了甜菜夜蛾secda 5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